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瓷都的歷史

瓷都的歷史

“中國是瓷器之國,瓷業的巔峰是這個首都”。瓷器是中國的壹大發明。瓷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景德鎮是這個瓷都的代表。盈盈白玉瓷,壹條漫長的瓷都之路作為素有“瓷都”之稱的景德鎮,不僅制瓷歷史悠久,更重要的是其瓷器世界聞名,享譽九洲。“江南重鎮楊韜,處處動奇葩瓷”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原屬浮梁縣管轄。東晉時稱為新平鎮,唐代改為昌南鎮(也叫楊韜鎮)。宋代稱景德鎮,壹直沿用至今。

據史料記載,景德鎮的制瓷歷史已有2000多年。“新平治陶始於漢代”。此時的景德鎮地區已經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礎上燒制出了“面上釉”的“青瓷”。到了晉代,據傳有壹位著名的工匠為當時景德鎮瓷器質量的進壹步提高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被後人尊為“大師”,並設廟供奉。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江南經濟的繁榮,景德鎮制瓷技術也有所提高,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公元583年,南朝皇帝陳·命令這裏的窯主燒制雕刻精美的陶瓷柱子,以建造壹座浩輝閣。很快,隋朝建立,皇帝楊迪想在這裏建造兩個獅子,大象和野獸的宮殿。這些都說明當時的景德鎮制瓷業已經有了相當的技術水平,瓷器制品也有了很大的影響力,引起了最高統治者的重視。隋朝崩潰後,建立了強大的唐帝國,景德鎮地區,又稱昌南鎮的制瓷業在高祖李淵(公元618-626年)的武德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產生了兩位名人,壹位叫陶禹,壹位叫霍仲楚。據記載:“唐代武德,鎮民陶玉攜瓷入關,稱假玉,朝貢,故昌南鎮之瓷名揚天下。”陶玉是鐘鎮人。他在“陶窯”燒制的瓷器“色素、土膩、質薄,極品如玉”。這些文字記載表明了壹個事實:當時的景德鎮不僅從事漢代至唐代的陶瓷生產,而且經過近千年的探索和追求,從制陶階段進入制瓷階段。唐代瓷器在中國取得了相當的成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代表饒州刺史崔瑗題寫《入瓷》,盛贊這裏的瓷器之美。當然,上述情況僅限於文字,著名的陶窯、霍窯都有記載,遺址尚未發現。上世紀50年代,在景德鎮周邊的黃泥頭、白虎灣、滕梅亭、湖田等地發現的五代窯址,以及大量出土的殘片,都以實物證明了當時這裏燒制的瓷器以青瓷和白瓷為主,青瓷最多。器皿的種類主要是盤、碗、壺、水壺、碟等。瓷胎有厚有薄,釉色與越窯相似,略呈綠色,與玉石極為相似。被稱為“假玉”非常貼切。五代時,除燒制青瓷外,也是南方燒制白瓷最早、規模最大的窯,僅白虎灣就有30多座窯,可見壹斑。從大量出土資料來看,白瓷色澤純正,純白度高達70度,吸水率和透光度都達到了現代瓷器的標準。瓷器遠超越窯,世界之最。

對於景德鎮來說,宋是壹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朝代。因為延續至今的“景德鎮”這個名字就是在這個朝代產生的。這件事在蘭璞的《景德鎮陸濤》第五卷中有明確的記載。宋代南北名窯眾多,尤以汝窯、官窯、鈞窯、定窯、哥窯五大名窯最為突出。景德鎮的瓷器生產也進入了壹個嶄新的時期。唐末五代時,青瓷(又稱“英瓷”)已有相當規模,成為全國的代表產地。由於這裏燒制的瓷器“白而土,薄而膩,色潤”,真宗景德鎮年間(公元1004-1007年),皇帝派人到景德鎮為皇室制作禦用瓷器,末尾寫有“景德鎮年制”二字。因其器皿精美,在當時是有效的。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由於戰亂頻繁,北方名窯相繼衰落。宋朝南遷後,政治經濟重心南移,制瓷技藝更加集中在景德鎮,工藝水平有所突破,生產規模日益龐大,從而使景德鎮制瓷業進入大發展時期,成為“陶瓷之城”。據姜奇寫的《冀濤》記載,當時的景德鎮有300多個窯,形成了“村村通陶,處處有火”的盛況。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吟詠“重陽節,玉枕紗窗,三更清涼”,她詩中的“陳余”二字,正是景德鎮的產物。

