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6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有太多的傳奇。
65,438+00年前,這裏有收割的莊稼、灌木和雜草,上面覆蓋著破塑料袋,還有裝滿垃圾的垃圾場,還有垃圾收集工蓋房子住的棚屋...幾個沒有建設工業區經驗的年輕幹部,帶著創業的熱情,背著順義縣政府的壹張支票——2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籌辦了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
壹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
十年耕耘,十年收獲;沈寂十年,壹鳴驚人。
已成為北京外商投資最密集、出口規模最大的重要地區。國際跨國公司在臨空工業區投資的企業有60家,其中進入世界500強的有20家。在北京十大外向型企業中,有三家是空港工業區。
成為北京投入產出比最高、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空港工業區從1999進入發展快車道,GDP從1999的3.3億元增長到2002年的23.85億元,年均增長93.3%。總收入從35億元增加到6543.8+06.4億元,年均增長67.3%,稅收從6543.8+00億元增加到6.8億元,年均增長89.5%。出口交貨值從6543.8+0.8億美元增長到6.86億美元,年均增長556.5438+0%...
這裏誕生了壹個又壹個“北京第壹”,人們稱之為中國速度。
巨大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如果妳想做,就做得最好
人總是有精神的。在空港工業區采訪,記者感覺這裏的工作人員特別有活力,好像沒有什麽是他們做不到的。
1994年6月,市政府批準設立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這是北京10個縣級以上工業開發區中的最後壹個。
起床晚了,能走到前面嗎?
迎著晨風,迎著朝陽,當這些年輕人滿懷激情地勘察腳下的土地時,發現這裏沒有盛開的玫瑰,到處都是荊棘。
請專家測算,在空港工業區1.98平方公裏的起步區,完成“七通壹平”基礎設施至少需要1.32億元。沒有基礎,沒有企業會愚蠢地在這裏安家。
20萬的啟動費用,加上縣裏相關部門協調的300萬貸款,就是全部資金。
幾個大男孩要無米下廚了。
空港工業區管委會主任李友生帶著弟弟們本著“誠抵,金石為開”的精神“找飯做飯”。
工業區建立之初,承天貝達過濾技術有限公司考察了北京郊區。壹天,公司總經理胡璋獨自壹人從外地飛到北京。當他到達首都機場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在接機口突然發現壹張上面印著自己名字的接機卡。原來,空港工業區負責招商的副經理胡潔偶然得知此事,立即到機場迎接。在熱烈的氣氛中,雙方談得比較融洽,越談越增信任。總經理胡璋在空港工業區留下了50萬元的支票存款,他想第二天交給另壹個開發區。
有了真誠,石頭才能開花。
“爭分奪秒搞市政,千方百計抓項目”成為空港產業園成立之初的工作原則。李友生導演給大家的方針是“能賒就賒,能結就結,不能給錢就給個微笑和真誠”。
工業區的主幹道開始從兩端修到中間。
供熱廠的鍋爐被運到了建築工地。
地下管道開始鋪設。
1.98平方公裏百花齊放,整個工地熱氣騰騰。
有的創業者住在沒有供暖設備的租來的寫字樓裏,有的住在工地上沒有拆遷的雞舍裏。夏天蚊帳上能落壹層黑蚊子,壹個技術員壹年在工地上穿破四雙皮鞋...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人跑回家。
沒日沒夜,大家24小時盯著工地。炸醬是老北京的美食。但是現在很多臨空工業區的企業家壹看到炸醬就反感。那時候沒有食堂,吃不起盒飯。會做飯的工作人員炒的壹大鍋醬,成了壹個星期的調料。黃瓜蘸炸醬,小蔥蘸炸醬,生菜拌炸醬,米飯拌炸醬,水煮面拌炸醬...
開發區已經初具規模。第壹筆50萬土地出讓金入庫時,李友生主任和空港工業區董、王海臣副主任在二鍋頭喝了大半個晚上的鹹菜,三人邊喝邊哭...
那些建得早的工業開發區,有的有國家招牌,有的享受中關村科技園的稅收優惠政策,空港工業區就像石頭下的豆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向外拱。
日本的JVC、村田、索尼、松下電容器、松下精工、松下通信、西鐵城、SMC、積水化學來了,美國的皇冠坎寧、美能集團、惠而浦、聯邦快遞來了,德國的維斯曼、海福樂、羅森堡、威拉薩姆來了,法國的阿爾斯通、空客來了,瑞典的伊萊克斯、愛立信、蒙特來了。
這是為什麽呢?
