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西華工作站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西華工作站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成立於6月1943 11。由美國發起、48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救濟復興署在華盛頓成立(比聯合國早兩年),決定向歐、非、亞三大洲38個戰後國家提供救濟。中國是救援的焦點。聯合國救濟和重建機構的所有救濟物資和運輸工具都標有“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字樣,所有工作人員都佩戴銅圓藍琺瑯底“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字樣的徽章。該聯合會是壹個半官方和非政府組織。

該聯合會的總部設在華盛頓。行政長官是總幹事,常設機構是理事會,執行機構是各國的分支機構。救災物資由會員國提供,由民眾收集,由慈善組織捐贈。美國占了很大壹部分,其次是英國、加拿大、拉丁美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當時美國拍了壹部紀錄片,是美國人民踴躍捐款的場景。抗戰勝利後,這部電影在中國許多大城市上映。“聯合會”的大部分工作人員是從私營部門招聘的。條件是未婚青年男女有壹定學歷,懂駕駛、機修、醫療、農學壹門以上技能。工作人員沒有工資,只有津貼,相當於現在的“青年誌願者”。好奇又活潑的美國年輕人聚集了壹會兒。

聯合會與中國的聯絡機關是國民政府的行政院。行政院設立“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以下簡稱“銀行總署”),並佩戴“CHINARRA”徽章。因為當時有壹張“雙十協定”,當局要在邯鄲設立解放區復興總局。由於“聯邦”的性質,行政院也不好意思強行把高官安置在各個分支機構,只好由全國各地的學術名人、慈善團體負責人、宗教領袖來辦。因為“總經理”畢竟是以“總經理”為基礎的,“總經理”和“總經理”鮮為人知。

8月1945日,日本投降。此時,在東南亞,美軍還有相當數量的戰備物資。除軍械武器外,還有汽車、帳篷、食物、食品、醫療設備、築路機械、廚房卡車和敞篷吉普車。歸心似箭的美國大兵對此不感興趣!全部交給“聯合總經理”救災。5438年6月+10月,“總聯”將這些物資集結到各大要道,隨時可以運送到中國災區。這就是1945年冬天黃河泛濫區難民能收到第壹批救濟的原因。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河南分會於1945年9月在開封成立,主任是馬傑。馬傑是大學教授,知識界名人,學生很多,相當有威望。分公司下面的分部負責人大多是他的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傑成為“民革河南省委員會組織委員”。

西華縣是黃河泛濫區的腹地,位於黃河泛濫的下遊,四面八方的黃水在這裏交匯。水深已滿,8年不退,相當壹部分地方積水10年。“黃河泛濫腹地”是全國公認的,“統戰總局”自然會把重點放在華西黃河泛濫區。

“聯合指揮部”河南分部已在豫北、豫西南、豫東北成立工作組,在周口成立第四工作組。後來豫西南工作組也並入周口第四工作組。工作隊下設三個分隊:黃泛區農機墾殖工作隊(專門負責機器墾殖)、黃泛區救災工作隊(專門負責救災),黃泛區醫療衛生工作隊還管轄許昌汽車管理所和漯河修理廠。為確保抗洪救災工作取得實效,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黃泛區第四工作隊華西工作站設在西華縣舊校址(現縣人民醫院),站長為王大全。任務是救災物資的運輸和保管,機械的分配和管理,“聯合總局”上級人員的接待和檢查,聯絡和翻譯(王本人懂英語)。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西華工作站設在西華縣人民醫院北院區的壹個家屬院。三座磚木結構的建築與周圍的建築相比顯得特別低矮。但其仿古的檁條和幾根粗大的木柱,以及梁頭上的木刻、磚雕,還有新修復的坍塌的屋檐、殘破的雕刻,似乎都在向人們訴說著它昔日的輝煌。

