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聞壹多先生
聞壹多(1899 165438+10月24日-1946 7月15),原名聞嘉華,又名多多、壹朵、尤山。中國是近代偉大的愛國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的早期領導人,中國* * *產黨的親密朋友,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光緒二十五年(1899 165438+10月24日)10月22日,出生於湖北省蘄水縣下巴河鎮文家鋪(今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壹個書香門第。
1912考入北京清華大學,喜歡讀中國的古詩、詩詞、史書、筆記。1916開始在《清華周報》上發表壹系列讀書筆記,統稱為《二月魯·》。同時寫舊體詩。1919五四時期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生會會議(上海)。
1920年4月,發表第壹篇白話《行者的學生》。同年9月,第壹首新詩《約旦河西岸》發表。
1921年11年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格律研究》,開始系統研究格律新詩理論。
1922年7月赴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評》,代表了聞壹多早期的新詩觀。
第壹本詩集《紅燭》出版於1923,將反帝愛國的主題與唯美主義的形式結合在壹起。
1925年5月回國後,先後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更名為中央大學,1949更名為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國立山東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學院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語系主任。
第二本詩集《死水》出版於1928,在頹廢中表現出深沈的愛國激情。從那以後,他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對《易經》、《詩經》、《莊子》、《楚辭》四部古籍進行整理研究,然後編成《古典新義》,郭沫若稱之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37抗戰初期,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八年抗戰期間,他蓄起了胡子,發誓不到抗戰勝利絕不剃掉,表達了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期間,特別是1943之後,聞壹多在中國* * *產黨的影響和領導下,積極投身於反對國民黨政權專政、爭取人民民主的鬥爭洪流中。65438年至0944年參加西南文化研究會,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此後,他以民主學教授和NLD雲南分會領導人的身份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成為廣大革命青年衷心愛戴和尊敬的良師益友。
在“壹二·壹”學生愛國運動中,聞壹多[1]最終站在了愛國學生壹邊,引導和鼓勵他們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為“壹二·壹”運動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聞壹多(1945)曾任中國民主同盟會員、雲南省省長、《昆明民主周刊》社長。1946年7月5日,他在紀念李公樸先生的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的演說》,當天下午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朱自清曾寫詩贊美聞壹多:
妳是照亮深淵的火焰;教導年輕人,在失望中抓住自己。妳是壹團火,照亮了古代;歌舞和比賽如虎添翼。妳是照亮魔鬼的火;燒傷了自己!余燼中有新中國!聞壹多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氣質。愛國主義貫穿了他所有的詩歌,成為他詩歌創作的基調。早在清華讀書的時候,他就成功地用中國傳統的詩歌題材和意象詞匯唱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愛情。他在美國期間創作的《太陽頌》、《洗衣歌》、《孤雁》、《憶菊》等名作,表現了他對帝國主義“文明”的蔑視和對祖國的向往。如《祈禱》、《愛國》、《壹個字》、《我來自中國》、《七子之歌》等詩歌。在回國初期,詩人以熾熱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和諧的旋律表現了民族自豪感。與以往作品相比,“死水”時期的詩歌題材更廣,思想更深刻,與中國社會現實的聯系也更進壹步。《春天》、《荒村》等詩,充滿了對軍閥混戰中深陷災難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吊唁——紀念3月18日天安門廣場慘案》和《欺淩》等詩直接指向北洋軍閥的暴行。在《發現》這首詩中,詩人面對軍閥混戰、外國列強入侵、山河破碎、人民貧困的現實,感到困惑和不安。他“問青天,逼四面風”,但“不能總打聽消息”。聞壹多的這些詩歌繼承了屈原和杜甫創作中的愛國主義傳統,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社會批判性。
《七子之歌》是聞壹多先生於1925年3月留美期間所作的壹組詩,共七首。他們是澳門,香港,臺灣省,阿哈瓦,廣州灣,九龍和旅順,大連。其中《澳門》、《香港》、《臺灣省》入選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材第二冊。
聞壹多的詩歌是他藝術理念的實踐。他的詩大多像油畫,色彩很重。他不僅喜歡用強烈的筆觸描繪形象,而且還渲染氣氛。他特別善於在大膽的想象和新穎的比喻中變換不同的情感色彩,再加上音節和諧、井井有條的詩句,使他的詩歌成為壹件完整的藝術品,但有時也因為刻意雕琢,失去了質樸自然之美的光彩。聞壹多的詩開創了格律詩的新流派,影響了後來的許多詩人。
著有《岑家洲年譜考》、《匡齋詩》、《天籟詩》、《新臺詩》、《洪子》、《高唐神女傳說解析》、《離騷解讀》、《敦煌舊鈔楚辭後記》、《詩經新義》、《朱解讀》等。,並出版《聞壹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