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屬於哪個省市。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屬於哪個省市。

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

貴州省西門威寧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北、西、南三面與雲南省接壤。全縣總面積6296.3平方公裏,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蓋率33.28%。該縣的中部是壹個開闊平緩的高原,周圍地勢較低。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隸屬畢節地區。全縣轄35個鄉鎮,620個行政村(居)委會。2007年末總人口654.38+0.20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25.1%。縣政府設在草海鎮。

在春秋時期,它是莫桑比克的土地。韓屬犍為縣。唐朝守住了寶州。袁買烏撒路,後升任烏撒烏蒙宣威部。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烏沙威,遷都雲南。永樂十壹年(1413)劃歸貴州都司。清康熙五年(1666),烏紮府改為威寧府。1914改政府為縣。1954 11 10月成立民族自治縣。

威寧地區80%以上海拔在2000米以上,是貴州省海拔最高的縣。縣內氣候溫暖涼爽,適宜馬鈴薯和甜菜作物生長。是貴州馬鈴薯種子基地和甜菜生產基地。

高原草原面積大,畜牧業發達。特色威寧火腿。盛產黃梨和蘋果。農產品加工業發達。縣城的西面是著名的草海。在中和區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它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2℃,1月平均氣溫3.9℃,7月平均氣溫17.0℃,年降水量739毫米,森林面積654.38+0.8萬公頃。還有煤、石膏、鉛鋅、鐵、銅等礦產資源。出產玉米、土豆、小麥、大米、豆類、蕎麥、甜菜。還有火腿、蘋果、梨、黨參等特產。工業以煤炭和地毯業為基礎。貴昆、貴大鐵路穿境而過。著名景點有石門壩教堂、雙峽洞摩崖石刻、草海黑頸鶴保護區等。

社會經濟學

威寧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地處黔西北高原,是貴州省的西大門,總面積6295平方公裏,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蓋率365438±0.7%。縣城中部是壹片開闊平緩的高原,四周地勢較低,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全縣轄35個鄉鎮,620個行政村(居)委會。2007年末總人口654.38+0.20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25.1%。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之壹。低緯度、高海拔、高原臺地的地理特征,使這裏的光、風資源為貴州之最,威寧縣因年平均日照時數1812小時,被氣象學家命名為“陽光城”。太陽神的無私光顧使動植物受益匪淺,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因為它位於烏蒙之巔,這裏沒有山脊和開闊地帶的靜風,春風浩蕩,秋風涼爽,壹年四季陽光明媚,涼風撲面。

威寧不僅是貴州的“屋脊”,也是滇東北走廊的交通要塞。國道326穿越縣境129公裏,省道102穿越縣境157公裏,鐵路裏程187公裏。威寧縣自然資源種類繁多,盛產玉米、馬鈴薯、蕎麥等糧食作物,烤煙、蕓豆、香菇等經濟作物,蘋果、梨、核桃、栗子等幹鮮果品。中草藥包括黨參、天麻、黃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樸等。其中馬鈴薯年產量在15億公斤以上,品質優良,居全國首位。全縣有草地、草坡320萬畝,各類牲畜年存欄量654.38余±0.5722萬頭(馬,只),出欄77.47萬余頭(馬,只),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畜牧業基地之壹。是著名的“馬鈴薯之鄉”、“中藥材之鄉”、“畜牧之鄉”、“華南落葉水果基地”。有煤、鐵、鉛、鋅、銅、金、銀、鋁、石膏、泥炭、矽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崗巖等3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煤炭資源遠景儲量達50億噸。

歷史和文化

威寧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據文獻記載,威寧秦代為漢陽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威寧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成立於1954 65438+10月11,是全省乃至全國較早成立的自治縣。歷史的滄桑為威寧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跡,如中水韓氏群、田翔彜族墓、奢香古驛道遺址、千年古剎鳳山寺、明代界碑、吳三桂金典、蔡鍔兵站、石門白圪裏墓、雲貴紅軍橋等。

特殊的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和歷史傳承,使威寧縣自然資源豐富、氣勢磅礴、氣勢磅礴,旅遊資源、文化資源和地方特產在全國獨樹壹幟,形成了“多彩貴州”中充滿神奇魅力的高原景觀。

在縣東部,有壹片中國南方的天然大草原——百草坪,面積達40多萬畝;阿西裏西有火把節和彜族歌舞;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彜族古戲《撮箕》;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田翔彜族墓遺址。這裏也是貴州母親河烏江的發源地,壹口古井歷史悠久。

