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種植物的PK凈化能力
城市園林綠化能否削減空氣中的PM2.5和汙染氣體,削減功能強不強,如何科學建設能夠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綠地,是園林綠化部門的重要課題。記者了解到,南京市綠化園林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首次對城市常見園林綠化樹種和室內綠色植物減少空氣PM2.5和汙染氣體進行跨學科定量研究。據了解,該實驗采用人工模擬室實時在線監測,測試了33種常見園林綠化樹種和24種綠色植物。
戶外組選手:景觀植物
“高個兒”中,楓楊摘得桂冠,梔子花“個頭小,能力強”
參賽人數:33種(其中喬木21種,灌木12種)
檢測內容:PM2.5、硫化物、氮化物等三種有害氣體的減少。
在參與實驗的33種園林綠化植物中,既有南京常見的行道樹泡桐、雪松、香樟等,也有櫻花、玉蘭、梅花等“高價值”的觀花樹種,還有梔子花、含笑等“矮”灌木品種。但是,與挺拔的“喬木組”選手競爭,嬌小的“灌木組”選手會因為身材矮小而吃虧嗎?據參與實驗的專家介紹,他們的實驗數據分為單株和單位葉面積兩種。後壹組實驗數據會讓壹些“身體小,能力強”的植物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綜合比較,烏班圖、銀杏、廣玉蘭對三種有害物質的吸收效果位居前列。
■賽後評論:
白蠟樹
當之無愧的“全能選手”
在人們最關心的PM2.5吸收率中,鵝掌楸、大葉黃楊、楓楊占據了單株前三,楓楊也占據了吸收二氧化硫和氮化物排行榜的第壹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空氣凈化植物。在單位葉面積吸收的有害物質數據中,相對較小的梔子花大幅度超過其他植物。
室內組選手:國產綠植
“黑馬”小竹吸收甲醛近90 {BF},“種子選手”蘆薈墊底。
參賽人數:24種
測試內容:室內甲醛的吸收
對於室內空氣來說,最大的有害物質是甲醛。哪些植物是吸收甲醛的專家?實驗者將2ppm單位的甲醛註入霧箱,觀察植物在兩小時內對甲醛的吸收情況。大竹、鵝掌楸、西洋杜鵑分別位列前三,其中“黑馬選手”大竹吸收甲醛近90 {BF}表現不俗。
相反,壹些平時被寄予厚望的“種子選手”的排名卻不盡如人意。例如,眾所周知的綠蘿、吊蘭、橡膠樹等。都沒有排在前面,而標榜為“甲醛吸收小專家”的蘆薈更是令人失望,每株吸收甲醛的能力排名墊底。在單位葉面積的甲醛吸收效率上,蘆薈依然不高,排名倒數第七。而巴西鐵高居榜首,而斑竹也進入了這個排名的前五名。
■賽後評論:
蘆薈
室內綠植還是有壹席之地的。
看來蘆薈真的不是吸收甲醛的專家。那麽,人們是否應該將蘆薈從室內綠色植物的名單中“刪除”呢?這位專家認為,室內植物的功能並不能用吸收甲醛的單壹效果來衡量。我們也要看到,蘆薈作為壹種國產綠色植物,還有其他的貢獻,比如水分的平衡,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所以不能“壹棍子打死”。
園林部門釋疑
行道樹排名靠後還“重用”法桐的霧霾吸收效率嗎?
參賽選手“年輕”“成年”法桐還不錯。
值得註意的是,在單位葉面積吸收PM2.5的數據中,南京的標誌樹種懸鈴木排在倒數第六位,吸收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的排名也是墊底。法桐在綠化中的作用真的和在排名中壹樣嗎?
中科院植物園所余研究員告訴記者,用壹片葉子來比較法桐是不公平的。“妳可以看看。單株對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的吸收量排在前三位,PM2.5排在第九位。雖然在單位葉面積的測試中,它的效率不高,但它作為壹個整體植物的除霾能力還是很強大的。”
余還告訴記者,因為法桐的植株太大,所以實驗用的是比較小的法桐。“城市道路的法桐有二三十米高,整個工廠會吸收更多的汙染物。另外,我們種植行道樹,凈化空氣是功能之壹,而水曲柳在夏季的遮陽功能是其他樹種無法替代的。所以種植法桐還是不錯的選擇。”
會讓他們根據這次比賽的結果“分工合作”嗎?
工廠和道路會派不同的樹種來“站崗”
南京市綠化和園林局科技處處長臧梁婷告訴記者,園林部門去年開始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植物研究所合作進行這項實驗,此次公布的結果增加了更多的樹種和綠色植物。“根據這些數據,我們還會在工作中科學造綠,根據不同的汙染環境種植不同的樹種,比如在二氧化硫汙染較重的工廠和周邊居民區種植還原能力較強的園林植物。對於尾氣排放量和車流量較大的道路,綠化選項降低氮化物的能力較強。”
臧主任表示,純草坪的設計在南京的綠地建設中已經越來越少使用。在了解了植物的功效後,我們可以選擇空氣凈化能力強的樹木和灌木“聯手”,種植這些樹木,最大限度地消除空氣中的汙染物,給大眾帶來更潔凈的空氣。(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