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美國作家查爾斯·弗雷澤的小說《冷山》,也看了小說的電影版。《冷山》講述了美國內戰期間,壹個名叫因曼的南方聯盟士兵作為逃兵,回到家鄉與心上人艾達團聚的故事。2003年,同名電影《冷山》在美國上映,深受觀眾喜愛,並獲得奧斯卡獎。
欣賞壹部作品,比起閱讀,我更喜歡電影的形式。對我來說,視覺和聽覺的雙向刺激比閱讀和想象更令人印象深刻。
記得2017年,我看完敦刻爾克的時候,曾經發過壹條朋友圈:“真正的戰場,看不到血腥和浪漫。”
當然,我沒有經歷過戰爭。我個人對戰爭的認識大多來自於我從小接觸的電影或書籍。不得不承認,書本上或者銀幕上那些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曾經讓我對戰爭這個概念產生了壹些浪漫的幻想。我想很多熱衷於戰爭電影的人也是這樣,因為戰爭電影能給他們帶來極致的視覺刺激。
但這幾年我接觸了幾部與之前看過的戰爭題材不同的作品,比如《敦刻爾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巨人的隕落》、《冷山》,這些作品激起了我對戰爭的好奇心,開始讓我學會從另壹個更真實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戰爭。
我們小時候在長輩的指導下看戰爭片,看到的戰爭場面比較壯闊,受的教育主要是英雄主義。這是壹個非常宏大的概念。當我們沒有足夠的經驗時,面對這樣的宏大,往往很難產生* * *感。
《冷山》這部作品其實是有野心的。壹位網友在書評中這樣描述:“壹條純愛的主線貫穿始終,成為連接信仰、政治、戰爭、人性、生死等壹系列宏大命題的紐帶。”
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始終沒有向觀眾展示槍林彈雨的戰場,而是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戰爭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比如壹個士兵如何思念愛人,如何艱難生存,如何懼怕死亡;比如留守後方的婦女兒童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掙紮求生,如何頑強等待親人從戰場歸來...
諸如此類的細節描寫,很容易讓人沈浸其中,愛上它。記得有壹位書友曾經跟我說過,“壹部優秀的戰爭電影應該是倡導反戰的。”我覺得冷山就是這種情況。透過那些卑微而真實的面孔,我真切地看到了戰爭給每個階級、每個群體、每個人帶來的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傷害。只有當這些痛苦的細節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才能深切體會到“古有多少人打仗”的悲涼與悲涼。
去年看了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部電影講述了德克薩斯州士兵比利·林恩(Billy Lynn)的故事,他在加入美國步兵後被派往伊拉克戰場。在壹次交火中,他和戰友都活了下來。壹個偶然的機會,他在伊拉克戰爭中成為民族英雄,和戰友壹起被召回美國。林恩和其他人被授予英雄稱號。然而,面對人們對戰爭的好奇和不解,林恩的內心充滿了沮喪和掙紮。
有壹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記者好奇地問林恩,與敵人近身搏鬥是什麽感覺?
顯然,人民認為這場妳死我活的鬥爭是壹個軍人難得的機會和特權。林恩說,“我覺得我生命中最糟糕的壹天受到了表彰...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壹名士兵,我真的只是想活下來,只是為了活得沒有胳膊和腿。”
這讓我想起了許鞍華導演曾經說過的壹句話:“當妳在戰鬥的時候,妳並沒有感到愛國,妳只是想躲開子彈。”或許,任何浪漫的戰爭假設,對於那些死在戰場上,又從戰場上活下來的人,都是不公平的。
當今時代,我們倡導的價值觀是愛與尊重,尊重每壹個個體,尊重每壹個生命。而戰爭只是壹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地方,戰場上的每壹個個體甚至都無法死得光明正大,死得體面。
而我想,對於他們,我們能做到的尊重,不是急於用“精神”和“主義”來定義他們,而是努力去凝視和傾聽他們最真實的告白...