據老人們回憶,該處曾是西華縣著名的明倫堂舊址。從1945到1947,這裏還被用作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西華工作站的倉庫和辦公室,舉世矚目。來自許多國家的誌願者在這裏上演了不朽的篇章,幫助災民,建立黃河洪水區。1983年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隨著抗日戰爭的接連勝利,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躪的亞洲、歐洲、非洲等國家的人民看到了重建家園的曙光。1943 165438+10月,由美國發起,美國、英國、加拿大等48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救援機構”在華盛頓成立。聯合國救濟機構決定向亞洲、歐洲和非洲38個戰後國家提供救濟,中國是救濟的重點。

“聯合國救濟署”是壹個半官方半民間的組織。它沒有黨派象征,沒有政治色彩。其總部和分支機構沒有行政機關,只有管理機構和辦事機構。總部設在華盛頓,行政首長是壹般行政主任,常設機構是理事會,執行機構是設在各國的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分支機構。

救災物資由會員國提供,由民眾收集,由慈善組織捐贈。日本投降後,聯合國軍在東南亞等地仍有相當數量的戰備物資。除了軍械武器之外,汽車、帳篷、食品、谷物、醫療設備、築路機械和敞篷吉普車壹應俱全。聯合國救援機構將這些物資組裝起來,於6月1945+00送達中國災區。

“聯合國救濟署”的工作人員多從民間招募,多為美國基督教青年會、羅姆俱樂部、毛毛基金會等慈善組織成員,前提是未婚青年男女有壹定學歷,並有駕駛、機械維修、醫療、農學等方面的壹技之長。工作人員沒有工資,只有補貼。中國與聯合國救濟機構的聯系機關是國民政府行政院,國民政府行政院據此成立了行政院救濟機構,工作人員來自全國各地的慈善團體、宗教界和其他非政府組織。

1945年9月,聯合國救濟署在河南設立分部,行政院救濟署河南分部成立,總部設在開封,協助聯合國救濟署工作。日本侵略者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根據國際協議,聯合國向幾十個戰亂國家和地區提供了援助。由於黃泛區長期洪澇災害,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聚焦黃泛區,在黃泛區腹地西華縣設立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第四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辦公地點位於西華縣明倫堂舊址(現西華縣人民醫院北院),站長為王大全。聯合會第四專案組和西華工作站是隸屬關系,交叉工作。第四專案組第壹組長是華敏,家住周口;接任隊長的是王大全,他也是西華工作站的站長。所以他經常開著敞篷吉普車往返周口和西華,工作很忙。黃泛區農墾隊受四隊和西華工作站雙重領導。

西華黃泛區的圍墾

早在1945年底,“聯總”河南分公司在中牟、尉氏招收拖拉機(後譯為俄語為拖拉機)培訓班,每班30人,要求大學畢業資格,壹學期3個月;然後我們招了兩個資質和規模都壹樣的培訓班,培訓了180拖拉機手。從第四期開始,在扶溝和周口舉辦,每班50人。要求高中畢業半年,* * *培養100人。第五期,每個班80人,畢業160人。