從景德鎮的制瓷歷史來看,元代是壹個革新時期。這壹時期,除了在宋代的基礎上繼續燒制大量的青花瓷外,其最大的成就是創造了今天仍享有盛譽的青花瓷。1929年,壹個英國人霍布森發現了壹個標有元十壹年(公元1351)銘文的景德鎮青花雲龍象耳瓶。實物表明,景德鎮早在14世紀初就已成功燒制出高質量的青花瓷。元代以前,瓷器的裝飾比較單調,以雕花、刻劃、印花為主。因此,青花瓷的燒制成功開創了白瓷繪畫的新紀元,成為中國制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它壹出現就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發展,使京瓷的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從各博物館現存的元代景德鎮青花瓷來看,制瓷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質量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同時,元代景德鎮制瓷工人還發明了釉下紅瓷,這也是壹大創新工程。釉中紅瓷是在坯體上塗上銅紅釉,再塗上透明釉,在高溫還原焰中燒制而成。釉面上的圖案呈紅色。釉裏紅和青花繪制在壹起,產品稱為青花釉裏紅瓷,畫面紅藍相間,別有韻味。由於燒制困難,元代產量不多,留下的器物也很少。我省保存的壹件風格為“致遠無印”的青花釉下彩紅器,是元代釉下彩紅器中唯壹流傳至今的瓷寶。此外,元代景德鎮還燒制了紅、綠、彩瓷,蛋清釉、銅紅釉、齊藍釉等新品種,使景德鎮瓷器的裝飾多姿多彩。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蛋清釉瓷器是元代官方機關景德鎮樞密院燒制的瓷器。胎體較厚,顏色白中略青,光澤如鵝蛋,釉色遠高於以前的青花瓷。在制瓷技術方面,元代的壹大改進是將制瓷原料由原來的瓷石壹元配方改為瓷石和高嶺土二元配方,增加了瓷胎中氧化鋁的含量,提高了瓷器的燒成溫度,降低了燒成時的變形率,為制造大型器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元朝統治中國的時間很短,但在此期間,京瓷的生產和發展是突出的。明代景德鎮瓷業在元代的基礎上突飛猛進。此時的景德鎮已經成為中國瓷器工業的中心。生產的瓷器不僅數量多,質量好,而且品種多,市場廣。就裝飾而言,除了繼續大量燒制青花瓷,進壹步提高質量外,釉瓷也開始重新出現,發展勢頭迅猛,令人驚嘆。《中國陶瓷史》指出,“彩瓷的發明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的確,明代的京瓷確實輝煌,無論是數量、質量、圖案、品種,都成為當時中國最好的瓷器。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他著名的《天工開物》中寫道:“幾個縣加起來,不如江西饒俊縣...夫以四世同堂而聞名於世者,狩獵者皆是饒俊縣浮梁景德鎮人。”另壹位明代官員,王世茂的《二委譚》也說:“明代瓷器最精美漂亮者,出景德鎮。”另壹種說法更加生動。他說:景德鎮“為天之窯器所聚,人多而富,壹省之內。我嘗了嘗,把它送到原處,點燃了蠟燭。晚上人睡不著,戲叫:四點鐘雷電鎮。”從這些記述中,我們可以清晰地體會到明代景德鎮瓷器生產的輝煌。就品種而言,明代瓷器的輝煌是空前的。這壹時期成功地制造出薄如蛋殼、輕如絹紗的薄殼瓷器,以及各種大小不壹、裝飾圖案豐富的瓷器板書。還有各種精致到可以混淆的仿古瓷。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技藝無雙的著名陶藝家,如以制作“橢圓形動力杯”和“流霞燈”而聞名的道士吳昊錫。他的薄壁瓷器“橢圓形動力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高的瓷器之壹。著名仿古瓷制作人周丹泉制作的仿古瓷,讓人無從辨別真假,以至於壹件精品出來,四面八方高價追捧。另壹位古董大師崔更有名。他仿宣德、成化窯的瓷器叫“崔公窯”,當時很有名,四方爭奇鬥艷。由於景德鎮以制瓷聞名,明代與湖北漢口鎮、廣東佛山鎮、河南朱仙鎮並稱“四大名鎮”。

在景德鎮制瓷史上,壹個不容忽視的重要事件是明代禦器廠的建立。為了滿足皇帝宮廷用瓷的需要,早在元代,景德鎮就設立了唯壹壹個為皇室服務的專門機構——浮梁瓷局。明朝洪武年間,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監督宋元時期景德鎮皇家瓷器制造和采購的基礎上,下令在景德鎮設立禦器廠,專門為皇室燒制各類宮廷、外交和禮品瓷器。帝國工廠憑借皇權,聚集了壹大批精通瓷器制作、擅長制瓷技藝的工匠,投入大量資金,占有最好的原料,不斷改進產品,從而生產出許多精美的瓷器產品。這些瓷器不僅品種繁多,款式齊全,而且質量上乘,琳瑯滿目,精美絕倫,讓人壹見就愛不釋手。其中不少成為傳世珍品,在世界上影響很大。這個建於公元14世紀中葉的禦器廠,壹直延續到明清。歷經27個皇帝500多年,對京瓷生產的發展和質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與明代禦器廠相關的,還有壹個“佟玉跳窯”的故事:明代李福良村村民鮑彤,在太監潘翔監造景德鎮大型青龍罐期間,因長時間燒不動而下窯,後被封為“風火仙”立祠祭祀。

