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幾年前,關於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教師的討論就甚囂塵上。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現在可以得出壹個否定的答案——“老師很難被AI取代”。對於老師來說,也許人工智能是“解放”而不是“替代”。另壹方面,未來壹定是壹個“人機教學”的時代。人工智能取代不了老師,但不會用技術的老師會被取代。
當今,在信息技術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時代,為未來而學,為未來而教,對教師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面對新的變化,教師該如何迎接新的挑戰?
如何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
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方法是什麽
……
日前,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暨第四屆教師專業發展學術會議在北京市海澱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召開。“從人工智能角度提高教師素養”成為專家們的熱門話題之壹。
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老師
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和素質?
我們壹起看吧
聚焦立德庶人
師德和教師可以共同進步。
“會議的主題‘傳承與重構——基於標準提升教育質量’與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最重要的兩個主題息息相關:壹是如何進壹步提升教育質量,二是如何進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毅在致辭中表示,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不僅包括教材、課程、教育的資源和環境,還包括教育的人力資源。面對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學生對教育產品和服務的消費會有新的場景和模式,我們要積極適應。
在服務孩子健康成長、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過程中,如何形成體制內外、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統壹戰線,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相應的資源、環境和服務?“未來的發展可能是多邊的,而不是單邊的。為孩子打造的教育供給側的結構應該是多元化的,跨越地域的界限,跨越時空的界限,跨越角色的界限,跨越制度的界限。只要能培養出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只要能專註立德庶人,大家做什麽都壹樣。”李偉說。
教育是培養和塑造人的活動,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庶人的核心是育人,是著眼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擔當起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學校、教師要始終牢牢把握育人導向,以育人為中心,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標準,探索育人藝術,實現育人質量的全面提高。”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說。
在北師大資深教授林崇德看來,教師的專業是教書育人,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是師德。“師德建設是世界各國教師素質培養的首要任務。師德師風建設必須與我國民族精神文明建設相壹致,師德修養要以‘四有’好教師為目標。”
林崇德認為,師德與教師能力的壹致性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嚴謹治學,也就是教師的能力,是培養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的手段,是踐行師德的基礎。教師的專業水平集中於創新,創新的基礎在於鉆研業務,教育科研是教師創新的源泉。“因此,教師的專業化和教學創新取決於教師的基本功。明確教學目的、掌握教與學的過程、把握教學效果是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的三個前提。
面對新的教育生態
未來的老師需要轉變角色。
和過去相比,老師的知識是不是更多了,是不是更有用了?如何進行價值權衡?什麽是真正的學生發展?在上海教師培訓中心主任周增看來,這是目前教師普遍面臨的困惑,需要教師思考什麽是面向未來、最有價值的知識。“教師專業化不是讓教師擁有超越機器的能力,而是對挑戰做出冷靜的判斷和情感的關懷,判斷什麽樣的知識是有用的,對受教育者未來的道路有洞察力和遠見。“面向未來,教師也需要研究什麽是智能時代的真正學習。在周增看來,要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讓學習成為工作的內容,讓組織成為工作的形式,讓* * *共同成長成為工作的目標。”面向未來的教師發展的核心是教師的自我超越。優秀教師的特點是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能力,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周增說道。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曹培傑看來,人工智能時代,AI技術不會取代有硬核實力和優秀能力的優秀人才,但教師的內涵會發生變化。他分析,未來會有兩個發展趨勢:壹是教師角色的分化。在線學習服務提供商已經成為壹種新的職業,學習指導者、問題診斷者和學生分析師可能是教師的不同角色。二是教師能力的整合。壹專多能的跨學科STEAM教師和雙師型教師逐漸成為壹種趨勢。
曹培傑也認為,未來教師會有三種角色。“未來的老師不是老師,而是理解學生的分析師;不是教學大師,而是學習專家,重組課程的設計者;它不是教學大師,而是連接世界,為學生提供世界各地優秀資源的策劃人。”
“當教育不能滿足技術發展的需要時,就會給社會造成困擾;相反,它可以創造巨大的財富。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新壹代技術飛躍,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需求。”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副教授楊曉哲認為,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體驗新技術,體驗這些新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新可能。