黃泛區農墾工作隊有三個小分隊:第壹個小分隊初設西華王牌樓,後遷至華西少滿樓,隊長原印;二支隊設扶溝練廟,隊長為弘壹;第三隊成立西華保護城,隊長崔玉華。每個團隊都配備了外國技術人員(大多是美國人)和翻譯。超過65,438+00人,如所羅門、沃爾蒂娜、喬·埃斯沃爾坦。他們的任務就是隨機去田間地頭,指導駕駛,排除故障。另在西華縣城西街北老鴉門(今縣醫藥公司)院內設修理廠,調洛河修理廠周煥才、王為修理技師。當時有三支隊伍擁有200多輛拖拉機和兩輛自走式收割機,包括福特(25馬力)、馬克斯(55馬力)、卡斯(55馬力)、庫馬爾(55馬力)、克拉克(75馬力)和迪夫雷(90馬力),其中克拉克是東南亞戰場上使用的公路車輛。美軍原計劃打通重慶、昆明、仰光到印度密支那的交通線,與日本長期作戰。克拉克為此修建了這條路。這款履帶式車輛高1.5米,長2米。最適合山區和密林的泥濘環境。它可以從事多種作業,如挖、掘、拉、滾等。沒想到三個月後就被調到黃河地區拉犁耙。10黃河泛濫後的西華,是壹個泥濘的地方,草很深,樹根交織。牽引機只有在草被滾下來的時候才能操作。壹個火車頭拉兩個犁已經夠辛苦了。冬耕更是難上加難,因為機車沒有駕駛艙,在冰天雪地裏工作,僅靠壹套棉工裝真的很難抵禦刺骨的寒風。地長約10裏,來回犁6小時。這位司機憑著毅力,為西華黃河泛濫區開墾了45萬畝土地。從1945結束,黃泛區難民陸續返回家園。這些掙紮在生死邊緣的人群面黃肌瘦,動彈不得,拖著孩子,根本無法恢復生產。墾荒隊向他們指認了開墾的荒地,相當壹部分土地已經播下種子,長出了幼苗。

生命援助

黃河防汛工作隊由王大全領導。根據救濟的性質,可分為緊急救濟、後續救濟和發展救濟。按類別可分為三類:特別重災區、重災區和災區。解決災民的溫飽問題成為救災工作的首要問題。救災工作開始後,首先要解決的是人們的吃飯問題。熟食配送有兩種:定點配送和流動配送。按照站長王大全的安排,在紅花鎮、城關鎮等十幾個地方設立了廚房,為方圓七八裏內的災民提供食物。

黃河泛濫後,難民陸續返回。他們原來的村子在張的水深下已經淤塞,只能在大致方向踩下壹片蒿草,鋪上席子露天睡覺。災民變得壹貧如洗,沒有食物和衣服!災難現場通常只有壹處火災。下雨的時候連這火都泡滅了,時間仿佛壹下子倒退到了原始社會!記得上世紀70年代,《奔流的河流》劇組來西華進行外景拍攝。他們從當年的災民那裏收集了壹批衣服作為道具,看到這些衣服的碎片,只有鍋碗瓢盆的碎片,讓人潸然淚下。首先要做的是分發熟食,這是救人於水火的第壹步。熟食配送有兩種:定點配送和流動配送。根據站長王大全的安排,在紅花、城關等幾十個地方設立了廚房,為輻射半徑七八裏內的災民提供食物。西華縣紅花鎮淩橋村的淩榮海老人回憶說:“我寫字很流利。王大全讓我做壹份受害者名單,然後上報給紅花的廚房。廚房會根據名單發放飯票,災民憑飯票做飯菜。門票分為大門票(成人)和小門票(兒童)。壹日三餐,平均壹人壹大勺米飯(有時是壹個12的老饅頭)和兩人壹大勺蔬菜(西紅柿、土豆、黃豆罐頭混合而成),夠吃了。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壹年零四個月,直到我的村子有了住的地方,我裝了竈具就開始送米送面。”受災特別嚴重地區的救援情況大致相同。重災區食品發放以西華縣為例。廚房設在老檢驗所(現縣公安局)。王大全任命當地人高友生為食品主管,單鳳儀為會計。據單鳳儀老人回憶:“那時候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兩頓飯,大十字街都是敲鐘的。受害者靠縫在袖子上的布吃飯,每人壹份。城關不是所有的災民都能拿到做飯用的布,很多壹直做飯的人都拿不到布。這個廚房是做熟食的,大概5個月才撤銷。”工作站裏還有四個廚房推車,是專門為那些分散在偏僻角落的災民準備做飯的。廚房卡車是十輪卡車,後備箱內置四個鐵桶,每個鐵桶可以蒸40斤大米。到達現場後,只需要水和蒸汽,20分鐘後飯菜就做好了,然後下達命令讓災民領取飯菜。這輛車是美軍曾經在東南亞戰場服役的專用廚房車。本來是給200個士兵吃的。災區壹般沒有廚房做食物。另壹項緊急任務是分發衣服。10黃河洪水後的災民,已經到了無衣可穿的地步:10以下的男生,壹絲不掛,壹絲不掛;所有成年男子都是赤膊上陣;女人都是光著身子,壹絲不掛,女孩子見人都是極度尷尬和羞愧的。那時,所有受災特別嚴重的地區的受害者都可以得到壹套衣服。首先,受害者制作壹份名冊,標明年齡、性別和身高,然後在受害者現場親自分發。這些衣服是從各個國家收集來的,有的是新的,有的是八成新的,但沒有壹件是破舊的,五顏六色,千奇百怪。半個世紀前,中國人在哪裏見過這種情況?他們穿著長袍、夾克和中式休閑服,壹旦拿到這些紅綠相間的禮服和夾克,就顯得很無助。“是充饑的食物,禦寒的衣服”,那就穿上吧。當時,姑娘穿上了連衣裙,老太太穿上了碎花外套,老人穿上了工裝褲,小腳女人穿上了高跟鞋。剛開始大家相視壹笑。久而久之,他們就習慣了。在重災區和災區,不是每個人都有壹套衣服,而是給了衣服沒衣服。學校給學生發衣服或布料。作者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經濟形勢好轉,時尚突然在市場上流行起來。很多人不喜歡,說是“妖中邪”,黃泛區的人不喜歡。他們說:“這有什麽奇怪的?”。我們40年前穿過它。“是啊,黃泛區的人真的見過世面。他們在全國各地都有“吃百戶”的經歷。他們吃過暹羅飯、美國洋面和各種罐頭、餅幹、瓶裝奶粉、戰地便當。後來市場上各種食品琳瑯滿目,他們就表現出了共同的風格。在重災區,住宿也是重中之重。如果蓋房子,不僅沒有磚,連壹根木棍都找不到,於是二戰退役的帳篷就成了急用物資。壹般3至5戶發放1套20平米帳篷,5至8戶發放1套40平米帳篷,連同支撐帳篷的支架。在其他災區,視情況而定,只有露宿者才能得到帳篷。

