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公益林規範化管理的探討

公益林規範化管理的探討

公益林規範化管理的探討

1,板橋林場公益林基本情況

板橋林場位於駐馬店市驛城區板橋,以北緯32° 50′~ 33° 10′與東經113° 15′~ 13° 45′為界。東北、西北和北部分別與確山縣、方城縣和武岡市接壤。森林經營總面積為1.28萬hm2,公益林總面積為1.21.00萬hm2,其中2004年國家認定的國家級公益林面積為0.95萬hm2,2006年認定的省級公益林面積為0.26萬hm2,均為水源涵養林,所有權為國有,森林覆蓋率為100%由於地理優勢,林地植被豐富,有香果樹、杜仲、紫椴等。,區域內分布的哺乳動物、兩棲動物、松鼠等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

2、發展公益林工作

2.1特別註重遊俠的選拔,註重專業能力的培養。

護林員的素質決定了公益林經營的成敗。為此,板橋林場成立了專門的公益林管理辦公室,任命了兩名林業技術骨幹專職管理公益林。林場專職護林員實行聘任制,按照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原則,每年聘任壹次。管理公益林的護林員在野外具有“森林管護”等級的正式職工中產生,持證簽訂《國有板橋林場公益林管護合同》。合同明確規定了護林員的範圍、區域、期限、權利、報酬、義務和違約責任。根據《河南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在不打破林種的原則下劃分管護區,確定管護區域,結合護林員檔案工資發放護林員管護服務費。野外公益林管理辦公室負責對選派的護林員進行相關政策法規、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野生動物保護等相關公益林管理知識的在職培訓,使護林員具備森林管護技能,更好地勝任公益林管護工作。

2.2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抓好崗位責任監督。

為了加強公益林管理的長效管理,板橋林場嚴格按照公益林管理辦法簽訂了“二級合同”。先由板橋林場與市林業局簽訂《國家級公益林管理合同》和《省級公益林管理合同》,再由板橋林場與護林員簽訂《河南省公益林護林員保護合同》,具體落實管理責任。為規範護林員管理,評估護林員管理效果,建立長效機制,制定了《國有板橋林場生態公益林護林員管護細則》。公益林管理處負責對選派的護林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知識培訓。公益林管理處負責對選派的護林員進行業績考核,護林員服務費與護林員業績掛鉤,不稱職或不合格的護林員及時更換。野外公益林管理辦公室每月召開護林員例會,隨機巡查崗位不少於2次,查看護林日誌記錄,並在崗位簽到。管護區內是否存在盜伐、濫采、濫牧、濫獵等破壞公益林資源的現象。護林員請假必須經林區主任批準,並以請假條為準,註明請假原因和時間。電話請假不予承認。護林日誌要求每日記錄,認真記錄時間、天氣、巡邏路線、巡邏時的案件記錄、違法查處記錄、宣傳記錄。同時要求護林員做到“三個必須”:必須記錄巡邏日誌,認真參加訓練,堅持參加例會。公益林管理處及時上報檢查結果,為護林員實地考核提供依據,進而安排下壹步的管護工作[1]。

2.3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公益林管理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許多基層職工和林區群眾對公益林的生態功能不了解,對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不清楚。為了保證公益林經營的順利進行,僅靠林業部門是不可能實現的。要提高公眾意識,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為此,我們舉辦了公益林學習培訓班,通過廣播、電視、宣傳車、印制宣傳冊和各種宣傳渠道,向廣大群眾宣傳林業法律法規和森林分類經營改革政策。同時,在重點公益林周邊的主要路口、河道路口設立公益林標誌,明確公益林的管護範圍、責任和進入重點公益林區域的註意事項。通過這些工作的實施,取得了社會人員的理解和支持,有效防止了放牧、砍柴、非法征用占用公益林、活立木損失等人為破壞公益林資源行為的發生,減輕了公益林管理人員的負擔,提高了社會對公益林理念的認知。

