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具體環境下的行業知識不同,上述四個方面中,法律是框架和約束,決定了大多數時候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金融是壹種類似語言的工具,它幫助我們在規範的語法體系下與利益相關方進行對話,也將經濟利益的來龍去脈翻譯成我們容易理解的語言;金融是金融和法律的指揮,是發現價值和創造交易的引擎。
妳為什麽先幹掉會計?因為會計作為壹門語言,是我們理解事物的基礎。如果我們不懂會計,就不知道有哪些經濟活動在報表中呈現。可以說,如果不了解會計,所謂對財務概念的理解完全是表面的。
之前給壹個想了解投行的朋友推薦過《投行筆記》。她看完之後說有些地方完全搞不清楚她在說什麽。當她指著“歸屬於母公司的利潤”告訴我她對這個術語的理解時,我意識到,對於壹點會計學基礎都沒有的人來說,閱讀這本書會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我建議她先學壹點會計。
雖然我對會計只是壹知半解,但我還是盡量給出我對學會計這個問題的理解。
-
從最後開始,我們先確立學習目標和標準——第壹步要學什麽才算基本夠用?
在我看來,第壹步是學習會計,直到妳能看懂賬目。這裏的理解是指妳能清楚準確地理解壹般公司財務報表中各科目的含義和勾對關系,不至於有似是而非的理解;同時,學習財務指標的概念也毫不費力。
定下目標後,再來說說方法和路徑——完全沒有基礎怎麽學會計?我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六個步驟:
1.對什麽會計報表、會計分錄、會計憑證等建立直觀印象。實踐中樣子;
2.找到壹份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通過查閱和百度,找出各個科目的含義,並進壹步找出各個科目的對照關系,進而找出財務報表中出現的主要財務指標的準確概念;
3.了解會計復式記賬的邏輯基礎,簡而言之,記什麽“借”,記什麽“借”,為什麽;
4.通讀金融智慧,大致了解金融領域的各種“真相”。如果不能理解,可以建立壹個大概的印象。
5.認真學習壹次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知識,系統再進行會計核算;
6.這時候如果有余力,請去CPA教材~
以上順序和壹般人的會計學習順序有很大不同。為什麽?我個人認為,要想高效地學習不熟悉領域的知識,必須註意建立直觀印象,同時理清概念和理解(邏輯/道理)。這三點少任何壹點都是站不住腳的。直觀印象的建立在最前面,抽象的概念後面才能更好的理解。概念弄清楚了,規則/規則背後的道理就能更好理解了。
下面的討論或例子解釋了為什麽是上述六個步驟:
a、我還記得大學的時候,會計老師壹上來就給我們講“借”和“貸”,告訴我們怎麽做會計分錄,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麽借,為什麽借。教材都是英文的。結果,像我這樣聰明的人也深感困惑,有3個困惑:
壹、為什麽借是“借”,貸是“貸”?為什麽收入加為“貸”,分紅記為“借”?這個問題我是在明白了復式記賬的邏輯之後才明白的。明白了之後,我就不用擔心不會做會計分錄了。有這個問題的可以參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會計分錄中的“借”和“貸”怎麽理解?含稅和不含稅的公式有哪些?為什麽含稅/1+稅率不含稅?
二。我們做的會計分錄最後是什麽樣子的?直到最後壹節課會計老師給我們看了壹份完整的報告,我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當我工作後第壹次看上市公司年報的時候,我立刻就知道什麽是什麽——由此可見直觀印象是多麽重要。
三。營收和利潤為什麽是收入,利潤和賺的為什麽也是利潤?傻分不清。反思被英語術語折磨的經歷,我深信,對於我這樣壹個土生土長的人來說,在接觸不熟悉的知識領域時面臨語言障礙,是壹場徹頭徹尾的災難。這兩者應該分開。先理解概念和邏輯,再解決語言障礙,並不難。
b、為什麽要看上市公司年報?因為上市公司的年報是最規範的,有詳細的註釋,所以仔細閱讀(記得看註釋)對於科目的理解是非常有用的。如何理解每壹科?建議是看筆記和百度的結合,用計算器算出數字之間的關系。
(上市公司年報地址:巨潮資訊網-多層次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平臺,搜索上市公司股票代碼,打開選後定期報告頁面)
值得批評的是,大學裏的會計老師在談到“資產”這壹概念時卻是壹臉懵懂:“資產是指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引號內的部分可以在註冊會計師教材或企業會計準則中看到,非常嚴謹,是判斷的標準,對於了解“融資租賃”等事項中有哪些資產是有用的;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太抽象了。因為我們先建立模糊不準確的直觀印象,再建立嚴謹的概念,這才是正確的順序。
C.為什麽推薦《金融智慧》這本書?因為真的很好讀,概念很清晰——相對於國內的八股文教材,真的很可愛。看完這本書,妳可以掌握很多準確、簡單但不淺薄的東西。
d、為什麽還推薦像八股文、高級註冊會計師教材《會計》這樣的會計基礎知識——沒有其他系統。活生生的例子說明,吃了CPA教材會計,做投行的保險代理就夠了。以我個人的看法,站得比較高的結果,剛讀完會計的聰明的投資銀行家,在財務理念和邏輯上足以秒殺很大壹部分財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