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中國會展業發展現狀及對策》論文提綱怎麽寫?

《中國會展業發展現狀及對策》論文提綱怎麽寫?

(a)傳播信息、知識和思想,促進經濟和貿易以及交流的作用。會展業屬於服務業,具有服務業的特征。作為企業之間以及企業、消費者和公眾之間有效的商務平臺和溝通中介,它不同於其他服務行業,有自己的個性。企業通過參加展會可以傳播信息、知識和理念,促進經濟貿易和交流,同時可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樹立品牌形象。

(二)提高主辦城市的知名度,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事實上,壹個國際會議或展覽不僅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帶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這些社會效益有的是立竿見影的,更多的是潛移默化,逐漸見效的。會展活動的發展可以提高主辦城市的知名度,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如財富論壇和apec會議在上海的成功舉辦,有效提升了上海的國際聲譽,提升了上海的國際金融和商務中心地位,促進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

(3)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作用。每次會議或展覽都會吸引大量的商務客人和遊客,這必然會促進交通、旅遊、餐飲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此外,會展業的不斷發展將增加展覽和會議場地的數量,從而加快基礎設施的直接投資,促進第壹和第二產業的發展。根據計算,會展業的最大帶動系數為1: 9。如果會展場館的收入是1,那麽其帶動的相關產業的社會收入就是9。

(4)增加大量就業機會的作用。因為中國是壹個勞動力豐富,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第三產業吸收了大量勞動力,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將促進交通、旅遊、餐飲、基礎設施等相關產業的同步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巨大作用。這些產業的發展將對增加大量社會就業崗位起到積極作用,如北京申奧成功,將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在中國,會展業是壹個新興的服務業,但其社會經濟效益和就業機會是巨大的。

第二,入世後中國會展業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每年舉辦的展覽會超過1200個,是改革開放前二十年國內展覽會總數的10倍。據不完全統計,1998中1262,1999中1326,2001中1500以上。從類型上看,展會從綜合性向專業性發展,如汽車展、工業展、留學教育展等。,部分專業展會得到了業內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目前,中國共有147個展覽場館,部分場館具備舉辦國際展覽的相應配套設施。除了專業展覽公司,各種專業協會、中介機構、廣告公司、媒體、群眾團體、大專院校也紛紛加入進來。同時,會展業給主辦方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和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中國會展業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來,我國通過展覽實現的外貿出口成交額已達340多億美元,國內貿易交易額達到12多億人民幣。(來源:作者的研究)

但是,從目前我國會展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與國外同行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壹)管理體制的差異。國外會展業的管理主要依靠自律機制和自律規範,政府的幹預壹般體現在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國際大型展會的協助上。但國內沒有統壹的會展管理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根據現行展覽管理辦法,國務院各部委及其所屬工貿公司、外貿公司、協會、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及其行業分會和地方分會、地方政府或省市外貿主管部門、展覽場館、境外展覽機構均可舉辦展覽。這種多層次、多渠道的辦展局面造成了辦展過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泡沫”現象,使得展會管理混亂。而且我國的會展業仍然保持著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會展審批制和會展公司資質制,尚未與市場接軌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結果,壹些展覽因為政府的支持而存在,盡管它們的質量很差,它們的組織和服務嚴重缺乏。

(2)展覽場地和設施的差異。與國外相比,我國現有的會展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展覽面積方面,全國展覽總面積約為654.38+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超過654.38+0萬平方米的大型展館只有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等少數幾個。相比米蘭國際展覽中心等國際知名展覽中心65萬平方米的展廳,國內場館舉辦超大型展覽和會議的難度更大。雖然全國各城市都有展館,但大多面積小,功能單壹,設施落後,服務水平低,沒有競爭力,更沒有能力舉辦國際名展。大多只能承接壹些低檔次的展覽。國外的展館不僅面積大,交通也非常方便。火車、地鐵、直升機等交通工具可以直達展館。展覽會場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會議室、辦公場所、銀行、郵局、海關、航空、翻譯、日用品、商店、餐廳、倉庫、停車場等。整體服務體系讓展館成為城中之城。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會展設施,如餐飲、交通、通訊等配套設施也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在國內展館的應用還不普遍,制約了國內會展水平的提高。

