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形成後,開始在鄂西南各族群眾中廣泛流行,並逐漸成為鄂西南土家族聚居區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主要地方戲。同時也流傳到湘西、川東等周邊地方,成為橫跨湘、鄂、川三省的地方戲。
據《鄂西省州縣誌》記載:“鹹豐縣於乾隆年間由湖南常德、郴州、桃源、貴州、思南、安化等地的人遷入鹹豐縣鄉鎮,首次經商。東鄉荔浦草堂鄧家祖籍湖南郴州。乾隆年間,他從商到鹽。道光壹開始的時候,他是有錢的。以後鹽也壹樣,人從文薇開始,現在他是鹹家了。”可見,鹹豐在南戲發展史上自始至終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後,清朝嘉慶年間,農村地主經濟迅速發展,寺廟、宮殿、戲場紛紛增多。鹹豐富裕階層開始開設南戲班,專業和“戲友”班興盛。
道光末年,鹹豐縣蒲草堂(今龍洞灣)的財主鄧小池創辦了南戲“天元”班。後來,鄧小池的弟弟鄧小碧創辦了南戲“連生”班。
清末民初,南戲遍布鹹豐城鄉,縣城、清水塘、老李壩都有專業的皮箱表演。更常見的是南戲裏和朋友壹起玩,圍著鼓唱。鹹豐縣的聶宣潔、聶祖連、李德興、唐慧雲、楊春軒等人,七拼八湊,艱難創業。因為沒有家庭,群眾稱之為“窮人階級”。“貧民階層”歷經三起三落,歷盡艱辛,完整地繼承了南戲這壹民間藝術形式。
到解放初期,鹹豐唐崖河谷仍有30多座寺廟和梯田。每屆都有壹個南戲戲班,寺廟、梯田的重建維修也會請戲班來“踩臺”。全縣350戶,有4戶有戲臺。獨特的廟會文化對南戲的延續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元進城,花子在臺上鬧事,踢了壹個二人轉,秀了壹個鄧秀才”,這是鄧小池的“天元”南劇團在縣城萬壽宮演出的場景。
新中國成立後,聶、唐慧雲、楊興初等南戲老藝人自籌資金,自制道具,重新組建了南戲劇團。劇團成員白天工作,晚上演出,完全是業余的。時任鹹豐縣縣長的肖基和幹脆將其命名為“勞動劇團”,充分肯定了南戲的發展。
1957期間,湖北省戲劇研究室專門派人到恩施地區挖掘整理南戲傳統劇目。鹹豐縣南戲老藝術家聶宣潔記憶力驚人。歷時三年,他親自整理出傳統劇目300余部,占鄂西南傳統劇目的壹半以上,其中有67部在湖北地方戲叢書中發表。他的連續劇《河南四地》得到了省內劇壇的高度重視,得到了省文化廳的表彰。到場的全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全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凱爾對南戲的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2年,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播出鹹豐南戲特別節目。
2003年,鹹豐縣將鹹南劇團升格為副處級事業單位;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延邊、恩施、湘西民族文藝節目”,並對鹹豐南戲進行重點報道。
2005年9月,鹹豐縣南戲劇團與縣成人中專聯合開辦南戲藝術中專班,培養南戲人才,從全縣中小學中選拔48名學生進行系統的南戲培訓。同年5438年6月+10月,鹹豐縣成立振興南戲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
2006年7月,鹹豐縣政府決定新編大型土家族民間故事劇《女兒村》,將其打造成我州又壹民族文化精品。
2007年,鹹豐縣南戲被列入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