第壹次看《冷山》的時候,扉頁是《人間冷山路》,冷山路不通。在炮火轟鳴、變幻莫測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艱難跋涉,各奔東西。比壹般的戰爭書籍更有趣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查爾斯·弗雷澤與妻女隱居深山七年,觀察四季的變化和晝夜的更替,仰望星空,走遍山徑,精雕細刻筆墨,然後純凈自然地展現田園油畫《冷山》。潮濕的河岸,茂密的草地,小徑斜斜的山核桃樹,牛群和晚霞,黑褐色的毛毛蟲,蛞蝓和青蛙,都仿佛聽到了風聲,聞到了風中泥土和青草混合的味道,這讓人們想起了梭羅,他也在隱居中寫下了《瓦爾登湖》。融入文字的自然力都是類似的。然而,這樣的書是關於戰爭和愛情的。前不久看了壹部戰爭片《我們的父親》,“戰爭會展現我們最壞的壹面。”Firedhelm在戰前就預測到了這壹點。事實是,戰爭壹直在撕裂和摧毀每個人。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出戰爭對人的完整性的破壞。人們心中的廟宇在戰爭的轟鳴聲中壹座座倒塌,最後化為廢墟。故事中,戰爭壹觸即發,因曼北上戰場,阿達孤身壹人,甚至來不及交織和發酵感情,就匆匆道別。愛就像壹把火炬,讓漫漫長夜裏能有壹絲光亮。他們的目光在壹個遙遠而未知的地方偷偷相遇,他們努力向前。在嘗到年輕時最渴望的愛情和甜蜜之前,因曼身上沾滿了對手或朋友的鮮血,腦海裏滿是同伴們血腥而痛苦的面孔。他仍然渴望美麗,但他的心已經麻木了。回頭壹看,真是不堪回首。認識阿達的漫長歲月,成了他不斷接近和渴望錢山視野的唯壹紐帶。此時此刻,冷山中的阿達也在與大自然互動。星月邀,簡單純粹,寄托在樹鳥身上,減輕壹切痛苦。父親去世了,因曼上了戰場,千裏之外的她壹無所有,從養尊處優到獨立生活,告訴自己,“過了這麽久,我知道我必須學會自己生存。”那些穿越時間等待的感受,那些被感知捕捉到的信件,很像她在耳邊的呢喃,那麽親切,那麽真誠,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毫不猶豫地架起了彼此的心橋。他們在逐漸接近,向上尋求,橋成了他們不斷探索自我的階梯。他們看到的星星和天空越多。“親愛的安達:很難知道我們什麽時候再見面。這幾天沒聽說怎麽過,妳也成了女強人,但是聚在壹起愛妳太短暫了。祝妳在天堂壹切順利。”——因曼,愛妳的人,即使這段感情不是真的近在咫尺,即使歷史長河中壹個生命的死亡是渺小的,它依然來自這個世界。它曾經到達雲端,散發出微妙的光芒,溫暖著孤獨的人。
第壹次讀《冷山》,也是第壹次讀以美國內戰為背景的小說。沒想到這本書對我的觸動比我預想的要大壹點,而且這種觸動不是由戰火紛飛的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帶給我的,而是由因曼在小說第壹章裏講給壹個賣堅果的瞎子聽的壹個戰爭場景,讓我的心“咯噔”壹下猝不及防。
這是壹場巨大的戰鬥。因曼的軍隊在戰場上先於北軍占據了有利的位置,取得了“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的極佳效果。面對易守難攻的敵軍陣地,北軍浩浩蕩蕩的隊伍壹個接壹個地沖鋒,結果可想而知:北軍傷亡慘重,戰場上血流成河,到處都是斷肢斷臂,還有壹個接壹個傷員淒厲的哭喊聲。
因為因曼的軍隊裝備不如北方軍隊,戰爭壹勝利,壹些人就把死傷的北方士兵的靴子和武器剝了下來。有的人看到敵人已經被打敗了還不服氣,就把還活著的傷員綁在壹起,用斧子壹個個砍下腦袋。戰爭的殘酷被作者描述得真實而令人震驚。
開篇從主人公的角度把小說的背景解釋清楚,也為後續的情節發展奠定了基礎。正是因為見過戰場上血肉橫飛、哀鴻遍野的絕望場面,因曼才選擇當“逃兵”。是的,他是戰場上的逃兵,但他不是生活的逃兵。相反,他為了生活的希望,投奔了“生活”。這樣的生活沒有硝煙,沒有殺戮,沒有絕望。
我想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意圖還包括鼓勵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振作起來,用激情迎接挑戰,用熱情擁抱生活!至少,我從這本書裏感受到了這種力量。當然,個人認為《冷山》是壹部值得壹讀再讀的佳作,我會抽時間再看壹遍。它的魅力和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