李友生主任告訴記者,我們招商部的工作人員都有牛虻精神,看好壹個項目就壹定能活下來。我這裏說的是,不管有多難,都要讓這些跨國公司高高興興地在空港工業區投資。
1995 65438+2月,準備在北京投資設廠的日本松下精工來到空港工業區。據傳國家將從1996調整外商投資設備進口稅收政策,公司進口400萬元以上的設備可能要多交100萬美元的關稅。
在北京郊區經營了許多工業開發區後,松下精工的代表們變得優柔寡斷。外商考察空港工業區後,詢問空港工業區能否在半個月內完成企業註冊的所有手續。負責招商的王海臣說,給我們15天,保證所有手續辦完。外國投資者進壹步提出,如果設備不能按期完成,他們將被處以400萬美元設備資金的20%的罰款。
80萬美元,也就是600多萬人民幣。
王海臣也不含糊,在合同上簽了這樣的附加條款。
列出了倒計時時間表。按時間順序,招商局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去了工商、稅務、海關等相關部門。十多天了,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趕時間。我在市相關部門辦公樓前等辦公時間,我是第壹個辦理手續的。
1995 12/27,當日本松下精工總部收到所有完成手續的傳真後,總部立即向空港工業區發去了感謝信。
誠實感動了投資者。松下精工不僅迅速投資建廠,還將松下電容器引入空港工業區。
不做就做的最好。空港工業區領導對員工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員工們把這句話變成了行動。
上帝在這裏找到了感覺。
每個人都有被稱為“神”的機會,但大多數人都找不到被稱為“神”的感覺。
在空港工業區,從總經理到普通員工的辦公桌上都掛著壹塊牌子:“今天上班”。只要入區企業提出要求並給予回應,只要有成功的希望,空港工業區的工作人員就會付出巨大的努力。
說“今天能做什麽”並不容易。看到這個品牌,讓人動容,難免要試試它的可信度。
1995,初具規模的空港工業區開始入駐企業。當時,該地區的道路尚未完全修復,因此無法提供郵政服務。空港工業區對入區企業作出承諾,由入區企業當“二傳手”,工業區辦公室的函件當天送達入區企業。
精明的日本人提出了壹個問題。壹家準備在空港工業區建廠的日本企業對“今天能做什麽”持懷疑態度,派代表住進了壹家已經在空港工業區生產的企業,並從日本總部發來了10信函。10的信送到日方代表手裏時,代表在空港工業區當著送信人的面撕開了10的信封,裏面全是白紙。他指著信封上的郵戳,用並不流利的中文說,我們相信妳的話。
中歐航空保障培訓中心是空客歐洲在空港工業區設立的大項目,總投資6543.8美元+0.2億。是該公司在全球建立的第三個航空培訓中心,也是亞洲的備件供應中心。1997 4月17日是這家企業正式開業的日子。
北京的春天來得很晚。那年三月中旬,地面還沒有解凍。為了按照既定政策開業,空港工業區與中歐航空保障培訓中心簽約,在不到30天的時間內完成了2萬平方米的綠化任務。
當時中歐航空培訓中心的辦公樓、培訓中心、保障中心都還沒有建成,工地上連壹塊平整的土地都沒有。綠化工程只好東拼西湊,做起來都不容易,更別說幹活了。負責綠化美化的孫明傑整天盯著工地,回食堂吃飯要1個多小時。為了節省時間,他中午吃壹個幹煎餅喝幾口開水,每天晚上加班到11點。壹天作為兩個天使,經過20多天的努力,樹發芽了,草變綠了,花開紅了...空港工業區又打了壹場漂亮仗。
中歐航空保障培訓中心校園綠化是合同下的硬任務,周邊環境整治是空港工業區自身的行動。被大貨車壓壞的道路被整修,建築垃圾和垃圾被清除。道路兩旁擺放著綠色的盆栽植物和鮮花...在4月17日的開業典禮上,中外嘉賓對工廠的環境贊不絕口。
1997下半年,美國普惠公司在投資空港工業區之前咨詢了空客歐洲公司,公司講了上面的故事。普惠公司當即決定將工廠建在空港工業區。
壹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讓人無所適從。今年5月,入駐空港工業區的企業JVC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出口訂單增加,急需招聘400名技術工人。在那個“村辦企業”“廠辦企業”的特殊時期,很難招到技術工人。得知此事後,空港工業區管委會壹邊在順義電視臺播放廣告,壹邊向順義勞動局請求支援,迅速組織1600多名符合條件的應聘者到JVC電子工業有限公司面試..