84歲的張克老人在救濟總局西華工作站棗口站負責編制名冊和登記發放救濟物品。老柯回憶說:“那時候剛回來的人都是衣不蔽體,饑腸轆轆,工作站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他們的吃住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人的住房問題,工作站會按照三至五戶發放1頂20平米帳篷,五至八戶發放1頂40平米帳篷的原則,對部分捐贈或者戰場上廢棄的部分帳篷進行救濟,連同支撐帳篷的支架。

(通常用於自然災害後)恢復生產,自食其力

當時僅西華、扶溝兩地就有25.6萬多災民。分發食物、衣服和帳篷無法解決他們的基本問題。根據實際情況,王大全采取了“依靠物資後續救濟,救濟與生產相結合,發展救濟”的模式。王大全是壹個有組織和管理才能的人。在西華工作站,他重點建設了汽車運輸隊、倉庫、縫紉廠、鞋廠(女工50人,手工制作)、鐵織布機織布廠(* * *女織布工20余人)、物資調撥供應處、木材廠(除了做桌子凳子,還可以搭小的臨時橋)等。,完善了後續救助機制;另壹方面,他經常帶領“聯合總部”開封分部的外國人視察災民。

首先在西華工作站成立了車隊、縫紉廠、鞋廠、織布廠、木材廠,讓壹部分人有了工作。其次,對於能生火做飯的家庭,熟食的分配將改為大米和面粉。

早在1945年底,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河南分局就分別在中牟和尉氏招了壹個拖拉機培訓班。三個月後,“聯合國救援機構”河南分公司招聘了兩期資質和規模相同的培訓班,培訓了180名拖拉機手。隨後,“聯合國救濟署”河南分部又招收了第三、四、五批學生。

