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提供永福鎮的調查報告?
永福鎮位於福建東南部,新羅、南靖、華安三縣交界處,海拔700多米。該地區主要是山地盆地,周圍是高聳的山脈。全鎮總用地面積535.5平方公裏,下轄居委會和27個行政村,總人口4.6萬人。氣候溫和濕潤,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4℃,年平均日照時數1740.7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839.4mm,無霜期262天。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幹濕季節界限分明,高山氣候立體明顯,垂直氣候差異顯著。花卉蔬菜是永福鎮的傳統優勢產業。進入新世紀,永福抓住了新的機遇,臺灣省農民創業園的落戶使其經濟迅速騰飛。永福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俗獨特。據縣誌記載,北宋時已是大鎮。南宋時,永福人開始種植各種花卉,所產花卉被列為朝廷貢品,名揚江南。清嘉慶八年(1804),永福鎮李鄒春被封為“蘭花狀元”。新中國成立之初,朱德總司令曾派人到永福引進素馨蘭。20世紀80年代初,永福的山茶花、蘭花等花卉名揚海內外,暢銷韓國、日本、臺灣省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現在的富種子,金紫蘭等。在主要市場也很有名。1984春節期間,全國政協副主席陸高興地為永福題詞“永福花城”,由此得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議允許農村土地以多種形式流轉,為花農集約利用土地、擴大種植規模提供了政策保障。隨著花卉生產、科研和銷售的發展,建立了花卉研究所、各種花卉生產公司和花卉財團,出現了花卉種植大戶和營銷專業人才,花卉生產逐漸走向專業化和商業化。花卉節於9月成功舉辦,1999,掀起了花卉發展的新浪潮。花卉生產從永福鎮擴展到全市,吸引了壹批國內外客商在此投資興辦花卉產業。西山村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獲得了“中國杜鵑花第壹村”的稱號。目前,永福鎮專職或兼職的鮮花營銷大軍活躍在長城內外、長江南北、黃浦灘、珠江。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成都等城市都建立了基地和營銷網點,其中杜鵑花占全國杜鵑花市場的70%以上,北京的銷量也達到了這個百分比,在人民大會堂和央視春晚都有投放。走在十裏花街,花香鳥語,沁人心脾。永福花卉的發展壯大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當地農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氣候優勢,組織栽培試驗,成功引種示範比利時杜鵑,以比利時杜鵑為主的花卉產業發展迅速。2002年種植花卉7133畝,比1982 120畝多了近59倍。2003年,永福利用山區開發種植花卉近千畝。同時,永福花農走出永福到漳平市和廣州、成都、重慶等地開辟新的花卉生產基地,在市內其他鄉鎮種植1.300多畝,漳平外種植3228畝。在各地做生意的永福人最近發現,貴州貴陽的條件都符合種花,氣候、交通、市場都比較優越,爭相在那裏發展。永福花農通過聘請資深專家,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反復試驗,掌握了杜鵑花花期調控和溫室管理技術。種植規模從家庭種植向專業化、集約化轉變。除了積極采用國外廣泛應用的無土栽培技術外,還重點研究花卉化學促控技術和生物施藥技術。目前已引進組織培養、滴灌、噴灌等管理技術,花卉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永福花卉經歷了起步、發展、衰落、再發展的過程。如果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結構,品種結構壹定是合理的。市場創新戰略是打造花卉產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盡快壯大實力,立足高起點,增強競爭優勢,已成為漳平發展花卉產業的經營理念。花卉品種以觀賞花卉和觀葉花卉為主,主要有杜鵑、蘭花、山茶、蘇鐵、綠苗等。近幾年很少引進金湖等花卉新品種。據調查,杜鵑花占現有花卉面積的90%以上。近年來,杜鵑花仍是主要花區,而觀葉植物、鮮切花、綠苗等花卉品種所占比例較低,整體花卉結構較為單壹。廣大花農深刻認識到,市場創新是影響和決定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和動力源泉。為此,調整了山茶、金邊瑞香等壹些植物;對於壹些沒有的品種,要及時引進,如西洋杜鵑、高山杜鵑、小葉杜鵑、虎皮杜鵑、傅貴種子、大花天竺葵、美國山茶和鮮切花、紅球、紅掌、郁金香、康乃馨等還收集、馴化、開發野生花卉,建立資源基因庫,為開發新品種儲備種源。目前,全鎮擁有花卉資源100多種,品種1200多個。