應該承認,由於明末戰亂,清初景德鎮瓷業生產壹度受到影響甚至停滯。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後,景德鎮的制瓷業不僅有所恢復,而且在明朝的基礎上迅速發展。經過當時廣大制瓷工人和工匠的刻苦鉆研和不懈努力,京瓷生產突飛猛進,並以其輝煌的成就,形成了康雍乾三代瓷器生產的鼎盛時期,從而躍上了歷史的巔峰。清初的沈懷慶說:“昌南鎮的陶器曾遊歷九地,流傳海外,參與制陶的有數萬人。”還有壹個叫殷的法國傳教士,他在康熙51年(公元1712年)九月1日在饒州發函說:“景德鎮過去只有三百個窯,現在窯數已達三千個。.....到了晚上,它似乎是壹個被火焰包圍的巨大城市,也像壹個有許多煙囪的大火爐。唐穎在《葉濤圖說》中進壹步明確指出:“景德鎮僅十余裏...有了陶器,民窯200-300面積的工匠不下幾十萬,所以吃貨多”。

清代景德鎮瓷器不僅繼承了明代的工藝和品種,還做了許多發明。比如康熙的青花瓷是寶石藍,比明朝的更鮮艷純正,風格獨特。釉上彩由於發明了釉上彩藍和墨色,比明代更為絢麗多彩,圖案清晰,色彩鮮艷。鬥彩的品種也比明代多,雍正時期的青釉燒制達到了歷史上最成熟的階段;更可貴的是,成功創造了許多有價值的新品種。比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創造了以“玻璃白”為填充物的粉彩,使畫面柔和立體;引進國外色料,專門用於宮廷禦用器皿的琺瑯彩;直接用黃金裝飾瓷器的金色;在單色釉中加入其他不同成分,使其在高溫下流動變化,形成絢麗多彩的“窯變”等等。其他如墨色、黑金釉、天藍釉、珊瑚紅、松青釉、胭脂紅等也應運而生。此外,康熙年間,明中葉以來幾乎失傳的銅紅釉生產得以恢復,其中以郎窯紅和豇豆紅最為著名。總之,清代京瓷的質、形、釉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進入了壹個全新的境界。

在清代京瓷的發展過程中,為京瓷做出突出貢獻的陶官唐穎功不可沒。他在景德鎮督陶15年,是景德鎮禦窯廠時間最長、最成功的陶監。15年,他沒有以“官”統領陶敏,而是以“民”虛心向陶敏學習,與工匠打成壹片。小鎮之初,我對制瓷壹竅不通,於是拜杜門為師,認真學習陶瓷,和工匠們壹起生活了三年,終於成為制瓷專家,掌握了各種制瓷知識,並加以實踐,和制瓷工人壹起從事工藝研究。與此同時,從理論上對制瓷業的生產技藝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和完善,先後編撰了《陶事略》、《葉濤圖說》、《陶成年譜》、《瓷事略稿》等著作。尤其是《葉濤圖說》這本圖文並茂的書籍,成為陶瓷技術史和世界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文獻。他主管陶器的時代的瓷器產品在世界上被稱為“唐窯”,其制造水平和質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阿清藍青筆下的《景德鎮陸濤》對他的評價很高:“眾知土脈之火,精挑細選,使萬物精致純凈...廠子窯子都在這裏,收藏齊全。”晚年,他將自己的詩作收入《道蓮新語》壹書,完全以道蓮自居。除了唐穎,還有幾位陶官也對景德鎮瓷業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如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駐景德鎮禦窯廠的陶官臧,這壹時期生產的官窯瓷器稱為臧窯,產品均有各種顏色,尤以蛇皮綠、鱔魚黃、吉祥黃點、大紅更為著名。清代康熙時期的江西巡撫郎廷權,在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年的七年間,也負責監管景德鎮的陶器。他熱衷於瓷器研究,突出的成就是成功燒制了郎窯紅(又稱寶石紅)和三彩。年羹堯於雍正四年來到景德鎮,主管禦窯廠的窯務。此後的十幾年間,官窯生產的瓷器被稱為“年窯”,釉色的發明很多,其中以胭脂釉最為著名,其他如“雨後天藍”等色釉也很突出。另外值得壹提的是,壹位外國制圖員曾經為景德鎮瓷器業做出過貢獻。他的中國名字是郎世寧,壹個意大利人。1715年以傳教士身份來華,被招入宮廷成為專職畫師。他曾在景德鎮為宮廷創作了大量的瓷壁書等陶瓷作品,其中西合璧的繪畫風格對後世影響很大。

