小學生過早學習奧數好嗎?
前幾天,全國中小學的奧數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而且越來越低齡化、功利化,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和發展。然而,在停課還未取得顯著成效的時候,壹些幼兒園居然已經開起了奧數課,吸引了不少家長蜂擁而至。在此,家庭教育專家趙忠信教授提醒大家。當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下令禁止中小學舉辦奧數課和奧賽時,在少數城市,奧數課反而走進了幼兒園。奧數旋風吹走了壹些中小學生的天真。看來學齡前的孩子也會難逃壹死。在國外,也有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但壹般只在中學生中舉辦;只有幾個學生參加。沒聽說過專門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奧數啟蒙園。都說幼兒園教奧數的目的是做好老少銜接,引導孩子動手學數學,輕松進入數學王國。乍壹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實這種說法對於不懂數學教學的家長來說,只是壹種掩飾和欺騙。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範疇,學前兒童沒有真正學過數學,就跳進奧數訓練,違背了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超出了兒童心理發展水平。是典型的“鼓勵幼兒”的例子。強迫孩子學習自己根本無法理解和掌握的數學知識,就像讓剛學會坐的孩子站著,讓剛學會爬的孩子跑著,擾亂了孩子心理發展的秩序。結果只能是孩子厭學,失去學習數學的熱情,甚至傷害身心。數學的學習從小學開始,幼兒園數學常識的學習是結合日常生活隨機進行的。能夠理解生活中簡單的數學關系,通過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手段探索事物,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為進入小學後正式學習數學打下基礎。學齡前兒童的思維,最初是直覺的動作思維,中期發展到具體的形象思維,到了兒童後期才有抽象思維的萌芽。孩子的知識學習也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但是,奧數的內容壹般都很抽象,很難理解。小孩子只會背棗,會吞棗。這樣壹來,孩子在小學正式學習數學的時候就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數學知識,從而降低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最終導致只知其壹,不知其二,得不償失。世界著名的中國數學家丘成桐曾經說過,真正優秀的數學家,除了數學之外,對其他學科都有全面的興趣和了解。單純的奧數訓練培養不出偉大的數學家,而且總是習慣於解決別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去發現,缺乏很強的創新能力。家長給孩子報名學習奧數,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超前的教育和訓練,希望孩子將來進入小學後,學習起點比別人高,能夠在學習的競爭中占據優勢。提前進行壹些數學教學和訓練,可能在某壹段時間內會有優勢,但由於這種優勢完全是靠人力獲得的,並不是自然形成的,即可能會有壹些優勢,但很可能只是暫時的優勢,並不壹定能保持。有這樣壹項研究很能說明問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做過壹個實驗,把175個孩子分成兩組,壹組按照壹般條件由父母帶大;另壹組從3個月開始早期教育。之後每隔15個月,發現接受高級教育訓練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分。但不能因此斷定這種早教優勢可以壹直保持下去,因為有些孩子進入小學四年級就逐漸失去了這種優勢;父母壹步壹步帶大的孩子,壹般都是後來趕上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隨意進行高級教育訓練並不壹定是壹件有益的事情。進行高級教育培訓的人,認為進行高級早教,就會早出人才。這只是壹個美好的願望和猜測,並沒有得到事實上的證實。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列捷茨說:兒童超出自身年齡的發展不能為判斷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提供可靠的依據;也不排除早期發展不足後出現躍進的可能。許多事實證明了這壹點。學前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沒有必要的訓練和教育,任其隨波逐流,任其自由發展,是不好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抓住時機,及時進行培訓教育。但不能隨意超前,太隨便,太超前。從短期的立竿見影的效果來看,可能是好的,但最終的結果不壹定盡如人意。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自然希望孩子在成年之前看起來像孩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有些果實就會早熟。它們不會飽,也不會甜,很快就會腐爛。換句話說,我們會產生壹些年輕的醫生和衰老的孩子。恐怕沒有哪個家長願意培養出既不豐滿也不甜的早熟果實。希望孩子人生成功的父母,建議要冷靜,不要被不負責任的宣傳蠱惑,不要讓孩子過早地背負人生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