以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常規品種為導向,走集約化產業發展道路,在強化環境、技術創新、更新營銷方式等方面下大力氣,全市花卉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永福鎮大力拓展山海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沿海知青回第二故鄉投資,招商引資,在澳門創辦寶盛花卉,投資格局多元化。臺灣省北岸種苗場、菲律賓大灣桂花園、安海康帝花卉場等5家花卉企業利用外資1150萬元,花卉種植面積翻了壹番。花卉產業已成為港澳臺和大陸客商新的投資熱點。目前,永福擁有鐵紅、雙溪、黃冠、二橋、洪梅、高山杜鵑等100多種珍稀杜鵑花,占國內杜鵑花的17%,並在漳平建立了杜鵑花資源基因庫,與寧波柴橋鄉、遼寧丹東市形成“兩鎮壹市”的全國生產格局。截至目前,永福杜鵑已發展到6000畝左右,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並進入香港、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2003年,永福杜鵑被評為福建省名牌產品,並於2003年4月在中國無錫第四屆杜鵑花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市場份額逐漸增加。據相關花卉協會調查,永福杜鵑在全國杜鵑花市場的占有率已達70%以上。創新始終貫穿於花卉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壹是開發新品種。永福花卉不僅加強傳統產品的生產管理,還積極開發和引進新品種,以滿足花卉市場的不同需求。永福花卉經歷了山茶、蘭花、瑞香、蘇鐵、杜鵑花等多種花卉的發展過程。目前,永福已開發出20多個品種的杜鵑花,並在花卉造型上取得了壹些突破,如開發種植寶塔杜鵑,準備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展出。第二是創新技術的優勢。龍頭企業,如永福花卉研究所,已率先馴化,繁殖和培育新品種。目前,他們突破了關鍵瓶頸,成功掌握了杜鵑花的花期調控和無土栽培技術,掌握了新型觀葉觀果植物虎舌紅的栽培技術,並實現了批量生產。目前還開展溫濕度控制技術、組織培養、自動噴灌等技術的研究。第三,創新營銷模式。建立專業的營銷團隊。20世紀90年代以來,永福花農結束了既種花又營銷花卉的歷史,形成了新的分工,分化出壹批1000多名具有豐富花卉種植經驗的營銷人員。毫無疑問,這些來自花農的花商為永福鮮花的售前售後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客戶的消費信心,將基地建成了銷售場所。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的需要,永福花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2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61花卉基地,開辟了花卉銷售窗口,形成了產供銷壹體化體系。“壹花引來萬花”,永福花卉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壹是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糧食與經濟的比重由1994年的58.6: 465,438+0.4調整到2002年的39.3: 60.7,花卉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重由65,438+0.994的2.4%提高到2002年的8%。二是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根據全市農村家庭調查數據,2002年人均花卉銷售收入為71.20元,占家庭總收入的93.2%;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4年的65438+1220元增加到2002年的3765元,年均增長15.1%;私人業主擁有近百輛汽車、200多臺電腦,永福花農從花卉產業發展中受益;三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空間。花卉種植戶從1985年的872人增加到2002年的3780人,從業人員從800人增加到2500人,雇傭了2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雇傭了1000多名專職營銷人員,顯示出種植業內部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形成了大量的農業產業“工人”。四是產業輻射面擴大。花卉生產促進了貿易、運輸、竹木、餐飲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永福鎮有銷售化肥、農藥、花盆、椰樹等花卉生產資料的店鋪30余家,年營業收入11.6萬余元;壹年1500多車次運營鮮花,運輸收入達560萬元;竹木加工(花卉生產)年產值865,438+065,438+萬元。