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文名:氰化氫
化學品的英文名稱:氰化氫
中文名2:
英文名2:
技術規格代碼:826
化學文摘社編號:74-90-8
分子式:HCN
分子結構:C原子通過sp雜化軌道結合,有碳氮三鍵,分子是極性的。
分子量:27.03
第二部分:成分/成分信息
有害生物成分化學文摘社編號
氰化氫74-90-8
第三部分:風險概述。
危險類別:
入侵路線: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導致細胞內窒息。急性中毒: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氰化氫氣體,可立即停止呼吸而死亡。非猝死可分為四個臨床階段:前驅期粘膜刺激、呼吸加快、乏力、頭痛;口服有舌尖、口腔麻木等。呼吸困難包括呼吸困難、血壓升高和皮膚黏膜鮮紅。驚厥時出現癲癇發作、昏迷和呼吸衰竭。癱瘓期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心跳停止死亡。可導致眼睛和皮膚灼傷,並通過吸收導致中毒。慢性影響:神經衰弱綜合癥、皮炎。
環境危害:
爆炸危險:本品易燃,劇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汙染的衣服,用流動水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徹底沖洗至少20分鐘。看醫生。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看醫生。
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困難,給氧氣。當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不要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吸入亞硝酸異戊酯,看醫生。
攝入:喝足夠的溫水,以誘導嘔吐。用1:5000高錳酸鉀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看醫生。
第五部分:防火措施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和高熱能會引起燃燒和爆炸。如果長時間放置,會因潮濕而聚合,聚合物本身具有自催化作用,可引起爆炸。
有害燃燒產物:氮氧化物。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如果無法切斷氣源,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防護服和氧氣呼吸器,並在安全距離或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作業。滅火劑:幹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用水滅火無效,但用水保持著火容器的冷卻是必要的。用霧狀水驅散蒸汽。
第六部分:泄漏的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將泄漏汙染區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並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建議急救人員穿戴自給式正壓呼吸器和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水被稀釋和溶解。築堤或挖坑來容納大量廢水。如有可能,應將其點燃,以消除有毒氣體的積聚。或將殘余氣體或泄漏氣體送至水洗塔或與帶抽風機的塔相連的通風櫃。泄漏的容器應在使用前進行適當的處理、修理和檢查。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和儲存
操作註意事項:應嚴密密封,以提供足夠的局部排氣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隔離呼吸器、壹體式粘合防護服和橡膠手套。遠離火種和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或蒸汽泄漏到工作場所的空氣中。避免接觸氧化劑、酸和堿。搬運時輕裝輕卸,以防止氣瓶和附件受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和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空容器可能會留下有害物質。
儲存註意事項: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倉庫中。遠離火源和熱源。避光。儲層溫度不應超過30℃。包裝應密封,不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酸、堿、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不得混放。采用防爆照明和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應嚴格執行劇毒物品“五對”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人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 (mg/m3): 0.3 [pi]
前蘇聯最高容許濃度(mg/m3): 0.3
TLVTN: OSHA 10ppm,11mg/m3;Acgih 10 ppm,11毫克/立方米[表皮][上限]
TLVWN:沒有建立標準。
監測方法:間苯二甲酸鈉-巴比妥酸鹽比色法。
工程控制:密封嚴密,提供充分的局部排氣和全面通風。采用隔離操作。盡可能機械化和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保護:當妳可能接觸到毒物時,妳應該戴上隔離式呼吸器。在緊急救援或疏散時,必須佩戴氧氣呼吸器。
護眼:已經做了呼吸防護。
物理防護:穿壹體式膠帶防毒服。
手部保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保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飲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車間應配備急救設備和藥品。經營者要學會自救和互救。
第九部分:物理和化學特性
主要成分:純產品
無色氣體或液體,有苦杏仁味。
pH值:
熔點(℃):-13.2
沸點(℃): 25.7
相對密度(水= 1): 0.69
相對蒸汽密度(空氣= 1): 0.93。
飽和蒸汽壓(kpa): 53.32 (9.8℃)
燃燒熱(kJ/mol):無數據。
臨界溫度(℃): 183.5
臨界壓力(兆帕):4.95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0.35
閃點(℃):-17.8
點燃溫度(℃): 538
爆炸上限%(體積/體積):40.0
爆炸下限%(體積/體積):5.6
溶解性:溶於水、醇、醚等。
主要用途:用於制造丙烯腈、丙烯酸樹脂和農藥。
其他物理和化學性質: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
禁用化合物:強氧化劑、堿和酸。
避免接觸的條件:熱和光。
聚集危險:
分解產物:
XI部分: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LD50:無數據。
半數致死濃度:357毫克/立方米,5分鐘(小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物:
敏感化: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態數據
生態毒理學毒性:
生物降解性:
不可生物降解:
生物累積或生物積累:
其他有害影響:該物質可能對環境有害,應特別註意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