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如何應對職業危害應急事故?

如何應對職業危害應急事故?

(1)職業危害應急救援設施。

(1)報警裝置、洗滌設備、急救用品、緊急疏散通道和危險區域。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作業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並配備現場沖洗設備、急救用品、應急疏散通道和必要的避險區域。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傷害的有毒作業場所,是指有毒毒物、有害氣體、刺激物、強腐蝕性物質、輻射泄漏和高溫對勞動者生命健康造成急性危害的作業場所。

鑒於急性職業傷害因素,這些工作場所應配備足夠數量的相應報警裝置、洗眼器、現場急救用品、噴霧裝置和其他洗滌設備。

緊急疏散通道必須有明顯標誌,並準備好應急照明等設施。如果可能泄漏的有毒有害氣體、毒物、腐蝕性物質和刺激物的擴散和流動是定向的、有規律的,根據實際需要和這些急性職業傷害因素的流向,可以在遠離人員、重要財產設施的相對安全的地方設立避險區,以吸收、消除和處理急性職業傷害因素,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損失。

②應急救援設施、防護設備和防護用品。用人單位應當對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職業病防護用品進行定期維護和檢修,並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保證其處於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

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是消除或降低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對勞動者健康影響的關鍵措施,對保護勞動者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不能處於正常狀態,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可能造成的後果顯而易見。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對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職業病防護用品進行定期維護和檢修,並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對於壹些有有效期的物品和資料,要及時更換,以保證其有效性。

(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在知道事故的危險性和可能性後,基於對事故後果的預測和估計而制定的預防和應急處理對策。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外部預案和內部預案組成,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協調。對同壹事故後果的預測,政府部門根據當地安全形勢制定外部預案,生產經營單位負責制定內部預案。

(1)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原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針對那些可能造成死亡或重傷、嚴重破壞設備和環境的突發災害,如火災、爆炸、氣體泄漏等。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壹目的,同時兼顧設備和環境的保護,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處理突發事件的程序和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並結合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依據。在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前,首先要識別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然後分析重大危險源的潛在事故和事故後果,根據重大危險源的潛在事故和事故後果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因此,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的基礎是對危險源的潛在事故和事故後果的分析。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可參照我國《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

潛在事故和事故後果分析是系統地確定和評價重大危險源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故,可能引發什麽樣的突發事件,會產生什麽樣的嚴重後果,危害有多大。

(3)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潛在事故的性質、規模和影響範圍;預測和評估潛在事故隱患的性質和規模,以及緊急情況下可能的影響範圍。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應急救援設備和通訊網絡及聯系方式。

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任務與培訓。要加強各類救援隊伍的培訓。指揮領導小組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危險目標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組織壹次模擬演練。把指揮機構和救援隊伍培養成為作風過硬、技術過硬、思想進步的指揮隊伍和救援隊伍。壹旦發生事故,指揮機構能夠正確指揮,各救援隊能夠根據各自的任務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和消除事故,搶救傷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事故處理和工程搶修。發生重大事故時,各有關部門應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在指揮部的統壹指揮下,根據危險目標潛在危險的評估,按照處置方案有序處理和控制事故。不要驚慌大意,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有效的工程搶修是控制和消除事故的關鍵。救援人員要按照預先制定的方案,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堵漏,消除事故。

現場醫療救援。及時有效的現場醫療救援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傷亡。車間裏要成立搶救小組,每個工人都要學習心肺復蘇術。壹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如果發生化學燒傷,必須立即在現場用清水沖洗足夠的時間。

中毒傷員只有在註射特殊解毒劑或進行必要的醫學治療後,才能根據中毒程度和傷情轉移到各個醫院。醫院急診室和工廠衛生所都要有搶救程序圖,每個醫務人員都要熟悉每項搶救措施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緊急疏散和社會支持等。當發生重大化學事故,可能對廠內外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指揮部的統壹指揮下,疏散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企業要在最高的建築上樹立“風向標”。必須根據不同的事故規定疏散的方向、距離和集中地點。總的原則是疏散安全點在當時的上風向。當廠外居民(包括鄰近單位人員)的安全可能受到威脅時,指揮部應立即聯系當地有關部門,引導居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企業發生重大事故,當本單位應急救援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社會治安時,指揮部必須立即通知上級和鄰近單位,必要時請求社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