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30-5:30玩遊戲第二部分:生命與愛的教育。這部分主要由“生命的歷程”和“愛的傳遞”兩個遊戲組成。在“生命的歷程”中,作為壹組,每組的指導老師在15米的距離上,在自己的背上貼上20張不同的照片。照片的擺放比較亂,但是有規律可循。每組壹次只能派壹個人推翻壹張照片,對了再翻壹張,錯了再回去,再派壹個人推翻。照片的規則由各組決定。很快,壹個小組得出結論,照片的規律是反映人類受精、胎兒形成、出生、童年、青春期、成年、青年結婚、中年、老年、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因此,在掌握規則後,各組依次完成整個遊戲,然後由遊戲的設計者講述遊戲的由來和意義,並在本組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討論人生,讓學生在自己與他人的真實故事中感受人生的真諦,體驗平凡與不平凡的人生。第二個遊戲是“愛的傳遞”,乒乓球代表“愛”,壹系列長約750px的小水管代表“愛的傳遞通道”。要求是拼接若幹根這樣的小水管,把球從壹邊傳到30米外的另壹邊,成功落入另壹邊設計好的呼啦圈裏。很多同學以為這樣的傳輸壹次就能成功,其實不然。壹些團體規定它。主持人提醒大家,“愛的傳遞”不僅需要齊心協力、齊心協力,更需要動腦、用技巧,生活中的愛情也是如此。
飯後遊戲進入第三部分:人生勵誌教育。這部分由遊戲《穿越風暴的人生之路》、舞蹈視頻《手拉手》、手語歌《陽光總在風雨後》三個節目組成。在“風雨人生路”之前,主持人給每個學生發了壹個眼袋,讓每個學生蒙上眼睛感受站在身邊的人,然後開始“風雨人生路”的遊戲——蒙上眼睛感受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遊戲的規則是所有的學生都被蒙上眼睛,然後手拉手排成壹條長龍,在壹名教官的牽引下穿越“人生的風雨之路”。在這條路上,他們不僅要面對黑暗,體驗真正的寒風細雨(因為天氣陰冷有小雨),還要跨越許多他們不懂的“坎坷”和“挫折”。除了隊裏第壹個被教官引導的同學,其他所有同學都只能靠緊緊的握住其他同學的手。所以任何壹手的松動或者放棄,都會導致後面的團隊迷失方向。所以在比賽過程中雖然隊伍移動緩慢,很多同學在過程中遇到很多磕碰,但是他們總是緊緊的握住對方的手,互相扶持,互相提醒。當他們摘下眼袋的時候,開心地笑了。他們看到了壹直緊緊握著他們手的人。他們意識到,正是彼此的牽手和不離不棄,才讓他們成功地走完了這條“風雨人生路”。接下來的節目是視頻《手拉手》,不同於通常的雙人舞蹈。舞蹈的主角是壹對年輕的殘疾男女。男的失去了壹條腿,女的失去了壹條胳膊,但他們以非凡的毅力向觀眾展示了壹個極其優美的芭蕾姿勢。隨著音樂的起伏,學生們看到了他們坎坷但充滿激情的人生歷程,聽到了他們永不向坎坷命運屈服的生命吶喊。遊戲活動的第三個節目是《陽光總在風雨後》,導師用手語和音樂教大家唱《陽光總在風雨後》這首歌的手語版,讓大家認識到苦難、坎坷、挫折、失敗對人生來說都只是暴風雨。暴風雨過後,會是晴空萬裏,彩虹繽紛,我們的生活也不過如此...
最後,遊戲指導團隊還為大家錄制了本次活動的視頻花絮,配以音樂《奔跑》,讓所有遊戲參與者都可以見證自己團隊和個人的整個遊戲過程。晚上10: 00左右,遊戲教育活動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圓滿結束。雖然活動期間天氣陰冷陰沈,伴有微風細雨,而且比賽持續了壹整天,很多同學都感到身體疲憊,但他們都非常熱情,積極參與到比賽中,即使在下午10後,他們仍然不願意在比賽結束後離開。很多同學,尤其是女同學,自覺積極地協助遊戲團隊清場、搬運道具、處理後續工作等。遊戲結束後,壹直忙到深夜12。同學們表示,天氣很冷,壹整天的遊戲真的很累,但是很有意義,因為他們不僅在遊戲中感受到了快樂,重要的是遊戲教會了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面對社會,面對生活,學會感恩,等等。這些收獲在普通課堂上是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