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社會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運用案例、社區、團體等專業方法,幫助機構和他人發展自身潛能,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公正的社會服務人員。目前,我國大多數社會工作者活躍在民政、婦聯、慈善、社會組織、社區服務機構、街道辦事處等各個領域。,並已逐步擴展到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咨詢等領域。他們在維護良好社會秩序方面的作用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
首先,靈性和靈性社會工作
要了解靈性社會工作,首先要了解靈性的概念。靈性,英文叫靈性,也翻譯成?精神上的?狹義上,靈性往往被簡單地等同於宗教信仰。其實宗教信仰只是靈性的表現形式之壹,靈性的內涵比宗教信仰更廣。
學者卡羅爾從兩個角度理解靈性:壹是作為本質的靈性,二是作為維度的靈性[1]1-13。通俗地說,卡羅爾認為,靈性可以被視為壹種在個體內部實現自我平衡的力量,也可以被視為個體與上帝之間的壹種存在關系。由此,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總結靈性——個體在各種關系中都能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它包含著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多重關系的平衡。要達到這種多重關系的平衡,需要在兩個方面進行超越——內在超越和外在超越。我們把內在超越作為壹種靈性作為本質,假設心靈是分層的,有感性感知的心,有自我超越的心,在這種分層中個體有能力實現超越。靈性作為壹個維度,屬於外在超越,其基本出發點是西方傳統哲學的實體論。假設人類的心智是不完善的,無法解決心智本身的所有問題,那麽必須在心智之外找到壹個對象或原型[2]。如果要細分靈性,可以分為四個具體層次。首先是宗教信仰層面。這是最直接的,大多數人平時接觸並能感知到的精神存在。這是靈性作為壹個維度的外在超越。第二是生命的意義。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都對自己生命的意義有不同的思考。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人對人生意義的感受會越來越多,人也會越來越精神。第三是道德層面。道德層面的靈性本身就是多重關系下的平衡,比如我們拒絕殺生、安樂死、墮胎等。這些道德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對個人靈性的思考。第四是超自然靈感的水平。實證科學無法解釋的預兆和反復出現的腦圖像,屬於超自然靈感的精神層面。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精神社會工作。是壹種關註案主內在精神需求的社會服務工作,旨在幫助案主認識自我,幫助案主學會安頓和超越自我,並在此過程中獲得平衡感和個人成長。
二、社會工作精神服務的起源
社會工作的發展與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突出社會問題密切相關。19年末,壹群基督徒希望通過成員間的關愛行動,來回應工業化和城市化(即睦鄰組織和俱樂部的運動,社會工作發展的起源)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和隔閡問題。
當然,值得註意的是,基督教作為壹種宗教信仰形式,主要關註的是人與最高實體的關系。在文藝復興和新教改革時期,隨著對皇權和宗教權力、人與神的關系等問題討論的擴大,基督教逐漸修正了對精神問題的原有看法,逐漸擴大了對精神問題的討論範圍。不僅談論個人與最高實體的神之間的關系,而且探討人們如何實踐靈性,從而使個人在多重關系中獲得更好的平衡。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麽到19年底,那麽多基督徒開始參與睦鄰組織和俱樂部的運動,並探討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如何與社會環境融為壹體,個人如何修行以獲得自我平衡感。從廣義上講,精神需求成為基督教作為宗教團體主動關註人與社會、人與環境關系的主要原因之壹。這也在影響著社會工作最早的動力。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除了強調個人的內在超越性,社會工作的起源——睦鄰組織和俱樂部運動在服務過程中仍然帶有鮮明的宗教信仰。所以當人們狹義理解靈性的時候,也是狹義理解靈性社會工作。因此,在實證科學盛行的學術界,社會工作專業長期以來未能正視精神服務的歷史和現實需求,回避談論宗教信仰,回避生命意義、道德和超自然感層面的精神和人文關懷。
