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學校加強集體備課的意義是什麽?

學校加強集體備課的意義是什麽?

1,集體備課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效益最大化是集體備課的價值取向和目的。進入新課程,面對新教材,筆者認為教師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學習,已經掌握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缺乏的是將新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操作能力和機智。集體備課只是為教師提供了壹個合作、討論、練習的途徑。通過參與者的思想碰撞、集體智慧的分享、精華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拓展教學方法和思路,進壹步總結、提升和再造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情境,更好地體現學生的教學個性,不斷提高備課水平,優化教學行為,從而提高教育水平。越是地處師資力量薄弱、資源匱乏的欠發達地區的學校,集體備課的效果越明顯。

2.集體備課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集體備課是壹種校本教研活動。長期堅持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的教學認知和行為向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轉變,不斷更新和優化自己的教學工作。教師質量體驗、專業研究、合作討論、教學方法改進和自我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校本教研離不開大家的智慧,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集體合作。因此,集體備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3.集體備課可以共享和積累課程資源。

妳有主意,我也有主意。如果我們交流,我們可以產生無盡的思想和智慧。

每個老師在備課之前,往往會根據課程標準做壹些前期準備,收集壹些相關的教學資源,比如典型案例、課堂設計、課件、教具等。集體備課為教師提供了展示和交流這些資源的平臺。通過廣泛的交流和分享,參與者可以利用彼此的需求,有選擇地處理資源信息,將有用的課程資源總結和豐富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集體備課不僅實現了資源。

4、集體備課可以發揚團隊合作精神。

團隊合作和協作是集體備課的兩個主要組織特征,往往以備課組的形式呈現。那麽,集體備課的成敗取決於備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關系和合作精神。壹些專家總結了教師相互合作的七大好處:“心理支持、產生新想法、展示合作、汲取力量、減少工作量、增強動力、支持變革。”由此可見,只要組織好集體備課,發揮好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不僅課堂教學可以得到改善,教師也可以在集體備課的參與、分享和吸收中不斷完善自己,更加團結,進壹步團結團隊。

5.集體備課可以加強學校的教研氛圍。

學校的教研工作離不開課堂教學的研究。集體備課實際上是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解決的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實際、最有效的問題。在集體備課中,壹些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通過集體智慧的交流而結晶出來,可以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集體備課將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不斷豐富和積累教學實踐經驗。同時,在集體參與備課的行動研究與反思中,潛移默化地強化了學校教育的科研氛圍。

在新課程不斷深入的今天,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應用。

1.精心組織,搭建教師專業發展平臺。

集體備課之所以往往流於形式,是因為組織薄弱,校長和教育行政人員對集體備課的認識和重視不夠。其實每個老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都有壹些感悟、經驗和教訓。他們渴望有人組織,帶領大家壹起交流,壹起反思。新時期,校長要勇於承擔引領教師成長、幫助教師發展的歷史責任,正確認識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和意義,精心組織教師有計劃地積極參與,確保集體備課的時間、地點和內容充足。校長要從這樣壹個高度來理解,精心組織集體備課,是為了給教師搭建壹個共同學習、交流、發展的平臺,是為了幫助教師的專業成長。

2、根據課程標準,做好集體備課的準備工作。

首先,集體備課要有組織者。這個組織者或者教研員也可以是備課的主導者。集體備課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備課的計劃、內容和範圍,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梳理教學目標、難點和重點,擬定備課要討論的重點提綱。參與備課的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和瀏覽教材,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初步準備,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梳理自己的困惑和反思。只有組織者和參與者在思想和內容上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集體備課才能有效、順利地進行。

3.充分交流,營造集體備課的良好氛圍。

加強溝通,充分發表意見是集體備課的關鍵環節。集體備課既需要主講人,也需要大家集思廣益。組織者不能以權威的意見說了算,而要為集體備課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交流氛圍,組織引導大家暢所欲言,及時把握討論的話題,重點討論和交流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部分,教師個人備課的困惑,教學實踐的反思等。,而壹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失敗的經驗教訓,只要可以借鑒,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和智慧。成功的集體備課是通過個人的初步理解和集體智慧的充分對話,產生思想和智慧的火花,達到相互分享、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集體備課的過程,是大家奉獻教育智慧,共同努力改進和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因此,筆者認為集體備課必須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重點做好以下幾件實事:壹是要明確壹個目標,明確教學目標,從整體到局部,即小班標準要服從大班標準,不同的單元目標要以相應的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單元目標和學生實際確定班級目標;二是提出壹些問題,這是壹個從具體到概括的過程,即問題要具體實用,比如創設什麽樣的情境來引入新課,如何設計壹個教學環節,如何優化課堂練習等。問題越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就越概括;三是研究壹些策略,在廣泛討論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形成* * *觀點,總結最佳教學策略,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第四,分享壹些資源。集體備課中老師的壹個想法,壹次經歷,壹堂課,壹個案例,壹個設計,都是大家分享的備課資源。如果有選擇地充實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他們的課堂教學是可以提高的。

5、豐富提高,分享集體備課成果。

壹個有效的集體備課過程應該由三個環節組成:備課前的概念準備、備課中的深入討論和備課後的豐富完善。備課前的準備是為了有的放矢,備課中的討論交流是為了達成* * *願景,備課後的充實完善是集體備課的目的。備課後的完善階段是集體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分享集體教育智慧,汲取營養,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再創造、再升級的過程。大部分的集體備課只是做壹些筆記,完成壹個教研任務。往往在熱烈討論的高潮過後,老師們依然我行我素,忽略了完美的階段。導致集體備課的效果大打折扣。集體備課的豐富和完善還應包括教師對其教學過程的二次設計和課後對教學行為的糾正和反思。筆者認為備課後的充實和提高越具體,越能實現自我提升,集體備課才能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五、集體備課和“五課”活動

“五課”活動:設計壹節課,講好壹節課,做好壹節課,反思壹節課,評價壹節課的教研活動。它是新時期校本教研的最佳切入點,是課堂教研的有效手段之壹。“五課”既是壹種教學管理形式,也是壹種教師培訓活動。它不是“備課”、“說課”、“聽課”、“思課”、“評課”的簡單相加,而是圍繞壹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而提出的研究課題。教師在“備課、發言、聽課、思考、評課”的全過程中是主動的。“五課”活動不是轟轟烈烈的舞臺運動或形式讓大家通過,而是貫穿教師工作和生活的常規校本培訓方式。

雖然“五課”是壹個有機整體,但不難看出,設計或備課是“五課”活動的基礎和保證。沒有“備課”,“講、聽、想、評”的討論環節是什麽?因此,重新認識集體備課,可以有效地組織和開展“五課”活動。如果說“五課”活動是校本培訓的方式和手段,那麽集體備課就是開展“五課”活動最有效的組織形式。雖然集體備課的過程重在“備”,但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性和討論性決定了集體備課也貫穿於“講”、“課”、“課思”、“課評”之中。毫無疑問,“五課”活動包括集體備課,而集體備課是實現“五課”活動的有效途徑和媒介。

無論是集體備課,還是“五課”活動,都具有* * *:合作探究、參與反思、同伴互助,共同* * *成長的特點。教師的發展需要自我覺醒和自我完善,必須積極參與行動研究和校本培訓活動,學習“五課”活動,集體備課。只有這樣,教師的專業發展才能真正實現,才能與新課程壹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