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四十七年,孔《平陽詞》第壹首“踏詞”中寫道:“鳳陽姑娘踏春陽,踏平陽勝故鄉。不忘舞袖弓腰,街西鉤斷人腸。”從歌詞中可以看到鳳陽姑娘在平陽(今臨汾)表演鳳陽花鼓的場景。太谷秧歌歌舞節目《打花鼓》也說:“說鳳陽、道鳳陽是個好地方,鳳陽自出朱洪武以來,十年九年鬧饑荒。(鑼鼓:嗆)大戶賣騾馬,小戶賣閑散。情侶別無選擇,帶著花鼓,南京帶走了,北京帶去了,南北京根本沒帶,黃河兩岸共度春秋。(敲鑼打鼓:尷尬!嗆死了!窒息!窒息!窒息!嗆死了!)白丘有很多提到鳳陽花鼓的地方。比如《鬧花燈》裏有壹句話:“鳳陽女,花鼓敲,打鑼的人帶著跑”。可見,鳳陽花鼓在清初流行於山西南部和中部。
出自《平陽竹技詞》第二首。《踩詞》和《蹴鞠場上不用球,輕輕斜眼踢眼,明明白白學秦樓舞,彩裙顯鳳頭》它描繪了兩個美麗的女人表演足球比賽的場景。太谷秧歌踢皮球,又稱踢繡球,也是兩姐妹的表演。歌詞是:“二月龍擡頭,三姐妹玩蹴鞠,大姐玩龍搖尾巴,二妹來接球。走了三圈,扭了壹圈,踢了壹只獅子滾繡球。唉,咳,咳,又踢了我們兩姐妹壹腳,兩鬃毛和汗水,滴下來了,謔謔!”兩者的比較表明,踢毽子確實是由鳳陽古畫藝人流傳下來的,如采花、采蓮、卷珠簾、十二月花、榕梨花、牛郎等節目,也是當時流傳到晉中地區的歌舞節目。
鳳陽古畫藝人的活動是這樣的:每到壹處,兩人敲鑼打鼓,吸引觀眾,首先演唱《鳳陽歌》、《粵曲》、《滿江紅》。然後他們表演了壹個歌舞節目,比如“踢踏歌”,有時他們會唱壹些北方流行的秧歌曲調,以迎合當地觀眾的喜好。這種活動形式被晉中民間藝人吸收融化,逐漸發展成為街頭秧歌隊。
街邊秧歌隊的表演形式是俊男醜女搭配,折扇領舞,二三十個拍小釵敲小鑼的女字、男字* * *領舞。他們在街上排成兩列遊行,在歡迎戶主的門口表演,由領導的兒子演唱,如:“男耕女織,善良做家務,期待今年有個好收成。”朗誦結束後,兩三名演員進入會場中央,邊跳舞邊唱小曲,表演了壹出歌舞劇。然後繼續前進,直到妳踏遍所有的街道。表演過的節目,如:寫十字、十個粉絲、旅行俱樂部、看圖、四個寶寶上班等。其中有第壹人稱歌舞劇,也有第三人稱橫版歌舞節目。他們唱故事,數典故,寫景,抒古人,故事簡單。唱歌跳舞時,沒有弦樂伴奏,只是敲鼓,敲鑼釵,掌握節奏。舞蹈動作也比較簡單,但是是唱跳結合,這是太谷秧歌發展的壹大突破。街頭秧歌活動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民國初年才逐漸消失。清乾隆六十年出版的《霓裳續譜》說:“【秧歌】鳳陽鼓,鳳陽公,鳳陽姐妹唱秧歌。”太谷秧歌《打花鼓》中也有這樣壹句話:“夫妻雙雙出家門,海走遍天下唱秧歌。”唱鳳陽花鼓的藝人到了北方,也是帶著北方的習俗唱秧歌。鳳陽歌和秧歌的曲調雖在調式、調性、音韻等方面有所不同,但相互吸收、融合,逐漸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統稱為秧歌,鳳陽歌的名稱在北方已逐漸消失。此外,還吸收了“蓮花落”的風格,據《金門雜記》雲:“北方唱“蓮花落”者,謂之“落子”,即如南方花鼓戲。”另雲:“後有人改名太平歌詞雲”。“落蓮”是說唱藝術的壹種,用竹板打拍子,每壹段往往襯有“落蓮,落蓮”之類的句子或結尾。太谷秧歌翻碗中,醜角學唱“蓮花落”二字:“瓜打二瓜打二瓜,古畫漢子弄清楚,再喚妻兒。”這是《打花鼓》中以“蓮花落”形式出現的壹句唱段。再比如《小牛郎》的歌詞:“什麽鑼?奏出平和的鑼聲;妳打什麽鼓?打個鳳陽鼓。”吟誦中有所指:“我口中所唱的是蓮花落咳。”他還唱道:“蓮花的壹朵浪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在《打花鼓》中,他唱到,“轉過這臭巷子,我們再唱壹遍蓮花瀑布。”這說明鳳陽古畫藝人北上後,也唱過《荷花落》。這極大地促進了太谷秧歌的豐富和發展。此後,太谷秧歌增加了曲調,豐富了劇目,增加了念對白、唱後談、講後唱等多個節目。當地的藝人也編了很多戲,比如《割田》、《摘菜》,還有壹種形式。小醜先講壹個與劇情無關的雜七雜八的故事,比如“雙呼姐妹”、“磨糕面”。