位於威寧縣西北部的中水、石門坎旅遊區,旅遊資源以歷史文化和苗族風情著稱。廣受國內外專家學者關註的《石門坎》,創造了中國教育文化領域的多個第壹。是中國第壹個倡導和實踐雙語教學的地方,是中國近代第壹所男女同校的學校,是中國最早的麻風病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區,是貴州第壹個足球場和第壹個學校遊泳池遺址。因此,石門坎被稱為“西方人眼中的海外天堂”,“西南苗族文化最高的地區”。作為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壹,出土文物填補了貴州史前考古的多項空白,其歷史至少在2000-3500年前,為研究古夜郎歷史文化變遷提供了難得的考古依據。

旅遊資源

位於雪山鎮和龍街鎮北部旅遊區,屬草海北部喀斯特丘陵區和多雨區,森林覆蓋率高,是威寧縣畜牧業和水果生產基地之壹。這裏有郁郁蔥蔥的森林、雲霧繚繞的人工草地、萬畝蕎麥種植區和花果飄香的蘋果園、民族風情濃郁的苗寨。

彜族、回族、苗族三大少數民族在威寧創造了濃郁的民族風情,有熱情奔放的彜族火把節,莊嚴肅穆的回族宰牲節,歡快明朗的苗族花山節。獨特的民族村寨,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原始古樸的民族舞蹈,獨特的旋律,淳樸的風俗,讓人驚嘆不已,流連忘返。

位於縣城西郊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是與青海湖、滇池並列的中國三大高原湖泊之壹。被譽為“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鳥類王國”,有“高原明珠”的美譽。1992 10,國務院宣布草海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20平方公裏。草海逐漸引起世人的關註,成為世界十大最佳觀鳥區之壹,也是鳥類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最新版的全國小學德育教材中,“黑頸鶴的故鄉——威寧草海”壹文被收入教材。草海屬於長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橫江的上遊源頭湖,是貴州高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0米,比泰山主峰高600米。濕地毗鄰農田,湖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地下水,年補給量800萬~ 900萬立方米。湖區平均水深2米,最深處5米。湖中長滿了水生植物,有菜花、蘆葦、香蒲、洋蔥、紫藻、金魚藻等40多種水生植物,故名“草海”。草海的美是獨壹無二的,廣闊的水面,蜿蜒的山峰環海,高高低低,層層疊疊。東南海上,劉冬大橋長堤臥波,西海水域,陽關山突兀。依山傍水,秀場委婉。能爬多遠就能看到海,在海裏遊泳也能看到山。山川相依,渾然天成。草海是鳥類的天堂。湖中有208種65438+萬只鳥。中國有1186種鳥類,貴州有417種,棲息在草海的鳥類占全國的六分之壹以上,占貴州的近壹半,因此草海成為中國第二大候鳥天堂。有黑頸鶴、金雕、黑鶴、白尾海雕等國家壹級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20多種,中日候鳥協定保護鳥類56種,國家珍稀瀕危重點保護動物27種。在各種珍禽中,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頸鶴最為珍貴。它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15種鶴類中唯壹生活在高原上的鶴類,也是科學上記錄最晚的壹種鶴類,世界上僅存7000多只。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從2008年春季開始,有1194只黑頸鶴、774只灰鶴和3820只斑雁在草海越冬。水是草海的另壹景,特別清澈湛藍,像透明的玻璃,壹眼就能看到遊動的魚和水草。

經濟發展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各部委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威寧縣委、政府團結帶領廣大幹部, 全縣各族職工和億萬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縣委第十次會議提出的“搶抓發展機遇、抓開放發展、謀經濟發展、促社會和諧”的總要求,堅持“團結、穩定、發展”的方針,突出發展和開放兩個重點,緊緊圍繞“開發扶貧, 生態建設和人口控制"的畢節試驗區,實施"三農縣、穩定縣、工業富縣、服務型縣和科教興縣",到2007年底,全縣生產總值34.57億元,比2006年增長14.1%。 財政總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4億元,同比增長26.6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同比增長40%;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9500元,同比增長41.05%;農民人均純收入21,01元,增加356元。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國民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

2021,1,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排名出爐,威寧縣排名第74位。

2020年6月165438+10月12日,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威寧縣榜上有名。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威寧縣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縣)。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了2020年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威寧縣入選。

2020年6月,威寧縣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縣(長征區(紅二方面軍))。

2019 3月15,威寧縣被列入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