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人口密度高嗎?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人口密度高嗎?

人口:約38萬人。

人口密度:175人/平方公裏。

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地區西南部,與江口、印江、思南、余慶、鳳岡、鎮遠、施秉等8縣毗鄰。全縣轄18個鄉鎮,總面積2173平方公裏,總人口380300人,其中仡佬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12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2%。全縣耕地365438+1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38%。石阡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和文物眾多,有全國保護單位萬壽宮等明代古建築。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文廟、太虛洞、“紅26軍司令部”舊址等。

石阡於1992年被列為貴州歷史文化名城,於1998年被評為革命老區。石阡縣資源豐富,尤其是低熱礦泉,素有“泉都”之稱,1995被列為省級溫泉群景區。方圓,距縣城南端30公裏的佛頂山,方圓45平方公裏,其原生態植被保護得很好。它被稱為範靜的姐妹山,是壹個不可多得的科學研究和探險旅遊的地方。

行政區劃

石阡縣轄7鎮2鄉9個民族鄉:湯山鎮、本莊鎮、白沙鎮、龍塘鎮、花橋鎮、五德鎮、中壩鎮、河壩場鄉、郭蓉鄉、巨峰仡佬族侗族鄉、龍井仡佬族侗族鄉、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鳳翔侗族鄉。

民族服裝

石阡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民族服飾文化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內容之壹。

石阡居住著13個少數民族,包括仡佬族、侗族、苗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2%。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各民族相互融合,創造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魅力的民族服飾和裝飾品。鼎盛時期,本縣生產的用於制作民族服飾的排須、掛耳等手工藝品曾暢銷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18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東南亞、東歐等地。

石阡民族服飾為什麽有這樣的魅力?

據《石阡民族誌》記載,明清時期,縣內的萬安鄉、北塔鄉(今唐山鎮)、龍洞鄉(今大沙壩鄉)等地,家家戶戶都有紡紗機,婦女不僅能保證全家人穿,還能拿到集市上換錢換糧。民國時期,縣內蠶桑、紡紗、織布、印染更為繁榮。在縣城東門外的雙石、南門外的新教場、老窖場、七嶺關四個地方種植了80多萬株桑。民國15年(1926)還在文廟節設立蠶桑學堂,每年培訓150余人。北塔鄉新場、下屯的程、曾、彭等仡佬族養蠶吐絲。冉、秋、徐、李等縣的10多戶仡佬族、侗族群眾所生產的繡品,不僅供本縣使用,還遠銷鎮遠、施秉、凱裏等周邊地區。萬安、北塔、龍洞、孫家坪等地的手工白布。除暢銷本縣外,還銷往安順、余慶、黔南等地。

解放後,石阡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手工業的發展,成立了石阡民族絲織廠,購置了年產3000公斤、20萬米絲綢、15000米絲綢的生產線,主要生產制作民族服飾的絲排、流蘇等民族服飾。自1962以來,產品壹直供不應求,暢銷新疆、青海等18省區,並出口東南亞、東歐等地區。當時產值已經達到30萬元。1983年,該縣生產的排須掛穗被國家民委和輕工業部授予“優質產品”稱號。65438-0988,石阡民族絲織廠還參加了國務院、國家民委組織的首屆全國先進表彰會。

新世紀的今天,石阡縣提出了建設“公園縣、療養縣、旅遊縣”的目標,大力挖掘民族民間文化。隨著鄉村旅遊景點的完善,如樓上的千年古村、窯上仡佬族文化旅遊村等等,石阡民族服飾,如筒裙、破肚皮等,也逐漸走向前臺。筒裙是石阡仡佬族婦女的服飾。上衣短至腰部,袖背有鱗片狀花紋。中間部分是羊毛的,染成紅色。穿的時候,很多女性也喜歡在外罩上穿壹件藍色的無袖長袍。這件長袍前面短,後面長。穿的時候從兜帽下穿,系上繡花腰,形成壹套和諧美觀的民族服飾。破肚皮衣是仡佬族中青年男性在夏秋季節穿的雙排扣上衣。它們沒有領子,有的有7到9個扣子,有的沒有扣子,肚子經常露在外面,所以被稱為破肚衣。此外,繡花鞋墊、皮包、繡花肚兜、披肩、繡花圍裙、香囊、成排的絡腮胡子、吊耳等民族手工藝品也成為外國客人爭相購買的旅遊紀念品。