400名新員工準時到達。
JVC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家鄉正夫先生親自送來錦旗,感謝空港工業區管委會“抗擊非典,確保安全生產,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空港工業區管委會成立了17“工廠承包”責任小組,每天走訪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防非典物資短缺,總會計師劉樹美親自去跑。短短幾天,紅外測溫儀、消毒液、隔離服、口罩等大量抗非典物資趕來,保證了企業的及時供應。
入區企業愛立信中方副總裁於敏腳部受傷,纏著繃帶。因為非典疫情嚴重,他不敢去醫院。“包廠”責任隊的張濤立即邀請潮白河骨科醫院的專家到企業看病、揉腳。幾經治療,老板腳傷痊愈,他去管委會表達對這種無微不至服務的感謝。
空港工業區有壹個不成文的規定:任何工作人員,包括進駐區內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都不得以工作的名義在入區企業內就餐,不準吃入區企業生產的產品...壹句話:服務不會添亂。
……
在空港工業區組織的壹次征求入區企業意見的座談會上,壹位外企老板動情地說,我們在這裏找到了當神的感覺。
“機場現象”的啟示
十年了。空港工業區誕生了壹個又壹個“北京第壹”。
第壹個獲得北京市綠化美化首都花園式工業區稱號。
第壹個獲得北京市全國優秀物業管理產業區稱號。
北京級開發區率先實現出口交貨值突破6543.8+0億美元。
第壹個在十個市級開發區有60家跨國公司和20家世界500強企業。
……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機場現象”。“機場現象”給人什麽啟示?
啟示壹:關註國際優秀資本。
人餓的時候,壹碗粥甚至壹碗稀粥都好吃。所以有些工業開發區剛成立的時候,往往是饑不擇食,“籃子裏的都是糧食”。
1994年底,空港工業區實現“七通壹平”,這是其業務的開始。此時正是北京市區“退二進三”,壹批工業企業向郊區轉移。這對許多工業區來說是壹個機會;但空港工業區並沒有承接壹家退役企業。他們瞄準了世界500強企業,盯住了優秀的國際資本。
去年6月5438+10月,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參觀了在中國的投資地。聽到這個消息後,空港工業園項目部的於麗萍和李向英立即查閱了阿爾斯通的相關資料,得知在其他城市的工業區已經建了壹個工廠。他們二話沒說,立即飛往那裏。
壹個奇怪的企業。陌生的面孔。於麗萍和李向英找到企業負責人,不厭其煩地介紹臨空工業區的投資環境。負責人被他們的工作態度感動,立即向法國總部推薦投資空港工業區。與阿爾斯通法國總部對接後,他們想盡辦法邀請法國總部亞太區負責人參觀工業區,最終項目落戶空港工業區。如果不是用“牛虻”精神盯住國際優秀資本,阿爾斯通很難進入臨空工業區。
第二個啟示:引領壹流企業。
。提到工業開發區,很多人的第壹反應是:煙霧繚繞的煙囪,灰色的廠房。然而,當妳走進空港工業區,透過白色或深色的鐵柵欄,妳可以看到綠色的天鵝絨草坪,白色的瓦面廠房和藍色或綠色的玻璃幕墻。說這裏的街道壹塵不染也不為過,但這裏的幹凈真的讓人心動。這更像是壹個別墅群,而不是工業區。因此,空港工業區率先獲得了北京市花園工業區的稱號。
空港工業區海關大樓已經出清,北京商檢局開了開發區分局,多家銀行陸續開業,電信局有了辦公場所,物業管理公司正在運行...壹切為了方便入區企業。
種梧桐樹引鳳凰。
就像麥當勞會看到生產薯條的辛普盧壹樣,空港工業區吸引了鳳凰,鳳凰也吸引了青鳥和鷹。投資六千萬美元的JVC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引進空港工業區後,松下通信和村田電子緊隨其後。生產手機的愛立信落戶空港工業區,而瑞典的摩托羅拉公司和德國的羅森堡公司攜手合作...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在空港工業區形成了產業鏈。
截至今年8月底,空港工業區電子信息企業35家,總投資27億元,戶均771.4萬元。區內生物醫藥企業18家,總投資71萬元,戶均3944萬元;空港工業企業28家,總投資97億元,戶均規模3.464億元。
入駐空港工業區的企業平均註冊資本7000萬元,在北京眾多工業開發區中名列前茅。
啟示三:服務符合國際慣例。
空港工業區有60家國際跨國公司投資的企業。為什麽這麽多跨國公司被吸引到空港工業區?重要原因是這裏的服務符合國際慣例。
做事快速不拖沓。空港工業區的工作人員會對所有任務進行倒計時,今天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北京吉水創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落戶空港工業區。為了使這個項目盡快啟動,開發區的兩位副總經理於麗萍和張科良壹起工作,輪流辦理各種手續。這家企業僅用了壹個月就破土動工了。
細節清晰明確。25分鐘能有多少勞動力騎自行車到空港工業區?附近的中等技術學校壹年能培養多少技師?.....北京村田電子有限公司和北京松下精密電容器有限公司基於這兩個數字決定不在其他工業區設廠。空港工業區的工作人員,個個思路清晰,不僅充分了解與企業相關的詳細數據,工業區周邊的相關信息,還知道與其他開發區的比較優勢。
……
十年打基礎,百年收效益。
空港工業區開始進入收獲季節。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崛起於北京東部的空港工業區,如火如荼,生機勃勃,充滿機遇,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