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探索,總結出平菇栽培技術的幾個要點,以供參考。
1)選址。
選擇未栽培過食用菌、場地內無黴源、排水良好的鋼棚或大棚。
在細菌滋生之前對現場進行消毒和滅菌。
在200平方米的溫室內,均勻地放入4個裝有少許易燃刨花的鐵桶(或鐵鍋),每個桶中加入2.5公斤硫磺。點火後,對爐排進行密閉熏蒸1-2天。
2)培育原種。
母種要從不同單位引進幾個菌株,出菇試驗後使用。
原種培養料配方為:棉皮800,麩皮15%,豆餅3%,石膏1%,石灰1%,每粒母種接種5瓶原種。
原種22℃恒溫培養,每周檢查1次,排除可疑菌株,保證菌株純度,選擇生長快、菌絲旺盛的原種備用。
3)熟料可滲透細菌。
純白色平菇營養需求齊全,基質營養要豐富。配方為:棉籽殼62%,廢棉20%,麩皮10%,豆餅3%,石灰2%,石膏1%,糖1%,尿素0.5%,磷酸二氫鉀0.3%,多菌靈0。
選用20cm、45cm、0.03cm的低壓聚乙烯管材,每管裝0.8kg幹料,兩端紮緊,常壓滅菌,在100℃保溫10小時,然後烘烤過夜,冷卻。
冷卻至30℃,趁熱接種,每瓶原種連接15-20袋,接種後將菌袋放入培養室進行發菌。
培養室每周噴灑1倍的3%來蘇水或1%漂白粉進行除塵消毒。
4)兩階段出菇。
當菌棒接合時,袋子可以被打破以產生蘑菇。
菇棒在斷之前,在菇場以每排5-8層的搭縫方式排列,行距40b!米飯,然後用刀在菇棒兩端上部切壹個4厘米長的出菇口。
破口後,蘑菇可在7天左右生長,頭孢菌轉化率可達60%以上。
雙孢菇常規栽培產量低,覆土後栽培效果更好。
方法如下:蘑頭制作完成後,將菇棒分成兩部分,剝下塑料袋放在室外棚內的土床上,切口向下,菇塊間距約65438±0cm,蓋上細土,填滿菇塊之間的空隙,蓋至菇塊頂部,然後澆上營養水(尿素1%,糖1%,磷酸二氫鉀0.5)。
澆水後蘑菇壹般能在10天生長,二超蘑菇生物效率可達50%以上。
第二次潮菇後,菌床晾3-5天,然後澆營養水。壹般可收獲第四潮菇,總生物效率超過180%。
5)適時采收。
純白色的平菇,七成熟就可以采收了。當菇蓋不扁平,孢子不噴出時,菇色好,重量大,產量高。否則容易造成菇蓋變黃,降低產量和品質,影響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