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的科研資源

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的科研資源

船舶研究所的研究基地包括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中心、航海模擬與實驗中心和船員培訓中心。

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中心是武漢理工大學重點學科建設基地,包括交通安全環境研究室、交通安全保障研究室、交通信息控制研究室和新增船舶運動仿真研究室。

航海模擬實驗中心設有全任務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室、航海模擬器室、計算機模擬室、船舶藝術實訓室和水上船員培訓基地。

上述實驗教學設備主要用於學生和水手的實踐教學,其中最先進的NT-PRO4000全任務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用於大規模數值模擬計算的Origin 300高性能服務器、綜合智能導航系統設備、船用雷達模擬器、ECDIS訓練系統和各種開發軟件平臺已廣泛用於科學研究和研究生培養。導航技術本科專業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接受過海員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符合STCW78/95國際公約和國家有關船員管理規定的高素質、國際化航海技術和管理人才。本專業學生特點:身體健康,半軍事化管理教育,自立服從意識強,吃苦耐勞,團隊精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強;紮實的英語基礎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在校參加船員適任考試,取得三級適任證書及其他相關證書。1,學科建設

(1)加大力度建設“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碩士學位點。

(2)建設具有壹定規模的“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博士點。

(3)***建設兩個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壹級學科下的“船舶與海洋環境保護”博士點,招收3-5名博士生。

(4)在“交通運輸工程”壹級學科下增加兩個學科的“交通安全與環境工程”博士點。

(5)從“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招收1-2名博士後。

(6)交通部“水運與公路交通安全裝備與控制中心”重點實驗室與國家工程中心聯合申報。

2、科學研究和科研基地建設

承擔縱向科研項目10-15,經費200-300萬人民幣,橫向科研項目1200-15萬人民幣。“十壹五”期間,單年科研經費總額將超過700-800萬元,橫向科研項目將確保在內河相關研究領域的絕對優勢,並輻射全國沿海;發表學術論文300-360篇,其中40-50篇被檢索系統收錄;5-10已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3項。

配合國家工程中心建設,重點建設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中心、航海模擬中心兩個院內科研基地,積極探索產學研基地。

3.師資隊伍建設

2010年爭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人或成功沖刺“百千萬人才工程”人員1-2人,學科負責教授2-3人。航科院55%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或攻讀博士學位;85%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10-15學生出國深造;50%以上的專業教師持有無限航區船長或大副有效適任證書。

從交通安全與環境、交通信息控制、航行環境與安全保障、船舶控制理論與技術、海事管理與海商法、航行仿真技術與應用、智能導航技術7個研究方向建設學術梯隊,引進2-3名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及5名中青年學術骨幹。

師生比控制在1/20-1/25之間。

4.人員培訓

“十壹五”期間,培養了15-20名博士生、150-200名碩士生和1000-1500名本科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是1/6。爭取在現有兩個專業的基礎上增加壹個本科專業。爭取在部分專業課中使用英語教材和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航海技術學生船員適任考試壹次性通過率在全國名列前茅;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5.教學改革與教學基地建設

大力改編、更新、充實現有教材內容50%,編寫10-15本教材和講義,力爭:國家計劃教材1本,國家優秀教材1-2本,學校優秀教材4-5本。在此基礎上,力爭建設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程。

承擔12-15教改項目,獲得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8-10項。進壹步充實和完善現有實驗設備,重點建設國家工程中心,建設直屬教學實習船、VTS實驗室和GMDSS實驗室,開展模擬器的應用和開發研究。專業實驗教學條件達到國內壹流,部分實驗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

組織或協辦國際學術會議1-2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15次以上,舉辦國內學術會議5-8次以上,出席國內學術會議80次以上。增加與世界海事大學、挪威Vestfold大學、東京海洋大學和臺灣省海洋大學的互訪和科研合作。加強與WSTC聯合培訓中心和船員培訓中心的聯系,開展船員培訓和對外勞務輸出。

7、圖書和軟件建設

結合航海圖書館的建設,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建立了航運學院圖書館。結合學校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建立海事信息咨詢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