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職業技能培訓體制和機制改革
壹是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發展機制。
加強政府、企業、社會等各類培訓資源的優化整合,提高培訓供給能力。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技能培訓。鼓勵企業建設培訓中心、職業院校和企業大學,開展職業培訓機構試點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行業人才需求發布、就業形勢分析、培訓指導等工作。政府補貼的所有職業技能培訓方案都向合格的職業學院和培訓機構開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等負責)。按照職責分工分別負責)
第二,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評價機制。
完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績效為重點、註重工匠精神和職業道德培養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立與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相銜接、與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相適應的職業技能分級制度。完善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鑒定、專項職業能力評估等多元化評價方式,促進評價結果有機銜接。
完善技能人才評價管理服務體系,加強評價質量監管。建立以企業崗位培訓和技術競賽為基礎,以國家和行業競賽為主體,以國內外競賽為紐帶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大力組織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積極參與世界技能大賽,拓展技能人才評價選拔渠道。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職業技能培訓質量評估和監督機制。
對職業技能培訓公共* * *服務項目目錄進行清單管理,制定政府補貼培訓目錄、培訓機構目錄、鑒定評估機構目錄、職業資格目錄,及時向社會公開並實行動態調整。建立以培訓合格率和就業創業成功率為重點的培訓績效評價體系,對培訓機構和培訓過程進行全方位監管。
結合國家“金保工程”二期,建立基於互聯網的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平臺,提高技能培訓和鑒定的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實現培訓信息與就業和社會保障信息的溝通共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按照職責分工分別負責)
第四,建立技能提升的多渠道激勵機制。支持勞動者按技能提高待遇,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待遇壹體化的激勵機制。引導企業不唯學歷、不唯資歷,建立以崗位價值、能力素質、績效貢獻為導向的薪酬分配機制,強化技能價值激勵導向。
制定企業技術工人技術要素和創新成果按貢獻參與分配的辦法,推動技術工人享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實施技術創新成果、崗位分紅、股票期權等激勵方式,鼓勵技能創富增收。
落實技能人員積分落戶、崗位聘任、職務職級晉升、參加職稱評定、學習深造等政策。支持用人單位根據工程技術人員相應級別確定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待遇。
完善以國家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獎勵為補充的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制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公務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擴展數據
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湯濤指出,職業技能培訓和勞動者素質提高與勞動者成長密切相關,是提高就業質量、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的根本舉措。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同時,技能扶貧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壹項非常有效的措施。
"這也是職業技能培訓改革的迫切需要."湯濤指出,“當前,職業技能培訓還存在壹些突出問題:壹是職業技能覆蓋面不夠廣;二是職業技能培訓服務供給不足;三是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進壹步提高;四是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仍需加強。這四個問題必須解決好,才能進壹步搞好職業技能培訓。”
《意見》提出“建立和實施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終身學習和工作、適應就業創業、人才成長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湯濤說,“終身化”體現在幾個方面:壹是培訓對象覆蓋所有勞動者,包括已經就業的和準備就業的。
二是就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培訓由政府補貼。這項補貼應該涵蓋壹生的職業生涯。只要是在職的,在職的,工作的,都可以接受這個培訓。
第三,技能評價和鼓勵的活動要覆蓋培訓的全過程,讓大家都有更高的積極性。
意見對構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深化職業技能培訓體制機制改革、提高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和保障措施提出了要求。湯濤指出,《意見》明確了推進普惠平等、堅持需求導向、創新體制機制、堅持整體推進的基本原則,這將有利於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隊伍提供有力支撐。
百度百科-國務院關於實施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
中國政府網-職業技能培訓迎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