(3)展覽定位的差異。大多數展會缺乏明確的定位,組織管理模式落後。與國際知名展會相比,中國的展會缺乏清晰的定位。讓展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壹些展會充斥著各種等級和質量的產品。有的名為國際知名品牌精品展會,實際上類似於集貿市場的砍價,有的展會甚至成為處理積壓商品的場所。壹些參展商也缺乏定位,參展目的不明確,大部分廠商只是“坐著待客”。

(4)服務水平的差異。目前國內30多個展會中,只有少數展會設立了相關服務商、法律咨詢機構和專業觀眾簽到系統。大多數情況下,參觀者和參觀者在展覽過程中遇到的壹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展後的情況也是未知的。同時,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還存在不足,如沒有郵局、必要的商業服務部門和專線運輸等。,而這些方面在國外的展會上可以說是壹應俱全。因此,中國會展的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向德國漢諾威學習。每年在這裏舉辦的cebit展、國際工業展等大型專業展會,從聚集在這裏的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口袋裏拿走了數十億美元。它的秘密在於,壹切都圍繞著展覽,為參觀者服務。展覽場館的布置把舒適放在第壹位,空氣流通,光線明亮,溫度適宜,布局寬松。在眾多展覽場館中,隨處可見咖啡攤,供人們休息、聊天、交流、洽談業務。有了展館通行證,在市內乘車非常方便。會展業是服務業,不同於制造業。如果不在服務水平上下功夫,中國的會展業就沒有未來。

(5)會展人才的差異。目前,我國會展業專業人才匱乏,大部分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與會展業發達國家相差甚遠。這是影響中國會展業發展的壹大因素。除了歷史原因,國內至今沒有專門培養會展專業人才的地方也是相當重要的。和漢諾威、法蘭克福壹樣,國外會展公司的高層中,很多中國人都是從國內會展公司挖來的地。國外會展業發達國家的優勢在於先進的管理經驗、規範的服務標準和流程、先進的人才機制。因此,中國會展業應建立先進的人才機制,在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防止人才流失。

第三,入世後中國會展業的發展對策分析。

去年,中國於65438+2月11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入世後對中國會展業有什麽影響?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有關規定和中國政府公布的信息,會展業不在11服務貿易行業之列。從入世談判來看,我國政府並未對入世後的展覽業開放做出承諾,世貿組織成員也沒有提出這方面的要求。此外,根據外經貿部的有關規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外國投資者仍不能在中國註冊成立獨資展覽公司,但可以與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根據我國目前會展市場的實際情況,審批制是不能廢除的,所以我國實行會展審批管理制度還是有效的,這也符合WTO的規定,即保護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產業和新興產業。盡管有上述有利因素,但畢竟“狼”來了,壹定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海外跨國展覽機構紛紛搶灘中國市場,設立機構或成立合資公司,如德國的漢諾威、科隆、Egdo,意大利的米蘭國際展覽中心,已經在北京、上海設立了分支機構。中國會展業將面臨來自國外同行更直接、更激烈的沖擊。尚不成熟的中國會展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會展經濟將以更快的速度與國際接軌。在這種形勢下,中國會展業的發展既有新的機遇,也有更加嚴峻的挑戰。對此,筆者對中國會展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遵守規則,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入世後,政府下決心要遵守規則,轉變職能,退出對市場經濟運行的直接幹預和管理。政企不分的日子已經壹去不復返了,企業所能期待的服務和管理職能,如關系協調、信息傳遞、市場規範等,都將由行業協會來執行。因此,應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盡快建立全國性的會展業管理機構,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蓋全國的信息網絡;理順與海關、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關系,取消多軌價格體系,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展覽環境和競爭秩序,爭取在操作上盡快實現標準化,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此外,政府職能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市場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宏觀調控會市場化,對展會質量和會展公司資質進行動態評估認證,逐步從審批制過渡到標準制和註冊制。使會展行業能夠有“法”可依,“章”可循。據悉,目前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展覽業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壹些地方政府也在著手展覽業的立法工作。比如國內展覽業的第壹部地方性法規《上海市展覽條例》已經進入起草階段。主要內容是理順行政部門與海關、商檢、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法律關系,克服多頭管理的弊端,還將考慮展覽公司舉辦展覽的資質要求和法律程序。