隨著歲月的變遷,世風日下,景德鎮瓷器生產也在歷史長河中遭遇挫折。清代以後,由於各種社會原因,京瓷的生產由盛轉衰,產量、有機質、品種、形制都出現了明顯的萎縮。特別是鴉片戰爭後,戰亂頻仍,政局動蕩,外貿入侵,市場萎縮,京瓷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延續了500多年的帝國工廠也滅亡了。民國時期,社會還不穩定,軍閥混戰,人民貧困。特別是日軍侵華期間,景德鎮多次遭到日軍飛機轟炸,毛坯作坊和窯屋大面積損毀。全鎮只有33個瓷窯能燒,處於瀕死狀態,整個瓷業生產陷入低谷。然而,沙漠中有綠洲。在這個蕭條的時代,制瓷行業的生產在操作上有了壹定的進步,比如出現了腳踏滑輪、手搖碎釉機、石膏模型鑄坯、吹霧器、吹釉器等更先進的方法。尤其是清末宣彤二年,江西瓷業公司在景德鎮成立,標誌著景德鎮陶瓷進入企業時代,顯示出資本主義的萌芽。這家公司設計多樣,創新多,制作精美。同時進行了壹系列技術革新,如機械化生產、貼花紙彩瓷、以煤代柴燃燒等。,有很大的推廣作用。民國時期,瓷業改革家杜重遠致力於景德鎮陶瓷業的改革。他主張振興京瓷,成立陶瓷工業管理局,並自任局長。廣招外地人才,培養制瓷工人,制定各種改革陶瓷工業的措施,促使景德鎮瓷器生產煥發生機。在陶瓷藝術方面,以程門、金品卿、王少偉等為代表的學者。清末民初,王、潘?於等人還用粉彩顏料畫瓷器,大大拓展了色彩領域。20世紀30年代前後,王琦、王大凡、鄧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劉雨岑、徐仲南、田和賢等八人定期在珠山聚會,討論陶瓷藝術和裝飾書法。他們被稱為“竹山八友”。當時這些文人藝術家都有很高的技藝和威望,各有特長,風格各異,蜚聲海內外,將景德鎮粉彩藝術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峰。

中國是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所以外國人稱我們為“瓷器之國”。在英語中,“China”既是瓷器,也是瓷器。景德鎮瓷器作為“瓷都”,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流傳到全國各地,尤其是鎮名改為“景德鎮”後,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增,可以與當時的五大名窯產品相抗衡。在冀濤,姜奇說:“躍進之器,漂白無瑕,故外地有之,謂之“饒余”,視為真紅之瓷,可密滿,相競。”到了元代,京瓷更是大行其道,不僅與“真紅瓷,能春綠秘”成鼎足之勢,甚至壟斷了市場。明清時期,景德鎮瓷器成為壓倒性優勢,在全國瓷器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故《江西大支》記載:“北自取景德鎮,南跨其趾,東有海,西有蜀,皆取景德鎮,而商人們常大賺。”根據歷史記載,唐朝的首都長安西施有壹個國際市場。許多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都對瓷器感興趣,他們紛紛購買。京瓷在當時的長安被譽為“假玉”,當然也在購買之列。從唐代到宋代,中國瓷器通過兩條路線出口到國外,壹條是伴隨絲綢之路的陸路,另壹條是被日本陶瓷學者三上次男稱為“瓷器之路”的海路。景德鎮瓷器首先銷往亞洲國家。據南宋所撰的《朱梵誌》記載,景德鎮是當時亞洲56個國家和地區瓷器交易的主要產地。與此同時,景德鎮瓷器也傳到了歐洲,荷蘭人在南渡口將宋代時期的景德鎮瓷器販運到福建泉州。由於元明清時期景德鎮瓷器生產的大發展,出口的瓷器越來越多,元代發明的青花瓷也遠銷國外。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日本和馬來西亞都出土了元代景德鎮青花瓷的殘片。明朝初年,三寶宦官鄭和七下西洋,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船隊,先後到達南洋群島、波斯、阿拉伯等30多個國家。船上的青花瓷是景德鎮的重要商品。當時陪同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寫了壹本名為《英雅勝覽》的書,書中記載“中國人最喜歡中國青花瓷”。此外,美國、非洲和澳大利亞的人們也非常喜歡中國瓷器。據記載,明朝隆慶時期,每年有1200萬墨西哥銀行銀元流入中國,其中相當壹部分用於購買景德鎮瓷器。所謂“九域瓷商來鎮,牙依令設計。”“行於九域,適用於異國”,是景德鎮瓷器的真實寫照。山有高低起伏,花有高低起伏。景德鎮的瓷器生產雖然也經歷過風風雨雨,但千年窯火和兩千多年制瓷歷史形成的漫漫長路,始終是連綿不斷,不斷向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