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分紅險到底是不是個坑?

分紅險到底是不是個坑?

我覺得分紅險意義不大。我買過宏碁的分紅險,保費逐年增長。這麽多年幾乎沒收到多少錢。分紅險是指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將上壹會計年度該類分紅險的可分配盈余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形式,按壹定比例分配給客戶的壹種人壽保險。但實際分紅很少。因為妳無法決定是否分紅。看壹個公司,就像股票壹樣,業績很好,但是不分紅。另外,妳也無法預測分多少。買保險的目的是通過合同確定未來的不確定因素,但分紅險顯然沒有做好這壹點。銷售人員在展示他們的好處時告訴妳最好的,這在實踐中是很不壹樣的。所以買分紅險沒有意義。還不如買年金保險或者增加壽命的產品。畢竟合同裏把現金價值和利率寫的很清楚,未來的收益是可以確定的。這就是保險的意義。

首先觀點:大部分分紅險不值得買。

什麽是「分紅險」?

首先,分紅險不是特定險種,而是特定險種之壹。比如壹款兩全保險產品,它的模式可以是分紅型、萬能型或者投資連結型,這就像買車壹樣,會有“乞丐版”、普通版和豪華版。

分紅險的具體類型壹般是壽險、年金險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那麽分紅險是什麽意思呢?

是指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將該險種上壹會計年度的可分配盈余按照壹定比例(通常為70%)以現金分紅或增量分紅的形式分配給客戶。

說白了,保險公司會根據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每年給客戶提供保障和分紅。

“分紅”聽起來很簡單。其實還有很多消費者不知道的認知誤區。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詳細分析壹下。

保險公司賺的越多,我拿到的分紅就越多?

需要註意的是,分紅收入的來源是保險公司該類分紅險業務當年實際的“可分配盈余”,而不是保險公司的全部營業利潤。不能理解為買分紅險就像成為保險公司股東壹樣,可以享受保險公司所有業務的經營分紅。

這個“可分配盈余”是什麽?

要知道,保險公司設計壹款保險產品,主要要考慮死亡率、費用率、利率三個因素。死亡率與付出多少錢有關;費用率是指公司的運營成本;利率是指收到的保費有多少收益可以投資。這三個“費率”就是這個保險的成本,所以保險公司會假設壹個數值,按照這個數值給保險定價。

保險賣出去後,如果實際成本沒有預期的高,就會產生差額,這就叫“盈余”。例如:

a、死亡人數少於預期,保險公司會少賠,產生壹部分盈余,這是死亡與盈利的差額;

b、保險公司從保費投資中賺的錢比預期的多,產生壹部分盈余,這是利差;

c、保險公司實際經營費用低於預期,花的錢少了,產生壹部分盈余,這就是手續費差。

所以分紅險的“可分配盈余”來源於保險公司假設的死亡率、利率、費用率與實際情況的差異。簡而言之,這個盈余只限於分紅險業務,跟保險公司的利潤是兩個概念。不能認為保險公司多盈利,保單就多分紅。

示範收入保證收入

既然分紅收益來源於實際盈余,那麽如果今年沒有實際盈余會怎麽樣?當然,壹點獎金都沒有。

很多人不知道分紅險的所有條款都會寫明“保單紅利不保”。

分紅險產品通常會有分紅演示,分為低、中、高三個檔次,向妳展示未來可能獲得多少分紅。事實上,在利益演示表中,保險公司也會註明分紅的不確定性。這三個演示只是假設,不代表實際情況。

也就是說,分紅險的年分紅是完全不確定的。沒有保證收益,分紅可能為零。

此外,還有壹種分紅險,會將每年的分紅分為全年分紅和末期分紅兩部分,末期分紅要到合同結束後才能收回。這種年終獎金總是掛在保險公司的賬戶上。當出現經濟危機時,保險公司可能會用這筆錢來彌補損失。這樣壹來,妳的年終獎金最後可能根本兌現不了。