民族服飾逐漸成為當地居民展示其獨特民族文化的主要窗口。

景點/旅遊景點

窯上仡佬族文化村

窯上仡佬族文化村位於貴州省石阡縣屏山鄉佛頂村窯上組。文化村位於佛頂山腳下,寶溪河畔,距縣城38公裏,從縣城乘車約1小時。這個村子裏住著67戶仡佬族居民,房子都是兩層。懸臂在前面很突出,是典型的吊腳樓,但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門高窗雕,梁畫棟,飛檐飛檐,左右兩翼凹。十二根木柱支撐著整個木屋的重量。除祠堂外,所有建築都建在山頂,整體結構精巧,造型奇特。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這裏的仡佬族沿襲著祖先留下的習俗,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格。仡佬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日,在壹個坑裏點燃篝火,男女老少聚在火堆周圍唱歌跳舞。瑤上仡佬族最重要的節日是農歷二月初壹的拜鳥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制作糍粑,宰殺豬、牛、羊、馬,祭祀神鷹和十二采風,祈求家業興旺,五谷豐登。此外,還將上演本民族特有的藝術節目,如毛龍舞、儺戲、曹公鼓舞、木偶戲等。瑤上仡佬族文化村有壹條延伸至寶溪峽谷的主街,是民族風情區的主幹道,有仡佬族特有的小吃和商品。在主街的左側有壹條通向魚塘的小街。往前走幾步就能看到民俗表演場,所有的民俗活動都在這裏舉行。左邊有壹棵大樹叫猴栗樹,很高。需要四個人互相擁抱。樹上神奇的長滿了茂密的蘭草,蜜蜂常年出沒!它被當地居民視為神樹。景區越來越完善,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樓上古寨

樓上古村位於貴州省石阡縣西南的遼仙河上,距縣城15公裏。距郭蓉鎮政府9公裏,距石阡縣城約45分鐘車程。景區面積約4.2平方公裏。目前有4個村民小組,150戶,547人。村民都是侗族人。直到現在,他們仍然保持著獨特的民族習俗,比如唱山歌、哭嫁、吹簫等等。目前,他們已經初步形成了壹個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為壹體的。樓上本來不叫“樓上”,叫“宅基”。因為正上方的壹條溝裏有壹棟樓,下面長長的巷道是過道,所以叫“樓巷”。因“樓上”與“巷”諧音,久而久之村民習慣稱之為“樓上”。住在樓上的村民都姓周,原籍江西南昌地區鳳城縣。他們層出不窮,到19代已經發展到4000多人。樓上古村落的文化底蘊,就體現在“古”字上。村裏有大面積的古樹,由紫薇、桂花、紅楓、柏樹組成。據專家考證,這棵古樹已有300多歲了。最奇特的是,七棵楓樹呈“北鬥”形分布,七棵楓樹上棲息著數千只白鶴,而其他古樹上從不棲息白鶴。梓潼宮和劇場建在古林附近的高坡上。梓潼宮建於明朝萬歷年間,供奉四聖像。劇院建於清末,專門演木偶戲。古寨位於東北和西南,依山而建。其整體布局為“壽”字形結構,所有巷道均為青石鋪設。綠石板的兩邊,全是青瓦木屋,都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家家戶戶的木窗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或梅花,或蜻蜓,或蝴蝶,或喜鵲,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古村前是壹片梯田,波浪平如鏡,壹直延伸到遼仙河。沿著小溝坎上的小路去遼仙河,必須經過壹座名為楠桂橋的橋,建於明末崇禎二年(1629)。村裏有許多古墓,值得壹提的是文的古墓。樓上的古村落是中國農村歷史文化的縮影。流傳數百年,保存完好,無壹缺頁,吸引了眾多遊客。