這種唱跳談三位壹體的節目出現後,對太谷秧歌來說是壹個很大的發展,孕育了戲劇的胚胎。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太谷、平遙、祁縣等縣商業繁榮,商人四處經商,外商頻繁來此交易。商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文化的廣泛交流和傳播。那時候,人們對時髦的小曲和流行的稀有劇目非常感興趣。如:西遊記、金權賣妻、蕭尚芬(水秀的故事)、放風箏等劇都是這壹時期從外地傳過來的。在這些劇目的影響下,民間藝人受到啟發,創作並演唱了反映當地農村生活的口頭劇目,如《莊稼地》、《回家》、《柚管的故事》、《當板巷》等。這說明秧歌劇中的條件已經具備。
道光年間,晉中平原農村地區建立了許多“自樂班”。據晉劇票社積極分子郭(已故)回憶,他在太谷韓村時,看到村裏的“子樂班”的壹個皮箱,上面寫著“道光十九年”。據壹位老藝術家四兒丹(已故)說:“自樂班的組織,最遲在清朝中期,也就是太谷商業發達的時候就開始了。”那時候農村壹般都是在大街上搞秧歌活動,然後上臺表演。舞臺後面擺著壹張桌子,上面插著《樂瞳課堂》《喜樂社》的慢幕。節目有小曲、歌舞劇、雜談、秧歌等。但以秧歌劇為主,有武術館的配合,如郭巨埋孩子、巫神、勸女、縫袍、王婆罵雞、賣豆腐等。從此,秧歌劇的胎兒誕生了,這也是太谷秧歌發展的壹個重要標誌,從漸變到突變。秧歌藝人上臺表演後,先是在自己村裏表演,後來出了村,出了縣。據晉中市地方誌辦公室劉俊利同誌介紹,來自清徐縣堯城村,戲臺壁上記錄著光緒二十二年的演出:“五月初七,太谷德勝社,“吃油漠”“采茶”初壹。下午換碗,討老婆,哭五更。晚翠屏山,火算命賣豆腐。”太谷德勝俱樂部,據說是由太谷縣“老雙龍”和“四旗”兩位著名藝術家組織的半職業階層俱樂部。這種階層俱樂部的出現,說明太谷秧歌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壹步。
民國15年前後,太谷秧歌藝人根據當地真人真事和故事,編創了壹批揭露當時社會黑暗生活的秧歌戲,並創作了壹些新的曲調,流傳至今。如:叫嫂子,做小襯衫,十張卡片,送櫻桃,和嫂子壹起工作,送情人等。但部分劇有淫蕩、低級、淫穢的內容和表演。如“鉆戶口”“脫褲子”,這是太谷秧歌發展的逆流,也敗壞了太谷秧歌的名聲。
這壹時期,壹些晉劇藝人與秧歌藝人合作改編創作了許多優秀的秧歌劇。太谷秧歌團的最早創始人是對太谷秧歌情有獨鐘的嘉寶高。經常和熱愛太谷秧歌的人聚在壹起,邀請了著名的晉劇演員二曼丹,組建了武秧歌,表演老西洋風格的《殺嫂》,在當時非常有名。湧現了壹大批秧歌愛好者,他們的音樂和唱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戲曲的魅力也很強,是太谷秧歌中的優秀節目。現在除了《壞家庭》,其他節目都還在熱播。晉劇和秧歌,兩個姐妹藝術家,還組織了壹個“風攪雪”團隊,將晉劇和秧歌同臺演出。
晉劇藝人在表演、化妝、服飾等方面對秧歌影響很大,對提高秧歌藝術起到了重要作用。晉劇和秧歌藝人相互配合,創造了風格獨特的太谷秧歌,很快就流傳到晉中10多個縣,在群眾中的口碑越來越高。日軍侵華期間,淪陷區的太谷秧歌藝人多被殺散[死,死,死],演出活動基本處於停頓狀態。即使少數藝術家很活躍,他們也沒有受到管理。許多表演很舊,有些很難看。但在抗日根據地的晉綏邊區,遵循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七月劇社、通俗劇社、五五劇社、人民劇社等革命文藝團體,以太谷秧歌、聲樂藝術等形式演出了《鬧吧》、《劉巧兒》、《以毒攻毒》,極大地激發了根據地人民的革命鬥誌和生產熱情。
晉綏邊區當時流傳著兩種秧歌曲調和劇目,風格各異,名稱混亂。山西-綏遠文聯召集戲劇工作者協商後,決定兩個名稱按地域區分,分別為“陜北秧歌”和“晉中秧歌”。從此,晉中秧歌劇的名稱取代了歷史上統稱的“秧歌”。新中國成立初期,太谷縣業余秧歌隊有100多個,藝人12000多人。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秧歌,有精華也有糟粕。在表演中,既有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精華,也有生活中醜惡淫穢的渣滓。5月9日,1951,各級領導和文化工作者明確表示,既要繼承傳承,又要改革創新,反對保守思想,武斷幹擾,如何發展秧歌的藝術力量。於是開始收集整理作品,教育團結藝術家,提高自身素質,為改革創新創造條件。