(2)提高服務水平,加快人才培養。會展業屬於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它不同於第壹產業和第二產業,它是壹個營銷過程。關鍵是人才、客戶、服務,對資金的需求並不突出。提高服務水平,既要完善軟件服務,如設立相關服務商、法律咨詢機構、專業觀眾簽到系統等,也要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如設立郵局、必要的業務服務部門、交通專線等。中國入世後,將有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和展覽管理者進入中國,帶來國際會展業的先進經驗和理念。有了好的創意,就可以培養自己的會展人才,制定規則和制度,完善軟硬件服務。會展專業人才的短缺是制約會展業發展的瓶頸,加快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有關部門要適時組織舉辦會展專業人員培訓班和講座。這種培訓班和講座很重要,因為在高校學習的學生,從現在開始少則三年,多則四到五年都無法掌握專業理論,時間太長了,水解不了他們的渴。現在從事會展工作的人大多有實踐經驗但缺乏理論知識和先進現代的會展管理方法。如果他們能通過短期培訓,就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3)展會要產業化、品牌化。入世後,隨著我國服務貿易的開放,國外會展公司的大量進入加劇了我國會展市場的競爭,促使我國會展業面向市場,在競爭中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組建會展集團,實現資本擴張,提高企業組織規模,走上產業化道路。

會展業要加快會展經濟的發展,必須樹立品牌意識,找準會展的龍頭,充分發揮城市會展業的整體效應。如今,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壹種必然趨勢,會展業的發展也不例外。從長遠來看,發展本土會展經濟,必須面向國際市場,形成品牌。世界著名的會展城市都是這樣的:提到德國漢諾威,就知道這個城市有電信技術、機械設備工程方面的著名展會;說到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我們很快就會想到comdex。法國巴黎,素有“會展之都”之稱,以展覽時裝、化妝品聞名於世,時刻引領世界潮流;香港以其珠寶、皮草和玩具展覽而聞名。不難看出,壹個城市的會展業品牌與其自身的經濟和產業發展特點密切相關。要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必須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方向,打造會展業的城市品牌。建立品牌展會需要明確的定位。如果是有成功辦展經驗的公司,並且壹直在運作國內知名展會,就必須時刻關註國際市場的行業動態,積極與國外相關機構聯手,努力擴大展會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如果公司經營的展覽還處於國內區域優勢或者正在發展新的主題展覽公司,那麽妳首要的經營思路應該是努力擴大妳的展覽在中國的影響力,就像海爾在中國壹樣,做到在中國成功,在世界強大。

(4)可以利用互聯網在實體展覽和網上展覽交易之間實現互補。對於互聯網,人們普遍是喜大於憂。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會展業帶來了新的機遇,網上展覽成為會展業的新景象和新亮點。眾所周知,場館建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而在網上建立虛擬展館,舉辦虛擬展會,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大大提高展會的效益。我國展館建設缺口較大,在北京、上海、廣州等會展中心和城市擴建、新建展館是必要的,但在展館建設上脫離實際、盲目攀比是不明智的。中國的會展業可以借助互聯網贏得後發優勢。壹些信譽好、管理經驗豐富的小規模展廳或展廳公司,可以借助網上展會打開發展空間,聚集新的競爭力。因為互聯網具有無與倫比的滲透性和廣泛性,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即使在相當完善的互聯網時代,網上的展覽和交易也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的展覽和交易,只是更好地互補,優化配置,更加完善,因為每壹個都有不可替代的特點和作用。