【1】石阡,位於貴州東北部,因其奇特的地質結構,地熱資源豐富,有20多個溫泉露點;還有壹條地下熱水河和熱溪,被稱為泉都。在眾多溫泉中,石阡溫泉最為著名。石阡溫泉又名城南溫泉,位於縣城南宋明山麓,距龍川河右巖馬安巖30米,高出江面12米。泉水從山麓中部湧出,水溫47.5℃,出水量45.83噸/小時。用蒸汽蒸著,水沖進河裏的聲音,源頭滾滾,徹夜不眠,冷暖交融,海浪拍著巖石,珍珠飛舞,玉石飛濺,令人嘆為觀止。清朝的首席知府崔氏稱贊道:“思泉如此神奇,噴水如湯。暖沸膚潤,雲蒸香。人心可除汙垢,熱世必涼。”只有怪客,溪之歌未盡。“泉水含有大量礦物質,能凈化沐浴後的皮膚和頭發,治風濕和瘡瘍。”《石阡縣誌》(民國)載:“冬則體寒溫,夏則體虛健,夜則睡眠穩,勞則精神爽。......

溫泉有益於人的健康。當地有關於溫泉起源的神話。從前,壹位測量員駕著火龍從雲南來到石阡,在那裏他看到了美麗的山水和豐富的物產。人們勤勞節儉,舍不得離開。而是把火龍放在河底,尾巴在雲南,頭在石阡,從地下噴出溫泉,幫助百姓洗澡。勘測員臨死前讓他葬在溫泉北面山上的叢林裏,上面蓋著壹座三層樓高的石塔,塔下放著雍正的火龍,為的是為石阡的所有百姓世世代代謀幸福。溫泉所在的河流被稱為龍地河或龍川河。大約16世紀前,溫泉還沒有被建築物覆蓋,人們的井是水池,開始浸泡在雲霧和熱氣騰騰的陽光中。在古代,這壹天被稱為“溫泉沐浴日”。溫泉初具規模是在明萬歷三十年(1606)冬天,由雲南人蔣大坤任石阡知府創建,距今已有393年。此後,歷代官民經過數次集資擴建或重建,終於形成了壹個設施完善、規格宏大、集洗浴觀光於壹體的省級景區。據《貴州通誌》記載,大的如板房,小的有石門,環為太極,可出入,情景特別奇特。“1920修建了簡易女池,包括上、中、下池和官塘,供官僚、紳士使用;那是壹個男人和人的池塘,後來才挖的。”官塘院裏豎立著壹塊碑:“春暖水清,男女有別,德不逾閑。”碑文書法造詣較高,隸書刻於陰,明亮清晰。

官塘水。從地面到天空,從古老的石泉,帶著泡沫,如沸騰。清代河南詩人任元敏說:“長流水如沸湯,嵩明山_湯芳。”中池的水從池壁的縫隙中流出,通過母池流入河中。清朝光緒年間,知府趙爾勛興修水利,曾經通過壹個石槽把泉水引到整條街。每10戶設置壹個石頭蓄水池,用來洗火。趙去職後,錢人感受到了他的美德,在街北修建了趙門以示紀念。1936年,英國傳教士R·A·博薩特隨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長征經過石阡,沐浴溫泉。回國後,在《諸神之手》壹書中,石阡溫泉被介紹得有聲有色:“石阡城外破巖外有三溫泉。上面的雖然小壹點,但是溫度比較高,主要是官員用的。中間的是普通人洗澡用的,下面的是女性專用的。女人除了洗澡,還在裏面洗衣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新建、擴建溫泉,並更名為人民溫泉。只有男塘和女塘,不分官塘和私塘。此外,還將引水建設新的國營溫泉,內設男女浴池、賓館、飯店、茶館、理發店、食堂,方便出行、住宿和停車。1992年7月,石阡溫泉改造工程破土動工。至1993年底,建成長廊、男女大池、小池、茶室等設施,主體建築位於東西兩側。從大門望去,有長廊、聚亭、武侯祠、太白寺、鬥姆亭、茶館、石塔、古跡等景群。與嵩明山麓、龍川江、溫泉橋融為壹體,成為貴州高原的壹顆璀璨明珠,也是貴州東線的重要旅遊景點。石阡縣被公布為省級文化名城後,石阡溫泉群也被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歷史的發展