擴張帶動農村經濟繁榮。我市經濟的新起點1996年,來自臺灣省南投縣的謝經過壹年多的考察,發現永福四周高山環繞,海拔800米至1200米不等,地理、氣候、土壤條件與臺灣省阿裏山相似,於是率先投資成立了太品茶業(臺灣高山茶)有限公司,開辟了千畝茶田,做出了優質的高山茶。多虧了謝的成功,臺灣省的茶農們紛紛慕名而來。截至目前,永福以臺灣省軟枝烏龍為主的臺灣高山茶種植面積已超過4萬畝,投產3萬多畝。此外,在臺灣省茶農的帶動下,沒有種茶歷史的永福農民也種植了1.5萬畝鐵觀音。2008年2月,漳平臺灣省農民創業園升級為國家級臺灣省農民創業園。園區以實施兩岸人民交流合作、高山茶花卉產業、新農村建設示範、鄉村旅遊休閑、生態農業五大基地為目標,取得了顯著成效。臺灣省的精制茶園面積是永福的壹半以上。引進了臺灣省先進的種植技術、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和壹流的種茶制茶人才。烏龍茶種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分別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和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臺商李誌宏的鴻鼎公司擁有1600畝茶園,加工廠占地8000多平方米。引進了南投鹿谷鄉壹流的制茶機、臺灣省最先進的恒溫恒濕萎雕室等技術設備,還與其他臺商共同實施了茶樹“豆漿”等生態茶園技術。擁有上千家直營店的海峽兩岸著名“茶王”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認為,永福高山茶和臺灣高山茶“各有千秋”,永福今年甚至“略勝壹籌”。截至目前,漳平臺灣省農民創業園已創建省著名商標1個、省名牌產品1個、龍巖市著名商標1個、大型企業15家,獲得國家級金獎9項、優質獎30余項。創業園內已有9家臺資企業獲得食品企業QS證書,2家企業獲得綠色標簽,“永福杜鵑”獲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太品”牌永福高山茶獲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高山茶品牌如的“紅頂”、謝的“太品”等都通過了歐盟、日本的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並在兩岸各類茶展、茶王大賽中獲獎無數。2008年以來,漳平市著力打造“大陸阿裏山”品牌,取得良好成效。兩岸主流媒體以新聞、專題、人物等多種形式報道漳平臺灣省農民創業園,大大提高了“大陸阿裏山”的知名度。兩岸交流合作的空間不斷拓展。臺灣省南投縣永福鎮與瀘沽鄉結對,簽署農業合作備忘錄;漳平市茶葉協會與臺灣省南投縣臺灣茶葉協會、鹿谷鄉農民協會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兩岸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相繼建立,兩岸交流合作空間不斷拓展。我們還與臺灣省茶業協會、臺灣省茶葉出口行業協會、臺灣省農業倉儲發展基金會、臺灣省廣材(事業)促進會等組織建立了長期交流合作協議。花卉蔬菜是永福鎮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名優花卉1.65萬畝,反季節蔬菜4.2萬畝,市場競爭力增強。臺商投資的以日本甜柿為主的短低溫水果面積0.6萬畝,具有壹定的後發優勢。這樣壹來,茶、花、菜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新機遇引進臺灣省發展觀光休閑農業的經驗,壹產帶三產格局基本形成。臺灣省在發展觀光休閑農業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許多臺商從投資之初就計劃在永福發展觀光休閑農業。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漳平臺灣省農民創業園的日益重視,永福至廈門等沿海及周邊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觀光休閑旅遊的發展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目前,永福已啟動上林度假村和上林水庫臺商戶外活動中心建設,集休閑、度假、觀光、旅遊為壹體。已建成金星園藝、永福花卉研究所、紅鼎觀察茶廠、太品觀光茶園、香園觀光果園、九福豐有機茶園、上順農莊等首批7個觀光農業旅遊景點,開發了西山農家樂、永福民俗博物館、千年豆瓣、媽祖廟等壹批歷史文化景點。今年4月,創業園被省旅遊局正式命名為省級“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市長詹崇仁表示,今年將力爭成為國家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