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只普通的小狗如何成為壹只合格的導盲犬?訓練導盲犬的第壹步:選擇經過訓練的幼犬。在動物實驗中心,受過導盲訓練的狗分屬於兩個犬種——金毛和拉布拉多。根據達蒙的說法,“這兩只狗體型適中,容易拉;性格溫和平和,不容易受外界刺激影響,也不會隨便離開主人。”導盲犬出生兩個月後,會被送到誌願者家中寄養,目的是讓它們逐漸熟悉人們的生活環境。導盲犬到1歲時,性格穩定,接受能力和應對能力最好。訓練師會帶他們回去訓練,大概需要半年時間。首先要訓練小狗自由完成所有的基本功。訓練對障礙物的反應,其實就是讓小狗形成條件反射。比如為了訓練導盲犬迎樓梯,訓練員會把小狗帶到樓梯上,用手拍打樓梯或其他東西,讓小狗停下來,靠在訓練員身上。就是這樣壹遍壹遍的方式,讓小狗形成習慣,看到樓梯自動停下來,俯身擋住人體,直到成功率達到99%。最後,導盲犬要和未來的主人壹起訓練,主人要學會如何和導盲犬壹起工作,如何指揮,如何餵食等等。小狗要了解新主人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如果雙方配合默契,導盲犬將被盲人帶回家,正式開始“上崗工作”。壹只導盲犬通常工作8年。退休後,有些導盲犬會永遠和主人生活在壹起,有些則會被送回訓練中心。“導盲犬必須依靠盲道為盲人指路,而我國的盲道建設還不夠。”達蒙說。“我註意到大連的壹些盲道,有的盲道鋪好了就會消失,或者停下來,在盲道上立個牌子,擺個水果攤……”尤亮也認為,即使有了導盲犬,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因為無論是導盲犬還是寵物犬,都是禁止出入餐廳、酒店、公交車等公共場所的。在國外壹些地方,導盲犬是受立法保護的,而寵物犬是受限制的。”
合格的導盲犬是經過長期艱苦訓練的。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建立了第壹所導盲犬學校。學校訓練的導盲犬被用來幫助盲人和殘疾退伍軍人出行。美國第壹家導盲犬培訓中心於1929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成立。導盲犬於1938年首次引入日本,第壹只導盲犬於1947年引入。日本導盲犬協會成立於1967。臺灣省於1993成立第壹家導盲犬訓練中心。
第壹,習慣與人類相處的模式。寄養家庭必須嚴格禁止幼犬吃人類的食物,在家具(尤其是沙發)和人類的床上跳躍,遵守基本的指令(如坐下、趴下、等待……)。
第二,社會化培訓。在社會化的黃金時代,小狗被寄養家庭帶到各種公共場所,習慣各種環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經為以後服務視障人士的便利做好了充分的適應和準備。
從壹歲到兩歲,導盲犬脫離寄養家庭,回到訓練中心,由專業的導盲犬訓練員進行訓練。導盲犬學校的條件很好,訓練也很嚴格。
首先要加強服從,通過食物和語言鼓勵,幫助導盲犬復習在家裏學過的命令,比如“坐下”、“趴下”、“來”。
服從訓練後,教練會給導盲犬套上導鞍,在跑步機上訓練,直到導盲犬能自覺走直線。
然後去真街練習,教導盲犬學習關於帶路的新口令。在此期間,導盲犬要學會識別交通狀況,決定何時安全過馬路。這些事情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狗來說,卻要反反復復,反反復復。
壹般導盲犬在訓練中心壹年到壹年半就可以畢業,找到合適的匹配主人後平均八到十二歲退休。導盲犬退休後,可以被合適的收養家庭收養,會是壹只快樂的寵物狗,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