石阡,古稱山國,歷史悠久,修建較早。秦朝嬴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夜郎縣位於本縣西部,屬項縣。從元世祖到元年(1264-1294)這段時間,石阡的軍民長期官司都放在這個法院。明朝永樂十壹年(1413)設石阡府,轄龍泉縣及三龍官司、石阡、繆敏、張戈閣上。清順治十六年(1659),仍在1郡(龍泉郡)接上述三長官司。康熙二年(1663),張戈閣商之訴被廢止。乾隆七年(1742年5月)三月,石阡府被分為七裏,即河外應仙裏、河內應仙裏、水東裏、廟民裏、城內廟阪裏、狄龍。直到清朝末年,石阡府在省內,仍領龍泉縣。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成立,最初沿襲大清制度。民國二年(1913),貴州設都督、行署,軍民分而治之。石阡改府為縣,設縣府,縣官稱巡撫。單獨設龍泉縣(今鳳岡縣)。民國五年(1916),縣府知事將全縣劃分為市區、小紀公、本莊、王家寨、龍洞、大當六個區。第二年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劃分為10個區,即增加石家場、葛榮場、白沙場、龍塘場。民國16 (1927)年,國民政府下令縣府改為縣政府,縣知事稱縣長,石阡縣為二等縣。民國24年(1935),國民黨改組貴州省政府,實行行政督察區,石阡劃歸銅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行政區域重新調整,石阡分為王思廟、石家場、大地坊、本莊場、龍洞場五個區。民國32年(1943),石阡實行新縣制,設鄉嘉寶。縣* * *位於18鄉鎮,164保,1618A。18鄉鎮有:湯山鎮、花橋鄉、鳳翔鄉、終葵鄉、潘勇鄉、龍川鄉、甘溪鄉、郭蓉鄉、聚豐鄉、樂惠鄉、莊樂鄉、白沙鄉、大新鄉、和平鄉、石鼓鄉、青陽鄉、五德鄉、平山鄉。

1949 65438+10月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65438+10月15,石阡解放了,全縣人民獲得了新生。1950年2月8日,石阡縣人民政府成立,隨後將民國18的鄉分為三個分轄區,設立區公所。7月,3區改為6區,1鎮。1951年2月,唐山鎮更名為城關區,同年區辦事處更名為區人民政府。1953年縮小鄉、村行政範圍,全縣劃分為80個鄉、1個鎮,區治不變。7月1954,1,各縣所轄區分別為第壹(龍塘)、第二(花橋)、第三(武德)、第四(中壩)、第五(白沙)、第六(本莊)、第七(城關)區辦事處。4月8日1955,縣人民政府稱縣人民委員會。同月,各區改座為區公所名稱。1956 1月,中* * *石阡縣第五次黨代會作出開展撤並鄉鎮工作的決定,將82個鄉(鎮)調整為44個鄉(1鎮)。1961,區合並,7個區改為區級人民公社,45個鄉為行政區。1962年,恢復區設6個區,調整27個公社。1963年,恢復了7個區,27個公社增加到43個。1967年3月29日,石阡開始了“文革”。4月2日,“石阡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各區、各社區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

198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九條,撤銷縣、區、公社“革命委員會”。縣稱為縣人民政府,區稱為區辦事處,公社稱為管理委員會。1984根據《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 * *中央國務院的意見》(關於黨政分開,成立鄉鎮人民政府的通知),縣政府所轄43個公社的管理委員會相應改為鄉鎮人民政府、生產大隊和生產隊、行政村和村民小組。1992年,全縣實施撤區並鄉工作,合並為18個鄉(含9個民族鄉),分別是龍塘鎮、龍井鄉、花橋鎮、平地場鄉、石鼓鄉、五德鎮、鳳翔鄉、青陽鄉、中壩鄉、甘溪鄉等。2004年,為加強區域經濟活動,加快農村經濟增長,實施撤小村並大村工作,將原有的304個行政村調整為87個行政村。

2021年4月,石阡縣被評為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20年6月,11,中國茶葉百強縣名單出爐,石阡縣排名31。

2020年6月,石阡縣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縣(長征區(紅二方面軍))。

2065438+2009年3月,石阡縣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湘鄂川黔地區)名單。

2017年2月,石阡縣被列入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