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知識培訓

知識培訓

校本研究中的通識教育培訓經驗

8月25日至26日,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晉江市小學教學能力提升校本通識教育培訓。培訓期間,福建教育學院培訓管理部主任楊文新、福建教育學院副院長郭春芳、福建教育學院研究部副主任黃麗萍、福建教育學院文科研究部副教授陳等專家分別就名師成長之路、錢學森問題與創新教育、教學科研中的思維技巧、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等進行了專題講座。其中,陳博士的講座《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古以來,教師都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然而,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這壹使命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尤其是在信息時代,我們固有的教育也受到了碰撞。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我們應該給下壹代教育留下什麽?讓他們學什麽?於是,我們開始了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開始不斷思考:什麽是素質教育?老師的角色定位是什麽?怎樣做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人才?

首先,新課程強調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勤於動手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導者,與學生壹起體驗探索過程,交流經驗,分享整個過程。學生主動參與探索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老師灌輸的知識更令人難忘。

其次,教師要從課程復制者轉變為課程整合者。如果只是按照課本知識來,遠遠不能滿足現在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當地和本地學生的學習情況,整合課本知識,具備開發校本教育資源的能力。而且要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就像壹個優秀的理科老師就像壹本百科全書壹樣,光講這本書裏的知識是不夠的。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妳不知道他們會有多少個“為什麽”等著妳。所以,除了吃透教材,還要不斷“充電”。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進行創新。

此外,教師不僅要有組織教學的基本能力,還要有教育科研的能力。教學對老師來說可能不難,但是如何做好科研呢?教師要善於及時總結教育教學工作並形成書面材料,從中發現問題加以研究,使自己成為“教育研究者”。

教師只有創新進取,用正確的言行引導學生,才能使學生真正適應社會,擁有高素質的人才。

校本研究中的通識教育培訓經驗

校本研發是壹項持續不斷、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才能完成我們的神聖使命。通過參加這次為期兩天的校本通識教育培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來說說我自己的校本研修學習過程:

我覺得這次培訓的每壹堂課都是這些教授為了成本精心準備的。福建教育學院楊文新教授的《小學教師成長之路》讓我認識到,壹個名師應該具備六種品質:思想的厚度、心靈的廣度、知識的廣度、研究的深度、追求的堅韌、指導的有效性。郭春芳教授的《錢學森之問》和創新教育讓我認識到,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重視知識的傳授、知識的積累和知識的再現,決不能忽視思想訓練、質疑思辨和引導創新。黃麗萍教授的《教學科研中的思維技巧》讓我認識到,要善於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要想達到大的目標,不妨從小的要求做起;想實現小目標,可以從大要求入手。陳教授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德育思想使我認識到,教師是社會的成員,是學校的成員,是學生社會化的承擔者,也是自己社會化的承擔者。

通過這次培訓和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壹個優秀的老師,既是壹個好老師,也是壹個好學習者。他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吸收養分,才能不斷地把知識和學習能力灌輸給學生。培訓結束後,我們都要努力在校本培訓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各方面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盡快讓自己成為壹名師德高尚、教學技能精湛、知識淵博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