今年上半年,在壹次非常特殊的疫情期間,我們經歷了壹次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體驗中,教師在這樣壹個技術空間中,不僅扮演著新教師的角色,更意味著教學時間和空間的更多拓展。老師們也在更廣泛的合作中形成了新的教學方法。”楊小哲認為,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未來的教育會形成什麽樣的新生態,這是每個面向未來的老師需要思考的全新課題。
為未來而教
教育生產方式應該改變
“面向未來,學生的學習應該指向遷移應用,以線上線下融合作為實現深度學習的主要途徑。因此,21世紀的教師應該利用技術來支持學生的深度學習。”北京市海澱教師進修學校校長、海澱教育集團總裁、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羅賓表示,如何高質量地提高教育能力,需要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其中,最好的教育需要最好的老師。
“新時代對教師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關註的是教學能力要向課程教育能力轉變。羅賓認為,要提高教育質量,就要加強隊伍建設,推進教研員和教師的研究型實踐,註重成果轉化,把“個體實踐”轉化為“群體探索”,把“學校案例”轉化為“區域實踐”,把“實踐案例”轉化為“教研課程”,把“實踐成果”轉化為“行政文件”。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劉燕菁分享了疫情期間的網絡教學經驗。疫情期間,學校積極探索“微教研”模式,構建以教研組為核心的教研主體,開展研究活動;加強“導學促學”的教學設計和實施,增強學習過程的互動性、體驗性和生成性;構建數字化教室,打造高效互動教室,不斷優化教與學策略。“這些在當時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但現在已經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寶貴資源和學生自主發展的有利機遇。”劉燕菁說。
教育的核心資源是什麽?根據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能教育系教授鄭旭東的說法,答案是老師。所以,與技術相比,教師永遠是發展性的。“在壹定程度上,教育、教學、教師永遠在追趕技術發展的路上。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不要求教師什麽都懂,而是註重團隊分工合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共同發展。”鄭旭東認為,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應該著眼於與教學相關的信息素養的提高,目標是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這就是教育的生產方式。
教師應該如何正確認識技術與教育教學的關系?AI視角下,如何從教師實踐和教師教研的角度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方法?.....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馮小英教授認為,應從“道”、“術”、“器”三個方面著眼於AI視角下的教師素養發展。“在變革時代,理論和實踐的創新具有融合的特點,包括多學科和多主體的融合,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和專家智慧的融合。這需要多維度、多層次的創新,包括教師專業實踐和教師教研創新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方法;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創新。"
著名觀點
多維度“授權”教師全方位提高教育質量
顧明遠(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師大資深教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我們應該提高教育質量,從多方面增強教師的能力。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應從各個層面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內在動力和外在支持。
從學校層面來說,要通過提高校本教研質量來賦能教師,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營造向上、良好的文化氛圍,形成和諧、積極向上的典型文化符號。校長要通過提高校本教研質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全面成長。校本科研要統籌規劃和設計,圍繞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難點,讓更多的教師深度參與,邊學習邊開展教學實踐,不斷進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關註每壹位教師的發展潛力和個性化發展需求,通過機制創新激發教師的發展能力。
從區域層面來說,要充分發揮教研力量,為教師成長賦能。新時代,教研要應對時代變化,主動作為,創新教師研究的內容、模式和機制,全面構建教師研究體系,全力支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課改育人理念。
2020年上半年,為應對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進行了壹次長期的在線教學,這也是壹次以信息技術手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規模實驗。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教學逐漸成為教師的新常態。豐富學習資源的供給,重構學習內容,再造學習過程,探索教育技術支持下的教研成為關鍵。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實現時空自由轉換、人機緊密合作、數據及時跟蹤、資源共享、兼顧個性;加快發展面向每壹個學生的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同時,我們在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也要科學使用,防範信息技術的風險。壹方面,要了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認識到互聯網-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優勢;另壹方面也要知道它有什麽風險。要規避風險,保護學生隱私和信息安全。
課程改革是教學領域的核心工作。今後要努力創新育人方式,提高育人質量,構建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培養優秀的時代新人,更好地完成育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