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2019長沙雨花區擴552班,新增25170個學位。

2019長沙雨花區擴552班,新增25170個學位。

星辰在線05月18(長沙晚報記者夏越通訊員何冰生)什麽是城市夢?無非是通過最艱苦的奮鬥,獲得最好的發展,享受最好的資源。對於雨花區的城市居民來說,均衡的高水平教育和家裏的好學校,無疑是幸福感最強的核心。

在雨花區,每壹所好學校的成長都有著相同的規律:大量資金投入改造硬件,優秀勤奮的教師,和諧濃郁的教研氛圍,開闊的教育視野;

整個區域的發展規模也是如此:及時調整布局,加大薄弱學校投入,補齊短板縮小差距,以名校為龍頭,實施“名校+新校”、“名校+薄弱校”等多種辦學模式,在最短時間內引領新校、薄弱校整體提升,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從這個意義上說,雨花區教育強勢崛起的軌跡,可以成為區域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的典範。

教育依賴於協同作用

構建雨花區大教育格局

對於雨花區委區政府來說,優先安排教育經費,堅持不懈地推動教育事業的擴大,通過大規劃推動宏偉藍圖的實現,通過大投入加快發展,壹直是工作的重點。

壹個地區的教育發展從來都不是單壹職能部門的事。雨花區堅持以“教育定期討論、聯合辦學、績效評價和表彰獎勵”四項制度為主體的教育工作體系,初步構建了政府負責、部門配合、社會支持、群眾認可的教育發展工作格局。

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委會定期進行教育專題研究,及時解決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縣級領導和區級部門分別聯系本地區所有中小學,實實在在地幫了學校,為學校排憂解難,促進了各級學校加快發展;完善教育績效考核體系,強化街道和部門推進教育的責任,推動教育落實。

如東井、侯家塘街道分別投入578萬元、6543.8+0.02萬元支持學校建設發展;東山街道設立“東山教書育人獎”,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獎勵優秀教師,並為學校配車;砂子塘街道在全省率先制定砂子塘片區教育發展規劃,確立“教育強街”發展目標,著力構建“大教育”體系;力拓、高橋街道全力支持學校征地拆遷。

對教育的大量投資。

推動教育薄弱學校快速完成改造。

三年來,雨花區投入建設資金654.38+0.25億元,高質量完成紅星第二小學、砂子塘基連小學、長沙壹中雨花新華都學校等10所中小學建設,新增教育用地298畝,新增班級372個,新增學位17190個。新建的10學校,標準高、體量大、配套齊全,創造了雨花最好的校園建設,其中200多平方米的風雨操場、食堂、多媒體報告廳、塑膠運動場成為標配,部分學校還建有地下車庫。

雨花區重點項目再次向教育重點傾斜,共布局教育建設項目20個,其中新建項目9個,擴建項目8個,配置項目3個,總投資654.38+0.39億元。預計擴大552個班,新增251.70個學位。

……

這組枯燥的數字引起了極大的關註,因為數字的背後,是雨花區每壹個孩子的受益。這意味著,無論妳在雨花區的哪個地方,最讓家長頭疼的“讀書難”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薄弱學校物理改造使用的資金也是巨大的,投資3億元完成校園安全整改;投資近500萬元,對金源小學等10多所學校進行食堂布局改造和設備購置。投資近654.38+00萬元,為654.38+04所學校鋪設塑膠運動場5萬多平方米。

從現在起,計劃用3至5年時間,投資1億元,將全區所有中小學建設成為環境優美、文化濃郁、特色鮮明的美麗校園...

用雨花區教育工作者的話來說,現在不值得停下來贊嘆美景,因為雨花教育未來有無限驚艷的可能。

跟上城市擴張的步伐

重復從“郊區小學”到“市區名校”的路徑

位於長沙東南部的雨花區的發展,是長沙城市擴張最直觀的體現。過去,清塘有許多建築,但現在有許多高樓。幾十年前的沙子塘小學,壹個只有兩間紅磚房和壹個小沙場的郊區小學,如今已經是壹個擁有8個分校和1所幼兒園的教育集團。楓樹山小學已發展成為“壹校五址”,成為長沙市小學教育的壹張名片。

這就是教育資源均衡快速發展的“裕華模式”:壹方面以名牌吸引全國各地的優質教師,充實集團名師力量;另壹方面,積極發揮總部和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豐富完善教師間的聯合備課和教學研討活動,促進子校教師快速成長的同時,積極鼓勵教師擴大專業自主權,構建團隊合作模式,提升教學品位,教師整體專業素質快速提升,使名校集團成為名師“孵化器”。

名校帶動的學校成為新的名校,成為引領區域均衡的骨幹學校和領頭羊。育新小學、德新苑小學、雨花亭小學、桔園小學、和平小學、王家沖小學、五壹小學成為育華教育新品牌;像砂子塘宇泰小學壹樣,它也是建在城市的邊緣。經過幾年的發展,周圍的校園已經成為壹個熱鬧的城市。學校青年骨幹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區域名校,承擔與新加入的跳馬學區薄弱學校壹對壹幫扶的任務。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這樣的成長故事在雨花區不斷上演。

d多渠道塑造教師隊伍

讓每壹所育華學校都成為“牛”

好學校首先要有好老師。好老師是怎樣煉成的?這得益於區委區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尤其是教師隊伍的多渠道建設,讓好老師支撐好學校,讓雨花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在家“好好讀書”。