分紅險的保障杠桿率低。

壹般來說,保額相同、保障相近的分紅險和純保障型保險都要貴壹些。這就涉及到分紅險定價的問題。

以利率為例。該值設置得越高,保護成本就越低,我們需要支付的保險費也就越少。目前我國分紅保險的定價利率壹般在2.5%-3%之間,而傳統保險在3.5%左右,這就導致了保費的差異。

這說明分紅險的杠桿比純保障險差。如果購買相同金額的保險,非分紅型保險可以節省不少保費。

比如金友XX就是典型的主險分紅型保險,附加重疾險提前賠付。30歲男性,保額50萬,繳費20年,每年保費近2萬元。與市面上有身故保障的重疾險相比,同樣保障的年均價只有1,000左右,差距兩倍。

除了保額,分紅險等理財型保險還有壹個問題,就是保障責任太薄,很多保障細節不盡如人意。比如在這麽高的保費下,這款金友XX只賠付壹次重疾,小病賠付比例相對較低,相比市面上同類產品是落後的。

保額分紅的作用就是雞肋。

分紅有兩種方式。現金分紅就是直接收錢,還有保底分紅。

所謂保費分紅,是指將每年的分紅作為批發保費,根據被保險人當時的年齡再購買壹份與原計劃相同的保險,保險金額直接累計到原保險金額。

對於投保人來說,這種分紅方式的壹大弊端就是流動性差,錢取不出來,需要等到拿到保險金或者退保。而這種分紅方式實際上是在累計保額的同時又扣除了另壹輪費用。

很多人會說,這不就是保額增長的好處嗎?保額可以增加是沒錯,但是別忘了分紅險本身就比非分紅產品貴!

比如小啊和小B都打算買壹份終身重疾,預算65,438+0,000。小啊看中了保額增長的功能,買了壹份“分紅重疾險”。按照預算,現在只夠買30萬的保額。希望50年後,按照中檔分紅,保額漲到50萬以上。而小B直接買了純保障型,立馬買了50萬保額。

也就是說,同樣的預算,分紅險幾十年後能漲的保額,非分紅產品現在就能買,更別說分紅險到時候能不能漲到那個數字,還不確定。既然如此,為什麽白白保留壹定的保險不買,以增加幾十年的保障空缺呢?

摘要

因此,對於家庭保險的基本配置,還是要優先選擇純保障型產品,優先選擇充足的保額,讓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

保險行業在中國發展很快,也有法律法規來規範。但是為什麽總有人覺得保險是個坑?

我只是在解釋我所知的這份分紅保險。分紅險是在壹定時間內繳納壹定的保費,到期後保險公司會給予壹定的分紅。也就是說,妳把錢存在保險公司,過了壹定時間,保險公司支付壹定利息。當然這裏的利息會高於銀行存款,受法律和保險合同保護,但絕對不是社會上高利貸的那種利息。正是因為這種高利息,才有部分人投保。

甚至這種分紅險也不是壹次性連本帶利返還給投保人或受益人,而是分階段返還。

之所以有人覺得保險是個坑,是因為保險行業的準入門檻很低。基本上只要會說話,基本上就可以做保險代理人。當然,壹般保險公司也會有壹些培訓,但這種培訓基本只有壹個目的——簽單拿提成,也就是所謂的“壹等獎激勵機制”。拉下多少保險就意味著妳的收入會有多少,導致壹些保險業務員在談保險的時候只介紹這種保險的好處,而忽略了投保人應該註意的問題。保險合同壹般都很長,字體也很小。投保人壹般不會仔細閱讀合同,只是聽代理人的口頭陳述,記住壹個大概的想法,甚至想當然,導致他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的,在保險合同中幾乎是免責的。這就是為什麽大家覺得保險是個坑。

分紅保險、養老保險、意外保險和疾病保險。不可否認,保險在社會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想避免被騙,投保時要找可靠的保險公司和可靠的保險代理人。當然,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投保的是什麽保險,看保險合同中的具體條款。不要假裝懂壹些保險術語,壹定要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