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能評估,資源優化,生產效率持續提升,協助生產線解決問題;
2.制定標準工時和人員定額,作為工廠效率提升和成本評估的依據;
3.規劃工廠布局,優化物流,提高空間利用率,優化流水線物流,合理安排流水線,實現效率最大化;
4、行動研究(MOD法),改善作業方式和線路平衡,提高作業效率,減少材料報廢;
5、標準化分析研究(作業分析、流程分析),確定標準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6、制造成本分析,降低報廢成本、制造成本;
做壹個IE工程師,需要規劃布局,需要設計工具,所以壹定要懂CAD,改進後的成果要很好的展示,所以也壹定要懂PPT制作。
工業工程是壹門新興的工程科學。早在1881年前,弗雷德裏克·w·泰勒就有了工業工程的概念,但實際上工業工程這門科學在1920年代才開始,二戰後才初具規模。在國外,泰勒首先倡導“時間的研究”,而吉爾布雷斯夫婦(f . b &;Gilbreths)是“工程研究”的創始人。(編者註:時間學工程的起源見另壹頁《工業工程的兩個小故事》壹文。)直到1930年代,他們的研究才被大眾所關註,正式成為運動與時間研究。現在,時間研究可以說是工業工程領域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傳統工業工程的基本概念。
壹開始,工時科學的定義是指對完成壹項工作所需的操作方法、材料、工具和設備以及時間的研究。而它的目的是在1尋求最經濟有效的工作方法;2.進壹步確認和規定所選擇的工作方法、材料標準、工具規格和設備要求的理想標準;3.研究制定工人完成工作所需的標準時間;4.新方法的培訓和實際實施。
美國工業工程師協會(AⅱE)對工業工程的定義是:“工業工程是壹門研究人、材料和設備的整個系統的設計、改進和應用的科學。它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由此及相關系統所獲得的效果進行規劃、預測和評價。」
從上面的定義,讀者可能會有壹個大概的了解。綜上所述,所有的人類和非人類的活動,只要有行動,都可以應用工業工程的原理和工業工程的壹套系統化的技術,通過最好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在工業工程的操作順序分析中,由於人的任何動作都是連貫的,所以所有的動作都經過仔細的分析,分成精細的單元,刪除不必要的動作,合並有聯系的動作,達到簡化工作、省時省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