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日本實業家鈴木正三也說過,“作坊就是道場。”基於他對禪宗智慧的深刻理解,他希望人們能夠吸收禪宗的智慧,把勞動視為人性的自然表現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要。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心智,通過勞動實現自己的價值,通過工作升華自己的思想境界。
這其實是壹種備受推崇的“工匠精神”。乍壹看,有人認為“工匠”壹詞指的是壹種機械重復勞動者。其實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義。他在工作中代表了壹個人的堅持、忠誠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其實這種精神我們也沒必要學日本。翻閱史書,我們會看到屠夫是如何熟練地殺牛,駝背老人是如何告訴孔子用竹竿粘蟬的訣竅,賣油人是如何讓油從錢眼裏流過而不溢出壹滴。
原來,早在瑞士手表和日本馬桶之前,中國就是“工匠精神”的發源地。曾經,我們也講過工匠精神。
隨筆/不變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