畢業後,大部分同學都來到黃泛區農墾隊工作。黃泛區農墾工作隊有三個分隊:第壹分隊最初設在西華王牌坊,後遷至西華少滿樓;第二支隊設在扶溝蓮寺;第三隊位於西華湖蕩城。每個團隊都配備了外籍技術人員和翻譯。此外,西華縣舊縣政府(現西華縣醫藥公司)有壹家修理廠。

當時三支隊有200多臺拖拉機和壹些收割機。拖拉機有福特、馬克斯、克拉克等型號,其中克拉克是壹種履帶式多用途工程車,可以從事挖、掘、拉、滾等多種作業,為黃泛區的開墾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後,工作隊把這些開墾出來的荒地指定給農民耕種,減免各種稅收。荒蕪的沙灘上長出了莊稼,災民從救濟走向生產自救。截止到1946,受害者實現了做飯。與此同時,發展救濟工作正在全面展開。

生產剛壹恢復,黃河泛濫區就遭到了蝗蟲的襲擊。蝗蟲遮天之後,莊稼壹片狼藉,給黃泛區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為了保護新開墾的土地,工作站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蝗蟲搜尋活動。為了鼓勵大家,工作站規定男女老少抓的每壹斤蝗蟲可以換壹斤大米。“那時候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的蝗蟲,每天抓到的蝗蟲堆得像座小山。”張克老人回憶道。

為了打通黃泛區與外界的通道,需要修建周口至開封、周口至許昌兩條高速公路。工作站規定沿途災民可以自願去上班,自願去上班的災民中午在工地吃飯,按照壹定的標準,每天可以領到幾斤面粉,作為救濟工作。對工作量沒有強制性要求。沿途災民用了8個月時間,修了周口到開封、周口到許昌兩條高速公路。今天,周邊和周旭公路的路基大部分是由當時的災民鋪成的。

由於衛生條件落後,洪水過後的西華到處是虱子、跳蚤、蒼蠅和蚊子,許多人患有瘧疾和疥瘡等疾病。為了幫助患者得到及時治療,工作站在城隍廟附近設立了門診,壹名美國誌願者坐在診室裏。“我只記得當時大家都稱呼她為艾小姐。”采訪中,老柯說,因為時間太久,艾小姐是美國人,所以記不清名字,但“她為救治災民的疾病沒少出力”

當時因為缺少藥物,治療瘧疾的藥物基本都是“奎寧”。對於疥瘡和潰瘍等皮膚病,應用壹些消炎藥或磺胺粉。消滅虱子和跳蚤的方法也很簡單。工作站工作人員向受害者分發粉末藥物或將其灑在每個人的衣服上。後來才知道,這種白色的藥其實是敵百蟲粉。

當時外電預言:“黃河灘區是不可能恢復的。”當然,這有點悲觀,但要解決這壹大片荒地上25.6萬災民的衣食住行問題,光靠放米、衣服、帳篷根本不行。應采取的措施是:壹是依靠物資實施後續救濟;第二,救濟與生產相結合,走開發救濟之路。

據靈贊老人回憶,“我知道王大全,西華縣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多次帶領美國人到我家詢問我父親的情況。只要能在爐子上做飯,他們就不再帶飯,而是送大米、白面、罐頭、牛奶、鹹豆粉。標準為:成人每月大米30斤,白面30斤,* * * 60斤;孩子20斤大米,20斤白面,***每月40斤;每人10聽罐頭,10聽牛奶,1聽鹹豆粉(5斤)。我父親是受害者的登記者,美國人和他談過了。我父親聽不懂,就被王大全翻譯了。”這是壹個特別重災區,妳不可能把送來的食物都吃完。目的是防備雨雪天。1947 165438+10月25日,第三屆聯合國大會決定撤銷聯合國救濟署,王大全也離開西華前往美國。當年年底,中國市政府決定成立黃泛區康復局,接管聯合國救助康復管理局第四工作隊在西華的全部工作。在該工作站工作的所有中國人員根據他們的意願要麽被解雇,要麽被調到康復局。