第三,社會工作中精神化的喪失
何宋雪梳理了社會工作的哲學發展基礎:經驗主義傳統、人本主義傳統、激進主義傳統和社會建構傳統[3]。精神社會工作與這些哲學傳統密切相關。
(壹)精神社會工作的人文主義傳統
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說過?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壹直被認為是壹個關於西方的故事?以人為本?思想的最早闡述。社會工作是在人文關懷的思想背景下誕生的。在社會工作的兩個起源中,睦鄰組織和俱樂部運動起源於從團體和社區層面關註人們的精神需求;而慈善組織關註的是個人如何獲得幫助,如何發展自己,如何被釋放。這些都充滿了人文主義。
那麽,在人文主義早期,靈性是否被視為人類的壹種顯性需求?在馬斯洛早年對人的五個層次需求的劃分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並沒有把精神性作為壹種外顯的需求,而是更加關註個體現實的需求。
直到馬斯洛晚年創立超個人心理學,才強調靈性是人類的壹種需求。超個人心理學認為,人有四個層次的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理性需求和精神需求。
馬斯洛認為,靈性是人的必然需要,個人不僅需要生理、情感和理性,還需要壹種超理性或超驗的意識的成長和轉化。隨著精神需求的提出,超個人心理學、超個人社會工作和精神視角也在專業服務中被提出。從此,精神社會工作開始受到重視。
去精神化的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社工行業有精神服務。為什麽不能開發壹個專門的精神社會工作服務領域?何認為在這樣壹個理性主義和個人主義發源的時代,人文主義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為?激進?。
1、?瘋狂?在理性時代,社會工作是精神化的。
文藝復興之後,理性主義開始流行。隨後,宗教的權威逐漸被削弱。大量社會工作者試圖在實證主義和科學理性的基礎上確立社會工作的專業地位。所以希望消除社會工作發展之初的非理性色彩,尤其是宗教色彩。他們希望讓社會工作更容易觀察和衡量,讓社會工作看起來像壹門自然學科,更符合經驗邏輯。這樣,靈性逐漸從社會工作者的研究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基於經驗哲學的物質理性的人。
比如社會個案工作的鼻祖裏奇曼,在推動社會工作職業化的過程中,極力主張用實證的科學方法來證明社會工作的科學性。在他的著作《什麽是社會診斷》和《什麽是社會個案工作》中,鼓勵社會工作者采用實證醫學模式,從現象中診斷和治療案主的問題。後來,越來越多的社會工作學者開始重視社會工作專業經驗範式體系的構建,引入了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結構功能主義。?技術?專業的社工迫不及待地與宗教劃清界限,脫離非實證的靈性。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實證主義其實源於民本思想,既源於對神權的挑戰,也源於宣揚人權的願望。實證主義希望通過技術理性來回應人們的需求。但是,隨著實證主義不斷走向技術和理性的極端,它離人本主義的初心越來越遠。就像今天,我們制造越來越多的工業產品,產品卻滯銷,消耗了太多的自然資源。至於為什麽要做這些產品,似乎不再是因為人的需求,而是因為技術、市場、力量的競爭。
2.在極端個人主義下,社會工作被精神化了。
精神社會工作離不開個人主義。人本主義是個人主義的哲學基礎。然而,隨著個人主義對個人自由的解讀被無限放大,認為人可以解決壹切問題的信念被無限誇大,甚至對個人需求的解讀也走向極端。有些解讀甚至是庸俗的,缺乏道德倫理基礎。個人主義的社會工作假設個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道德在沒有宗教的情況下仍然是可能的。個體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建構自己的主觀精神世界,尋找生命的意義,並用自己獨特的話語體系來解釋這種精神性[5]。極端個人主義下,個體的自我建構越來越令人擔憂。學者安貝托?在《闡釋與過度闡釋》壹書中,艾柯指出了過度闡釋的危機。就社會工作而言,極端的個人主義很難讓當事人達到多重關系的平衡。反而可能把當事人推向人際關系緊張、焦慮、無助的境地。另壹方面,這也正好提醒社工要從廣義上思考精神社工服務。
無論是對技術理性的瘋狂追求,還是對案主個人現實層面無限放大的需求,所謂的社會工作?專業化?進程越來越遠?人文主義?初衷。在人性化服務方面?全套服務?這個概念應該包括?身體,思想和精神?立體服務。需求調查量表、訪談技巧等工具和技術只能讓社工服務更貼近服務對象的真實需求,從技術層面尊重、接納、非批判,而不能從整個人的角度去理解服務對象的精神需求和能力。
