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管理區概況
胡雲良管理區位於318國道和滬渝高速公路南側,總耕地面積4.8萬畝,總人口14400,其中農業人口11700。下設四個辦公室,1農技推廣中心,1城建管理辦公室,1招待所,1醫療統籌辦公室,1職工醫院,1中學,3小學,3公司,9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65438。還有公安、司法、金融、工商、稅務、土地管理、郵政、電信、廣播電視、畜牧、林管、防疫、血防、交通等單位。
2011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行政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行政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先後獲得市先進黨組織、市農村工作先進單位、市農村環境整治先進單位、市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先進單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進步獎等榮譽。榮獲全市農墾系統社會穩定、效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三個先進單位稱號。
二。農業資源和農業生產
管理區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暖。全年雨量充沛,總降雨量800 800 - 1200mm,日照充足,全年積溫高,無霜期長220-240天。該地區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生態環境優越,是發展優質糧、棉、油、菜生產的理想基地。
管理區農業基礎設施較好,特別是經過近6年的土地整理,農田基礎設施達到壹定規模,設施基本配套。農田排灌率達到100%,有效灌溉面積4萬多畝,為管理區的投資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11年度,全區整理土地15000畝,完成農業投資3300萬元,成立蔬菜、菊花、水產、畜牧、農機等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高產高效養殖面積10050畝,平均每畝純收入3000元以上。隨著農作物產量和收入的增加,農民和工人得到更多的實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06元。
三、工業招商工作
2011,行政區進壹步加強了招商引資領導小組的力量,完善了招商引資的激勵機制,調動了全體人員的招商引資積極性。全年吸引工業投資7000萬元。佳運服裝、芙蓉紡織、真善美服裝、嘉禾種業、武星棉業、魏星紡織、健民建材、洪光牧業、托瓦養豬場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用工荒、市場疲軟的影響,加強管理,加大投入,實施技術改造,擴規升級產能,形成了優質皮棉、品牌服裝、皮蛋、保健菊花。全年利潤大幅增長,企業競爭力進壹步增強。
四、管理區投資建設條件
第壹,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管理區的交通條件非常好。318國道距管理區僅5公裏,滬渝高速公路距管理區近2公裏,糧食河縱貫南北距管理區9.5公裏,省道運輸公路自東向西貫穿管理區8公裏,四湖幹渠按合作區邊界流經10公裏。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通過高速公路西距荊州市區僅25公裏,東距潛江市區35公裏。
二是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管理區內排水、灌溉等生產設施較為完善。4萬多畝農田形成了“田、林、路通、渠通、灌排”的格局,是全市乃至全省高產農田改造的亮點,成為客商投資的不二之選,形成了全市獨壹無二的優勢。2009年,潛江農業機械化綜合示範區落戶我區。2010,我區全面完成“以機代牛”示範工程,成為潛江市首個無牛管理區。
三是科技實力比較強。管理區有多年的糧棉油菜種植歷史,廣大農業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擁有強大的科技服務隊伍,其中高級職稱32人,中級職稱165人,初級職稱167人。
第四,生態環境良好。管理區內無重工業汙染,水系條件優良,糧河水質清澈,空氣清新,是糧棉油菜優質高產攻關的理想區域。2010,水稻萬畝高產部級示範落戶我區,成效突出;2011年,我區繼續實施市級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成效顯著。
第五,居住環境優美。2011管理區籌集369萬元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主要街道路面;鋪設人行道彩磚;整改低層平房;新建和改造居民區下水道,硬化背街小巷;實施街道路側綠化;安裝路燈和景觀燈;綠化城鎮的主要道路;建設職工休閑廣場;“通村”水泥公路建設。管理區城鎮面貌煥然壹新,員工生活環境不斷優化美化。2011年,行政區被評為“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
五、2012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壹)堅持農業強區,努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進程。
壹是進壹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抓住“十二五”期間國家對水利工程的投資機遇,積極爭取項目,加大投入,徹底解決防洪隱患,增強防洪排澇抗旱能力。
二是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依托綠怡園農產品加工項目,大力發展有機蔬菜(無公害蔬菜)、蝦米連作、有機水稻、水稻種植等特色農業,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全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是進壹步強化科技服務手段。大力實施科技人才發展工程,積極吸引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投資管理區建設。加強農業實用技術推廣、科技帶頭人培養、科技示範戶建設,積極爭取項目,繼續抓好高產創建,全面提高對農業生產的指導和服務。
四是進壹步完善新農村建設。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加大投入,整合建設資金,統籌發展布局,以農墾危舊房改造為契機,加強生產隊居住區規劃建設,以大湖隊為樣板積極申報全省宜居鄉村建設,打造新農村建設新亮點。
(二)堅持工業強區,努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壹要解放思想。強化“工業第壹”的觀念,加大“工業第壹”的力度,體現“工業第壹”的地位,以非常措施、非常行動,下大力氣抓好三年工業倍增計劃。
第二,要規劃壹個大公園。努力建設布局合理、產業集聚、功能齊全、生態良好的高標準園區,力爭用2-3年時間,在黔江西部建成萬畝市級工業園區。
第三,要吸引大項目。以優勢資源和優質服務招商引資,力爭2012年新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落戶園區。
第四,服務要大幅度提高。牢固樹立“產業先行、企業家先行”的思想,堅持“壹切圍繞項目,壹切圍繞項目”,實現“零服務等待、零合作、零環保投訴、零幹擾生產”。
第五,我們必須加快發展。積極推進紡織服裝企業升級,大力培育生物產業,突破食品產業發展,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堅持重點突破,努力推進三次產業。
以服務工業化和城鎮化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積極吸引大型商業企業,提高商業服務的標準和水平;積極引進大型餐飲企業,提高接待水平,逐步建成星級酒店;積極引進金融企業來區經營,全面提升金融業服務水平。
(四)堅持城鄉統籌,努力推進新型城鎮化。
按照全面實施城鄉壹體化的總體要求,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努力建設以縣級鎮為標準,以集鎮為中心,半徑10公裏的新型區域中心。加大住宅小區開發力度,積極吸引大開發商,以成片開發為主,建高層電梯樓,建大型住宅小區。全面推進行政區道路、安全飲水、電力和公共設施建設,進壹步完善城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