1947 165438+10月25日,聯合國第三次代表大會決定,撤銷組織“善後救濟總署”,撤回派往各國的工作人員,物資全部留給當地。當時國民政府成立行政院黃泛區復興局,接管原“總聯”“總行”的全部工作,並設立河南、安徽、蘇三生三個分局,王士典任黃泛區復興局局長。原“救濟總局”的中方工作人員,要麽被辭退,要麽自願調到康復局。但此時國民黨政府在戰爭中節節敗退,“黃泛區”大部分縣都建立了人民政權。當時的“府(扶溝)太(太康)西(西華)政府”派副縣長王傲夫、縣政府書記鄭顯庭到復興局工作,復興局實際上由* * *產黨控制。

1948,12年6月,國民黨決定炸掉工作隊留下的全部財產。上午8時,壹架輕型轟炸機在工作站上空低空掃射壹挺機槍,又向院內投擲了兩枚炸彈。當時火光沖天,工作站內大部分房屋被夷為平地。著名的明倫堂只剩下幾棟房子。至今,明倫堂東山墻上仍清晰可見子彈留下的痕跡。

1948 10在原農墾隊的基礎上,在扶溝聯思成立豫皖蘇農墾學校,崔玉華任校長。1949年4月,學校遷至開封,更名為河南省農業學校。

1949 10中央農業部召集原黃泛區康復局拖拉機駕駛員參加農業部主辦的農業機械化培訓班,康復局派出80多名學員到北京雙橋原農機學院報到,參加農機理論和維修培訓。培訓班結束後,學員們都去了全國各地的農場,成為農業機械化的骨幹力量。

1950 3月21日,中央黃河水患康復委員會康復局在開封成立,後該局遷至西華縣明倫堂。復興局的主要任務是疏浚河流、排除積水、預防流行病、生產救災物資和號召逃亡的難民返回家園和重建家園。同年4月,把中央農業部門的70多名拖拉機手充實到復興局,成立機耕大隊。在壹年多的時間裏,康復局組織和幫助農民疏通了何英河、賈魯河河等淤塞的河道,幫助返鄉災民開墾荒地1000萬畝,機械開墾土地40多萬畝,防疫治疫654.38+0.2萬人次,在壹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民的生活。

1950 12周恩來總理在聽取康復局工作匯報時,對康復局的工作大加贊賞,並指示結束康復局的工作,建設大農場。1951年1月,黃泛區農場正式成立。

核心提示:西華縣位於黃泛區腹地。60多年前,這裏的人民飽受黃河之災,百姓苦不堪言。為了幫助這裏的人們重建家園,“聯合國救援機構”在這裏設立了“聯合國救援機構西華工作站”。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工作站幫助開墾荒地、救治災民、救災,為全世界人民譜寫了壹曲抵禦災害、建設家園的樂章。

時至今日,距離聯合國救援機構西華工作站在黃河洪災區開展救援活動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當年參加救災活動的外國人早已回國,中方工作人員因為各種原因分散在全國各地,而且都是老人,很多已經去世。但是,正是他們當時無私的付出,才有了今天黃泛區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永遠記住、艾老師和那些無私的誌願者。也許沒有他們昨天的努力,就沒有黃泛區今天的幸福和諧。馬傑:大學教授,知識界名人,人多,頗有聲望。分公司下面的分部負責人大多是他的學生。建國後,馬傑成為“民革河南省委員會組織委員”;

陳:馬傑的學生,河南南陽人,黨員,為解放區運送救災物資做了大量工作。妻子王玉珊到西華工作站在黃泛區紅花集小學任教,期間生下陳;

閆世軍:參加了《復興總局黃河故道協定》的談判,建國後在鐵道部工作;

邊光輝:農機技術員,負責農機操作人員的培訓。建國後,在開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