第四,社會工作精神性的回歸與發展
精神社會工作的發展離不開人本社會工作的回歸和發展。人文主義是精神社會工作的基礎,精神視角將人文主義發揮到了極致。人本主義導向的社會工作關註人與環境的互動關系,將人與其生活情境聯系起來理解,尊重個人的態度和經驗。精神社會工作從更高的層面即精神層面關註個人需求,尊重案主的精神取向,要求社工正視案主的這種需求,並想辦法滿足。
超個人心理學和超個人社會工作的出現
盡管精神服務是社會工作的壹個重要起源,但由於實證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排斥,精神社會工作從未得到發展。
1960年底超個人心理學和超個人社會工作的出現,為精神社會工作服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晚年,馬斯洛重溫早年提出的五個層次的需要時,發現早年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仍然不能作為壹個人的終極目標,否則會把個人帶入極端個人主義的境地。馬斯洛開始思考,把個人的超越和精神需求置於自我實現需求之上,並在1969正式提出超個人心理學,希望把人的意識擴展到以整個宇宙為中心[6]。馬斯洛晚年對需要層次的補充和超個人心理學的提出,直接推動了社會工作對個體靈性層次的探索。靈性作為人的基本需求之壹,也被視為人的最高層次需求。
超個人心理學試圖打破傳統心理學把身心、自我與非自我、心靈與宇宙人為割裂開來的觀念,實現主客觀的融合統壹,把心靈的虛幻分化轉化為本體意識的統壹,把人類童年、成年和精神發展的各個階段結合成壹個連續的統壹體[7]。與超個人心理學相對應的超個人社會工作的出現,也開始回答精神上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回應案主真實需求帶來的困難。精神社會工作不僅幫助社會工作者克服對服務對象和某壹個問題的關註,而且更加關註個案所有人作為壹個有機整體與其他人和社會環境的關系。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無論是超個人心理學還是超個人社會工作,都是在拋棄宗教靈性的前提下,探討個人與宇宙的平衡關系。這更像是中國道家的天人合壹。
作為壹個類似精神社會工作的概念,超個人社會工作是對精神社會工作的矯正。精神社會工作也從最原始的宗教關懷擴展到關註個體內心平衡,正式成為關註個體內外平衡,不切實際的社會服務。
(二)新時代運動成為精神社會工作發展的重要標誌。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在基督教的新時代運動也為社會工作中的靈性探索提供了機會。在社會工作的發展中,靈性的探索得益於新時代運動的發起[5]。新時代運動可以說是壹場思想解放運動,其矛頭直指人們的精神和信仰。新時代運動主張:為人們開辟壹個整合的、兼容的世界新體驗秩序,讓人們感受到與宇宙和諧的感覺,從而更好地適應自由、多元、混亂價值觀的現代生活[5]。此外,新時代運動與個人主義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個人主義的盛行,宗教趨向於獨立、個性化發展,特別強調個人要形成自己的價值信仰體系[5]。此後,基督教對靈性的討論越來越開放,並借助新時代運動的力量,將靈性推向更廣的層面,如個體生命的意義、道德解釋、超自然啟示等等。此時此刻,有Car-roll從兩個角度對靈性的理解,靈性是本質,靈性是維度。針對靈性的新定義,社會工作也不斷延伸到個人工作的靈性介入層面,靈性社會工作得到進壹步發展。
(三)作為非主流的精神社會工作服務
目前,雖然精神社會工作還沒有像精神分析和認知行為治療那樣成為社會工作幹預方法的主流,但精神社會工作也在過去的不斷討論中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視角和幹預範式。精神社會工作者主要幫助服務對象認識自己和自己的精神需求,幫助服務對象學會如何在社會環境中安頓自己,並通過不斷的超越獲得自我平衡感。
精神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認識自我(包括自身內在的情緒、思維、道德、價值觀)和環境,協助服務對象分析自我,培養其自我認知和自愈能力,最終幫助服務對象實現內外關系平衡的壹套社會工作服務方法。
在實證主義橫行的今天,作為人的基本需求之壹的靈性被長期忽視,社會工作行業轉而關註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物欲和世俗需求。當社會工作面對案主時,如果我們的行動僅僅著眼於如何回應案主的物質和世俗需求,社工將永遠陷入資源鏈接和推動案主回歸所謂正常社會生活的漩渦。只有正視案主的精神需求,陪伴他,案主才能找到自我,實現自我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