同年,11期間,榆次專設文教局,組織太谷、文水、交城、淇縣等地的著名老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在演出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於是,剔除了不健康的東西,編創改編了《新花鼓》、《抓草帽》、《五禿姐逃婚》、《下山》、《三十勸導》等壹批傳統秧歌劇,移植上演了《挑女婿》、《送嫁妝》等現代戲,增強了節奏和音樂,豐富了鑼鼓。有些戲劇有弦樂伴奏。從此,太谷秧歌逐漸走向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太谷秧歌劇名的誕生,是晉中秧歌之後的又壹次改革。民國20年前後,太谷縣秧歌藝人創作演出劇目和曲調,轟動壹時,流傳甚廣。所以太谷秧歌這個名字的誕生是符合上述實際情況的。此外,從地域上看,晉中還有太谷秧歌、介休旱秧歌、小粉秧歌、晉源秧歌(太原南郊)、祁縣文曲武秧歌。如果太谷秧歌還叫晉中秧歌,不符合上述實際情況。因此,改革為太谷秧歌是壹個更為恰當和科學的稱謂。第三,從演變的角度來看,太谷秧歌從清康熙十年到抗戰前改名晉中秧歌,解放後1951年改名太谷秧歌,壹直流傳至今,沒有其他名稱。
65438年至0955年,榆次縣成立了第壹個專業劇團:“榆次縣秧歌團”。上演了許多移植的現代戲劇。如朝陽溝、李雙雙、李二的妻子改嫁、三肩變等。許多傳統劇目也被改編,如《偷南瓜》、《當板箱》、《賣高底》、《賣豆腐》、《繡花燈》等。,都得到了觀眾的壹致好評。以邱為代表的第壹代優秀女演員登上舞臺,這是太谷秧歌的新發展,特別是出現了男扮女裝,開始了男扮女裝的歷史。同時,所有劇目都加入了弦樂伴奏,豐富和發展了打擊樂鑼鼓;把壹個劇改成多歌的劇。在表演、導演、舞臺藝術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從此太谷秧歌走上了壹條完美而不失土味,改革而不改特色的新型戲劇道路,這是發展過程中的又壹次飛躍。
1964“四清”運動期間,在“左”傾思想的影響下,文水工作組有人寫了壹篇《太谷秧歌必須脫胎換骨》的文章,其基本精神就是全盤否定,使之無用。這大大影響了秧歌在各縣的表現。有的只是表演移植的現代戲,形成壹條腿走路。
十年動亂期間,太谷秧歌滿目瘡痍,全部被扼殺。榆次縣秧歌劇剪被解散;農村業余戲劇也消失了。直到1978黨中央提出撥亂反正,太谷縣才成立了太谷秧歌劇社。在著名演員王(香滿旦飾)的調教下,培養了壹批青年演員,表演有:逼婚、西廂記、虎王搶父母等。1982年青年演員劉、季宏宇獲晉中地區話劇表演優秀演員稱號。此後,太谷秧歌恢復演出。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體制改革,農民經濟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越來越好。農民在改善物質生活的同時,渴望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這為太谷秧歌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太谷秧歌藝人,為了適應這種大形勢,下大力氣進行改革。比如在體制上,他們把官辦改成了誌願團,業余班和俱樂部10多個,自負盈虧,進行演出。在培養演員方面,采取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指導的方法。幾年來,培養了壹批新秀和頂尖演員,活躍在舞臺上。很多班級和社團都有不錯的演出,收入豐厚,觀眾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