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關元穴CV4【跟邵傑學經絡】。

關元穴CV4【跟邵傑學經絡】。

四大養生穴之壹的關元穴非常重要。任脈的經絡有24個穴位:會陰部、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角、神闕、水奇、夏灣、監利、中脘、上灣、巨闕、燕尾、心房、鐘山、玉。

關,是封閉西藏的意思。也是樞機開闔的關鍵。元,氣之始也指元氣。這個點位於肚臍下3英寸,正好在腹部。它是人體的氣和元氣發生的地方,是呼吸的門戶,是全身臟腑經絡的根,是人的根,是下焦、陰、元、陽出入的地方。男人占有精氣,女人掌管月子的事務,自己照顧孩子休息,是陰陽和諧的門戶。《醫經精要》上說“袁茵與元陽交流之地”,故名關元。“關”和“元”具有重要的隱喻意義。

在彎骨與肚臍眼(神闕)的連線上,目測等分五段,彎骨上兩段為關元。這是選擇點的最準確的方法。

1,小腸養穴;

2.祖三陰與仁脈的交點。

1,《扁鵲心書》記載了這樣壹個秋灸關元的神奇故事:

在宋高宗紹興年間,劉武軍中有個叫王超的士兵,後來成了江湖上的小偷。壹位專家授予他長生不老的技能。1990年到1990年他依然精力充沛,皮膚豐滿,身輕如燕,每天統治十個女人。

壹天,他被抓住了。在詢問砍頭的事之前,砍頭官問他:“妳有神奇的巫術嗎?”王超說:“其實也沒什麽,火力夠用就行。每年夏秋之交,我都會灸關元穴壹千年。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天都不餓了。它總是像我肚臍下的火壹樣溫暖。”

監工大吃壹驚,認為他還不到半歲,年紀大了,腎精不足,自愧不如。“那妳知道,妳為什麽不早說?”“先生,我不知道您有這個需求!”

2、疼痛分為冷痛和熱痛,痛經基本都是因為冷,艾灸最合適,艾灸幾次,腳熱了就把血塊去掉了。為什麽腳壹燙就除病?熱受肺的影響。熱下去,余熱到手掌,小腸的熱到腳,於是熱氣下去,沈到了腳。西醫說心臟控制全身的血液循環。但中醫認為,心臟其實只有壹半,心管動脈,小腸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就是靠小腸。沒有小腸的熱,沒有小腸的火,就沒有辦法到達腳。所以血液系統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管子裏的心臟,小腸在從四肢流回來的管子裏。

3.人的身體變化和天氣壹樣。這條河冬天會結冰。如果妳的腳凍住了,說明妳的腳血管凍得像冬天的河流。如果妳的腳是冰,這意味著妳壹天24小時都在制造血凝塊。西醫沒有寒熱的概念。吃西藥會不斷產生血栓,比較溫和的是阿司匹林,使血液變稀。十年二十年後,血塊到達心臟,就會引發心臟病。所以血管會破裂,很明顯裏面有寒氣。我們用針來消除血管堵塞,用艾灸來消除內寒。在官園上什麽都可以做。

4、心臟病,臨床急救在關元以上。心律不齊,動脈血管堵塞,心臟快停了。當針下去的時候,心臟砰的壹聲跳了起來。當妳感覺到脈搏時,它會上升。

5、女方想懷孕生子,艾灸關元。男人精子太細,也是艾灸。

6、臍下血,女性居多。子宮裏有血塊,或者腹部有血塊,月經不暢,肯定是皮膚上有錯釘。指甲錯在哪裏?小腿膝蓋以下,皮膚會像蛇皮壹樣。壹開始會有東西掉下來,掉下來的是白灰。壹般有瘀血在裏面,瘀血壹般在左腹部。

關元穴主要用於泌尿、生殖、胃腸疾病,如臍腹絞痛、脘腹脹滿、小腹脹滿、小便赤赤、遺尿、閉經、水腫、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白帶赤白帶下、陰道僵硬、瘙癢、胎衣不下等。

針:

直刺0.5 ~ 2寸,局部酸脹,可放射至外生殖器及會陰。

對於尿失禁患者,排尿後應進行針刺,防止膀胱損傷。

在註射前排空尿液。

孕婦慎用。

艾灸:

如藥灸、間接灸,或溫灸至局部溫暖舒適,艾條灸累計100多強,疤痕灸可用於健身保健。

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身體受傷,出血過多,風寒中等。如果摔了,四肢懶,不收,叫身懶。從小腹和肚臍取三友。三友,陽明太陰也,肚臍下三寸關元也。

針灸經典A、B:海豚運行寒氣入小腹,有嘔吐之感,血溺於傷,尿數,後臍疼痛引陰,腹部急聚,而後不止。關元說了算。石水,疼痛導致脅肋脹滿,頭暈疼痛,筋疲力盡,所以關元掌管。細胞轉移不要被淹死,腹腔充盈,這是關元的責任。突發疝氣,少腹發熱,關元負責。女人無兒無女,壹杯血喝不下去。關元負責這件事。

針灸大成:寒積虛損,臍下絞痛,漸入陰,攻之不絕,寒氣脹痛,受寒腹痛,精虧白濁,溺血,七竅疝氣,風眩頭痛,旋阻,尿路梗阻,黃赤,疲乏,石淋,五淋,瀉下,沖豚搶心,臍下血,瀉下。

《扁鵲心書》:夏秋之交,焚元而強,久不懼寒熱。人到三十,肚臍下三年可三百壯;五十,可以隔兩年在肚臍下艾灸300強;六十,可以壹年壹次在肚臍下艾灸300強,讓人長生不老。

《Xi鴻福》:小便時忍不住經過袁浩。

1,對泌尿系統的影響;

2.對垂體-性腺功能的影響;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增加身體的代償能力;

5、提高實驗性細菌性痢疾犬或猴的抗體效價;

6、治療尿瀦留;

7.治療老年性陰道炎;

8、治療子宮功能性出血;

9.治療痛經;

10,治遺尿;

11,防休克。

聲明:文字和圖片來自邵傑中醫自學,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