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6歲。之前壹直在體制內工作。今年1月離開體制,開始做全職碼農。
我在體制內的時候,壹直以為體制外有公平競爭。只要妳有能力,就可以去相應的崗位。有本事賺100,就去100崗;有本事賺10000就去10000的崗位。
遺憾的是,通過十幾輪的采訪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年齡歧視客觀存在。想去壹個賺100塊錢的地方,錢不算少。抱歉,那是給畢業生的職位。
我也投過和我職位匹配的工作,結果連面試機會都沒有。所以要投有門檻的崗位。是不吃青春飯的那種,不是培訓班能量產的那種。
最後我考了學歷門檻,因為是碩士生,所以投了算法崗。公司以算法碩士起家,大部分是博士,從而過濾掉了壹大批競爭對手。
那麽,公司需要什麽樣的人呢?我覺得雇主希望妳的能力和妳的年齡相匹配,價格合適。
重點是,35歲,盡量不要投簡歷。如果妳投簡歷,公司是不會重視的。
我認為向內推動是最好的方法。我有三個朋友,分別在三家公司有話語權。他們通常在壹起交流。他們可以通過交流更加熟悉我的水平。我也知道他們在做什麽,所以我相應地向他們收費。壹個朋友說他們搞UE4,我就在業余時間學UE4,隨時無縫對接。雖然UE4培訓班很多,但是大量量產的只知道藍圖不知道C++,所以算是壹個門檻。我可以在業余時間和他們壹起工作,他們也表示隨時歡迎我加入他們的公司。我說,如果說不下去,我就去妳那討碗飯吃。
有人通過獵頭找工作,我也試過。可惜不如自己投簡歷有效。有十幾個獵頭找我,但沒有壹個通過獵頭成功找到工作。壹是我水平不夠好做備胎,二是獵頭水平參差不齊。
另壹個不規則是面試官的年齡。如果面試官年齡和我差不多,或者比我大,就業率就高。如果他比我小幾歲,那就沒機會了。面試官也是人,面試就是找同事。如果他和妳同齡或者比妳大,他能感受到妳的處境,感同身受,願意給妳機會。年輕的話就業率會低。級別不夠的時候,他會讓妳等通知。級別高了就誇妳,讓妳等通知。兩種情況我都遇到過。
也有公司的原因。註意他們的簡介。如果公司宣傳的是平均年齡20多歲的年輕團隊,就不要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