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根據縣委政法委的統壹安排,我局組織全局民警集中進行了省委黨校社科部王慶教授的輔導和講座。通過學習,我們對依法治國的認識得到了提高。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要與法制緊密結合,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
依法治國的理念內涵豐富,不會因為領導人的看法和關註點的變化而改變。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非個人意誌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法治而非人治;其核心是以憲法和法律確立最權威的治國標準,樹立法高於人、法高於權的觀念。法律權威是法律的尊嚴、力量和威望。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會都必須建立有效的權威,沒有權威就沒有秩序。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形態決定了壹個社會中不同的權威。中國法律的權威是由法律的本質屬性決定的。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誌,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誌的高度統壹。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過執法和司法來實現,法律的權威也要通過執法者的權威來體現。因為在社會普通人眼裏,執法者在壹定程度上是法律的化身,代表著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如果執法機關失去威信,司法機關沒有權威,法律的權威就難以有效樹立。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需要從兩方面努力。壹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國社會公眾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有理有據”的傳統觀念,嚴格執法,嚴肅處理壹切違法行為,包括壹些他們認為“有理”的違法行為,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樹立執法者的權威。另壹方面,執法者要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讓執法司法行為令人信服,以正義贏得權威。沒有執法部門嚴格、公正、文明的執法,再好的法律也難以顯示其權威性,難以規範人們的行為和社會秩序。古今中外的歷史證明,執法如山,就能更好地維護法制的權威和尊嚴,就能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就能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意誌的體現,嚴格執法的目的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具體到某項法律的實施,檢驗我們執法行為合法性、正當性的壹個重要標準就是執法結果是否符合該法的立法目的。強調執法結果符合立法目的,就必須強調維護法制統壹,特別是要克服當前執法環節中的部門保護、地方保護、只註重單位利益和個人主義的傾向。
模範遵守法律是政法幹警的職責。政法幹警模範守法,對培養全社會依法辦事的觀念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大眾眼裏,執法者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律的地位、權威和形象,執法者是法律的化身。如果執法者能夠自覺尊重法律,以身作則,時刻註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就會為全社會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給社會和廣大公民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帶來積極的影響。另壹方面,如果執法者不尊重、不遵守法律,甚至執法犯法,也會給整個社會樹立不好的榜樣,普通民眾也會不尊重、不服從法律,導致對法律尊嚴的蔑視,對法律權威的懷疑。因為我們是執法者,法律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如果我們不帶頭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權威,整個社會都會鄙視法律。最終,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職業不會得到社會的尊重,我們會失去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因此,每壹名政法幹警都應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識,時刻牢記自己的神聖使命,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克服特權思想,從我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時刻自覺遵守法律,努力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
全面依法治國學習體會第二部分:
依法治國方略與法制建設目標。1999 3月1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第壹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治理國家,建設國家。”這標誌著依法治國的理論日趨成熟,依法治國的實踐進入了更高的階段。
依法治國作為壹種先進的戰略和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法治國家是建立在市場經濟相當發達的基礎上,是民主政治相當完善的政治基礎,是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文化基礎。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才開始實行,但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壹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它不僅應該是壹個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應該是壹個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而且應該是人類歷史上壹種全新的、最高的歷史類型的法治。實施依法治國建設必然要經歷壹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的逐步發展和成熟,以科學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繼承了鄧小平同誌民主法治思想,總結了國內外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反映了全國人民的意願,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 明確提出依法治國方略,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依法治國理念,標誌著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
(1)有法可依,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和首要環節。有法可依不僅要求制定各種法律,更重要的是要求制定的法律是好的法律,即符合人民利益、社會需要和時代精神的法律。如果法律很爛或者漏洞很多,不僅給壞人提供了作惡的機會,也讓好人無法依法辦事。
(2)守法是指壹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必須遵守法律:
(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依法決策,依法辦事,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能隨意幹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權力為所欲為。相反,它應該始終與人民保持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壹道,認真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確保他們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加強法律和法律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為堅持依法治國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2)所有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實施和執行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他們嚴格依法辦事,這是貫徹和堅持法治的關鍵。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應當嚴格依法辦事,切實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為人民守法作出表率。
(3)社會成員應依法行事。社會成員既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又要善於運用法律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勇於同壹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誌。
(3)執法必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是執法。執法必嚴。壹是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法律忠實的精神,認真細致地執行法律。第二是執法要嚴,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
(4)違法必究,即嚴格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障,也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如果法律不追究,不僅被侵害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和救濟,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去作用。
落實依法治國和建設治國方略,是壹個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壹項史無前例的偉大創舉,是壹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將經歷壹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作為基層司法人員,要切實從自身做起,模範遵守國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嚴格執法,違法必究。
學習全面依法治國經驗第三部分:
根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要求,黨的報告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明確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報告吹響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軍號,對加快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第壹,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黨的報告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決破除壹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構建系統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內在目標,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制度動力和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我們黨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位置。
(1)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迫切要求。
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壹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於堅持、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是壹場深刻的觀念變革,更是壹場全面的制度創新。要勇於把思想從各種不適合科學發展的觀念中解放出來,但觀念的轉變容易受到體制、機制、制度的影響和束縛,容易止步不前、反復甚至倒退;因此,要把法治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途徑和有效載體,通過制度供給、制度引導和制度創新,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沖突,真正把科學發展建立在制度化基礎上,納入法治軌道。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越是從發展初期走向發展中後期,越是從粗放發展階段走向科學發展階段,越是需要通過法治克服發展過程中個人行為選擇和政府決策行為選擇的功利性、短期性和表面性現象, 糾正各種重速度輕效率、重總量輕質量、重效率輕公平、重局部輕全局、重當前輕長遠的做法,建立健全壹整套支撐、促進、保障科學的體系。
1.黨員幹部全面依法治國經驗範文(三篇)
2 .基層司法人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經驗範文(二)
3.領導幹部依法治國的親身學習體會(五篇)
4.基層黨員學習依法治國心得:400字範文(四篇)
5.領導幹部依法治國的親身學習體會(三篇)
6.依法治國,判刑。
7.2065438+2009全國人大依法治國最新消息和提案解讀
8.2019關於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的講話全文。
9.2021年‘領導幹部’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領導的經驗(三篇)
10.2438+0黨員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領導的體會(兩篇)
(二)政治文明發展迫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人民民主是生命,是我們黨始終高舉的壹面光輝旗幟;不斷擴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是發展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在當代中國,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壹,充分發揮保障人民民主的基礎性作用,加快推進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擴大公民從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的法治化。改革開放以來,正是因為我們黨成功開辟和堅持了政治發展道路,才有力保障了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確保了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確保了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順利交接,確保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必須全面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的基本方法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水平,努力打開政治文明建設的大門。
總之,只要我們在中國* * *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依法治國與中國國情的創造性結合,堅持自上而下強力推進與自下而上全民參與相結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就壹定能夠開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局面,取得加快建設新成效,創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