近年來,雨花區不斷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不斷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年齡、學歷、崗位結構不斷優化。目前,雨花區共有區級名師工作室7個,名師團隊成員39人,學生207人。通過教與學、課題討論、異質班、課題研究等方式完成了對學生的專業培養,激活了青年教師的教研熱情,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引領作用。去年,87名市級骨幹教師和398名區級骨幹教師參加了微課比賽,率先邁出了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學科與技術深度融合的第壹步。

雨花區打造了“校長書記示範工程”、“名師孵化工程”、“骨幹教師引領工程”、“新教師三年培訓工程”、“合同制教師半小時培訓工程”等五大工程。校長、書記走上講臺,骨幹教師進行輔導,新教師、合同制教師趕上學習,形成教師梯次發展成長、提升全區教師專業素質的全覆蓋系統工程。

壹個好老師的成長需要榜樣的帶、學、圍。如何跨越式提升薄弱學校的師資力量?雨花區出臺《雨花區中青年教師城鄉交流實施意見》,實行城區學校教師支援薄弱學校工作制度,逐步將支援期限由壹年調整為兩年,共有239人交流。為了讓每壹位雨花教育的新人走好第壹步,雨花區制定了《雨花區新入職教師三年培訓工程工作要求》和《雨花區中小學新入職教師重點建設與精品培訓手冊》,為每年的新畢業生量身定制“壹年開好頭,兩年穩進,三年站穩”的“三年培訓計劃”。目前雨花區有壹定數量的合同制教師。根據這壹實際情況,“合同制教師半小時培訓工程”實施方案確定了“半小時培訓”就近原則,全區教師每年人均1次培訓機會。

e級與國際同步

將信息化校園建設成為全國標桿

長沙信息化進校園的歷史,似乎就是雨花區信息化校園建設的編年史。

2000年,楓樹山小學開始使用“電腦+電視”(俗稱“班班通”)輔助教學,這在全省尚屬首例。

2007年,桂晶路小學成為我省第壹所配備電子白板的學校。

2013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橋小學第壹節課是學校請專家教老師使用電子雙白板。作為全省第壹所中小學現代教育示範學校,省電化教育館於2013年投資80余萬元,為學校24個班級配備了電子雙白板,更換了學校使用4年的電子單白板。這標誌著湖南教育信息化又壹個* * * * * *-電子雙白板時代的到來。

時至今日,在雨花區的教室裏,信息化已經不是新聞,而是標配。

從幻燈片到“班班通”,從投影儀到電子白板,從數字課件到“雲”教室,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長沙市雨花區的電子化教學手段不斷翻新,成為我省乃至全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領跑者。

“在傳統課堂中,老師是課堂的中心,老師的講述是學生理解課本、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途徑,甚至是唯壹的途徑。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電子教學的應用,使這種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雨花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於表示,信息化對教育的影響是深刻的,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特別是隨著互聯網和雲計算的使用,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變得多樣化,師生關系變得越來越平等。”

為了適應新的理念,雨花區的學校進行了課堂改革。以前學校壹般要求老師在45分鐘的課上,說話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現在很多課要求不超過20分鐘,有的課不超過10分鐘。稻田中學新教室和桂晶路小學電子書包教室為每個孩子配備壹臺電腦或電子書包,師生實現100%互動。

相關鏈接

育華教育

雨花區,位於長沙市東南部,轄12個街道,1個鎮,1個省級工業園區(雨花經濟開發區),總面積304.9平方公裏,總人口1.2萬。現有公辦中小學61所,教職工4447人,其中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4所,職業中專1所(移交手續正在辦理中),九年義務教育學校1所,完全小學52所。全區有民辦學歷教育學校3所,培訓學校66所,註冊幼兒園144所,在園幼兒21000余人。

全區共有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79所,占幼兒園總數的55%,學前三年入園率95%。被評為首批“湖南省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先進縣區”;全區三所高中均成功創建市級示範高中。

2013以來,先後獲得“湖南省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區”、“湖南省文明單位”、“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示範區”、“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等榮譽。

相關新聞

農民工子女

童淵優質教育資源的“閱讀夢”

長沙晚報訊(記者夏越通訊員何炳生)每年有5000名新生入學。如何保證每壹個孩子公平地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不僅是對雨花區教育工作者能力的挑戰,也是對壹個個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良心的拷問。

秋季,全區公辦中小學在校生75751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9178人,占總人數的38.52%。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約占義務教育階段總人數的30.48%,是長沙市基礎教育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最集中的地區。雨花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余介紹,要把教育惠民放在首位,成立學生資助管理辦公室,通過“免、補、助”等渠道,為學生撐起壹片健康成長的天空。農民工子女入學不設“門檻”,預留了足夠的“座位”,妥善緩解了每年新增5000名新生入學的巨大壓力,充分保障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利。農民工子女和居民子女享受同樣的免費政策,同樣的分班原則,同樣的教育資源,同樣的評價標準,同樣的升學標準,實現了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讀書夢”。

目前,雨花區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壹費制”,完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制度,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全區沒有壹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貧困而失學。秋季,全區100%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100%。該區編輯出版的校本教材《壹起在藍天下》成為全國首部農民工子女教育專用教材。

高水平教育均衡,家裏有好學校,讓更多雨花區普通家庭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長沙晚報通訊員李靜攝

雨花區砂子塘宇泰小學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長沙晚報通訊員李靜攝

雨花區長塘裏小學足球隊的孩子們放學後有足球訓練。長沙晚報記者宸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