(5)以“促”展,以“促”展。會議是報告、研討會、交流會、簡報和講座的總稱。會議是參展商擴大其產品和服務在當地市場影響力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會議可以吸引很多相應行業的專家、決策者、有影響力的人;會議可以是介紹產品性能、用途和用法;我們可以討論產、供、銷等環節,也可以在展會無法表達的特殊情況下,對展會進行補充。因為展覽的形式比較單壹,所以需要召開以豐富和補充展覽內容為直接目的的會議。展覽和會議是相輔相成的活動。只有這樣,展覽的多元化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六)積極引進外資,提高會展業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中國加入wto後,外資進入中國會展業將不可避免。在看到外資搶占了我國會展業市場份額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引進外資可以為我國會展業的設備改造和技術創新提供所需的資金,可以為會展業的經營和運作帶來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技術,從而在壹定程度上促進我國會展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在為我們服務的原則下,積極引進外資,盡快實現會展業的規範化發展。

(七)利用地方優勢。目前,世界各地的展覽會都是由國內貿易機構主辦的,不僅需要得到國外參展商的認可,還需要國內企業的積極參與。在這方面,國內會展公司比國外同行有明顯的優勢。但目前國內很多企業對展會重視不夠。因此,國內會展公司應利用本土優勢,讓國內企業認識到,會展作為企業間有效的商務平臺,具有其他營銷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通過參加展會宣傳產品、樹立品牌形象,將成為企業的壹項重要營銷活動。提高國內企業對會展功能的認識,加強展示能力,對我國會展經濟的健康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8)以團結求壹寸,多元發展。隨著中國會展業進入激烈競爭的時代,對於壹些剛剛起步或在會展業掙紮求生的會展公司來說,開發新的項目並不容易。為了生存,不妨考慮和國內外知名展會合作,做展會代理賺取傭金,同時向大公司學習壹些好的展會運營經驗。做展覽代理也需要註意壹些常識。比如與國外知名展會合作時,要考慮中國參展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是否有競爭力,國內企業出國參展後能否起到推廣作用;另壹方面,國內知名展會在尋找國外展商時,也要考慮這個行業在中國的競爭現狀,國外廠商是否急於搶占中國市場,或者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這些是決定該機構成敗的關鍵。

會展經濟其實是壹個大產業。試想壹下:世界各國為舉辦奧運會、足球錦標賽等體育賽事所付出的努力;其次,有文藝演出或大型音樂會的溫馨場景;在各種經濟和學術論壇或各種投資促進活動中也有媒體宣傳;全國各地都會有各種節日或其他大型公關活動和會議接待。以上其實都屬於會展經濟的範疇。所以建議壹些會展公司不要總是以商業展覽為主。只要妳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多考慮壹下它的經營範圍,會展業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縱觀國際會展業的整體情況,歐美發達國家在國際會展業的競爭中無疑占據絕對優勢,這與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絕對優勢是分不開的。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隨著全球經濟壹體化的進程,會展經濟的概念已經被大多數國家所重視。雖然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在會展業的絕對市場份額,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也吸引了具有前瞻性的會展業,使其成為未來幾年國際會展業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中國是世界上gdp增速最快、人口最多的國家之壹,但中國在國際會展業中的地位與中國還遠不匹配。所以,筆者堅信中國會展業發展空間巨大,只待人們去發掘,但希望國內會展公司在國外會展巨頭的沖擊下“與狼共舞”,在競爭中求發展,在挫折中吸取教訓。Wto不可怕,競爭更不可怕。可怕的只是壹種觀望的態度和短淺狹隘的眼光。只有調整心態,擺好架勢,著眼大局,從小事做起,wto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中國展覽公司的喜事,中國展覽公司也將因此與時俱進,在新的國際舞臺上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