2.4完善公益林檔案和數據庫管理

板橋林場成立了公益林管理辦公室,明確專人做好公益林檔案管理工作。從公益林區劃界定到管護合同、相關管理方案、辦法、規章制度和上級文件,都分不同級別權限,分門別類存放。檔案有專人負責,有專門的檔案室和檔案櫃,充分發揮檔案的科學性和連續性,使公益林檔案管理更加規範有序。建立完善河南省生態公益林數據庫,對整個生態公益林進行全面核查,核實公益林小班面積和小班相關因素,將所有國家級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落實到具體小班,制作shp格式的矢量數據庫和河南省生態公益林小班基礎信息數據庫,完善公益林數據庫相關信息。

2.5建立監管機制,加強科技支撐。

林場要按照《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和《河南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加強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不得截留、克扣或挪作他用,確保資金真正用於公益林管理。

2.6註重管理績效,提高生態意識。

《國有板橋林場生態公益林護林員管護細則》規定,護林員的管護效果與護林人工成本掛鉤。在護林員管護區內,壹年內未發生森林火災、毀林、占用林地的,先續簽護林合同,對考核不合格的護林員,終止護林合同。建立宣傳機制,提高員工的生態保護意識。負責公益林管理的同誌不僅要首先學習公益林管理的法規和補償政策,還要主動為護林員和領導提供學習資料,采取靈活的學習形式和學習方法,做好公益林管理工作。

3.存在的問題

3.1森林質量低

板橋林場是窮供給者,資金30%來自財政撥款,70%需要自籌。林場為了生存,爭取低產林改造、皆伐樹木等項目,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導致森林質量下降。板橋林場的樹種有馬尾松、黑松、麻櫟,是建場時營造的。樹種單壹,純林多,混交林少,闊葉林多,針葉林少。山上土層薄,樹木生長緩慢,病蟲害較為嚴重,林區立地條件不高,藤蔓多,部分樹木大面積死亡,林區群眾迷信封建,進入林區燒紙,使得森林火災時有發生,影響樹木生長,降低森林質量。補植補植後,管護區牲畜過多,啃食幼苗,幼苗生長緩慢,中幼林多,成熟林少,造成生態林質量不高,不能有效抵禦自然災害,生態功能水平低。

3.2補償標準低,保障能力不強。

自2004年生態公益林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以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偏低。雖然各級政府投入的林業資金總量逐年增加,但與林業建設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補償資金只能滿足部分護林員的護林服務支出,遠遠不能滿足公益林補植、補植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支出。國有林場尚未擺脫貧困,生態公益林的管理者工作熱情不高。

3.3管護難度大,護林經驗缺乏,素質參差不齊。

由於歷史和自然原因,林業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導致森林工作站、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基礎設施落後,大部分林區公路路況較差,增加了森林資源管護難度。在管護人員的選拔上,大部分是初高中學生,只有少數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因此,他們對生態公益林的管理缺乏清醒的認識,也缺乏應有的森林保護知識、技能和經驗,導致公益林管理目標不明確,森林保護效果不佳。

4.對公益林管理的建議

根據生態區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綜合森林質量和管理難度,對現有生態公益林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生態公益林的景觀資源和林下資源,科學合理地規劃林地的保護和利用,保障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安全,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壹。加強生態公益林管理,全面禁止采伐。通過撫育中幼林和培育大徑材,促進保留林木生長,縮短林木成熟期,提高森林質量和生長量。實施造林樹種多樣性(適地適樹),改善樹種單壹結構。板橋林場管護面積大,各護林點基礎設施薄弱,不能適應現代化管理模式,急需加強基礎設施投入。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是為了更好地管理生態公益林資源,實施生態安全屏障的保護和修復。護林員應當進行林業法律法規學習和系統專業理論知識培訓,培養和壯大專業管護人員隊伍,增強林業基礎保障能力。

參考資料:

【1】陳偉。論東源縣生態公益林的建設[J].廣東林業科技,2004,20 (2):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