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幾套生態住宅評價體系框架。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是《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價手冊》(2001發布第壹版,2003年完成第三次升級)。為了實現將北京2008年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的承諾,2002年6月立項,2006年開展了“綠色奧運建築評價體系研究”項目。
1.65438+
《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保護自然資源,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並與周邊環境和生態相協調為主題,旨在促進中國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1.1的發展歷程?
為了讓人們全面了解生態住宅,讓生態住區的環境規劃、建築設計和建設管理有標準可循,2001年9月,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價手冊正式出版,這是我國第壹部生態住宅評價標準,也是我國綠色建築評價研究的第壹步。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裏,《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進行了兩次修訂。?
2002版《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價手冊》的指標體系主要參考了美國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第二版)和中國國家示範工程建設技術要領及商品住宅性能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分為住宅環境規劃設計、能源與環境、室內環境質量、住宅水環境、材料與資源五個子項,提出了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價體系。?
2003版《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價手冊》的評價體系在2002版的五個子項中保持不變,僅增加、刪除和修改了部分評價指標,重點是與居住健康密切相關的項目。
1.1.2評價方法?
本評價手冊的編制參考了國外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及相關資料,從環境規劃設計、能源與環境、室內環境質量、水環境、材料與資源五個方面進行住宅小區前置,並兼顧社會環境效益和用戶權益。主要包括規劃設計綜合評價、基本性能評價、建築生命周期環境評價和後期驗證四個方面。?
但是,這種評價體系仍然存在壹些問題:定量指標太少,定性指標太多,壹些本應具有硬數據的指標缺乏應有的數據,被模糊或暗示性的詞語所替代,使得評價過程缺乏客觀約束,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評價體系中部分指標標準過低,無法減少建築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1.2綠色奧運建築評價體系
1.2.1發展狀況?
為了實現將北京2008年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的承諾,科技部“科技奧運十大專項”項目“綠色奧運建築評價體系研究”於2002年6月立項,歷時14個月。這是中國第壹個綠色建築評價和示範系統。不僅包括上百項綠色建築標準,還為評價機構的專業人士介紹了具體的評價評分方法。這個評估系統還包括綠色建築評估軟件,專業人員用電腦智能評估壹個建築是否“綠色”。
1.2.2評估方法?
(1)全程監控,階段評估。“綠色奧運建築評價體系”旨在指導和評價奧運建築設計、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根據我國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全過程監控、分階段評價的指導思想,評價過程由規劃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驗收和運行管理階段四部分組成。根據每個階段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通過對每個階段的控制,保證最終綠色建築的實施。?
(2)QL評分法。從評價方法來看,本評價體系采用雙指標評價法。評價規定分為Q和L兩類:Q(質量)是指建築環境的質量和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水平;l(負荷)是指能源、資源和環境負荷的貢獻。所謂綠色建築,就是我們追求L的最小消耗,得到q的最大消耗的建築,兩者結合可以綜合評價建築的“綠色”程度。系統* * *分為兩級,包括四個Q級指標和五個L級指標,分別包含15和18二級指標。?
綠色奧運建築評價體系項目在引入建築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過程控制的觀點和相應的評價方法,采用Q-L雙指標體系和權重體系對中國綠色建築進行評價,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開發了壹批與評價體系相匹配的、可用於定量模擬計算和優化設計指導的軟件。其缺點是不涉及經濟評價。
1.3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建設部於2006年3月16日發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並於2006年6月1日開始實施。本標準的編制原則是: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結合中國國情;註重“四節”和環保要求;體現過程控制;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系統性和靈活性的結合。這是我國首個綠色建築綜合評價推薦性國家標準,從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的全生命周期出發。?
其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以下六個指標:節地和室外環境;節能和能源利用;節水和水資源利用;材料節約和材料資源的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居住建築),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公共建築)。主要指標中的具體指標分為三類:控制項、壹般項和偏好項。?
隨著綠色建築實踐和研究的不斷深入,全國綠色建築評價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我國對生態建築評價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現有的評價體系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國的LEED為基礎,評價重點是環境影響。但是,我國生態建築評價體系在整體性、層次性、經濟可行性、定量分析比例以及相關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還有待完善。
2.建立和完善中國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的建議
2.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
由於綠色建築評價客觀上涉及多學科、多角度、多因素,是壹項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綠色建築評價在這壹復雜系統的決策、規劃設計、實施建設、管理使用的全過程中是系統化、模型化、量化的。它是壹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決策方法,因此指標選擇和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非常復雜,體系的建立需要學科的融合和研究者的長期合作。目前在這方面做的研究還比較少,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還不夠,在很多方面還需要進壹步深化。只有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將綠色建築評價體系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才能為我國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的完善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2評價體系從標準走向精細化?
我國目前對同壹類型的建築,不分性質、使用年限和功能,采取同壹標準,這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需要進壹步細分不同類型建築的特點,對不同類型建築的評價指標體系做出更有針對性的指標體系。可以借鑒結構設計中“建築重要系數”的概念,對不同的建築引入“生態系數”的概念,以便根據其性質、使用壽命和功能區別對待。另外,我國幅員遼闊,氣候不同,自然條件不同,評價體系必須考慮地區差異,建立唯壹的國家標準體系是脫離實際的。在評價體系的標準設定方面,允許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有壹定的靈活性,而不是同壹個國家標準。應該在全國範圍內劃分幾個區域,在分析了當地的主要代表特征後,給出不同的“值”。
2.3評價方法從定性走向定量?
在評價方法上,力求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特別是加強定量指標的研究和運用。中國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包括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采用累積法評價最終得分計算總評價結果的評價方法。近年來,從數學上證明了這種評價模型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合理的。
綠色建築的評價體系本質上是壹個相對合理的量化指標體系,主要側重於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評價。綠色建築的評價應符合物理規律的科學性,準確的量化數據是評價體系的靈魂,但我國還缺乏壹些生態評價的基礎數據。定量評價方法的研究和應用是完善我國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的壹個重要方面。
2.4評估體系實行第三方認可制度?
在全國範圍內倡導發展綠色建築,推行綠色建築認證制度,政府必須培育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建築設計方案的實施、建築開發的全過程、建築材料和建築設備進行綜合評估。
目前,中國的建築綠色評估是由建設部組織成立專門的專家組來實施的。由於缺乏第三方評價機構,在實施方案評價、施工全過程評價、建築材料環保性能綠色評價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政府在開展專家評估的同時,必須及時培育第三方評估機構。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設立,將這種外部評估委托與內部專家評估相結合,評估標準或內容由雙方共同擬定。壹方面充分發揮了專業咨詢機構的專業優勢,另壹方面從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角度保證了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需要註意的是,參與評估的第三方必須重視評估人員的專業培訓,政府應加強綠色建築的技術規範和科學培訓,培養相應的綠色建築評估專業技術人員。
2.5運用經濟杠桿,采取激勵政策?
綠色建築不僅要考慮宏觀(國家甚至全球)環境影響,如co?2排放、節約水資源、建築材料生產和建築運行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等。,應該對用戶有利,兼顧開發者利益。?
政府應在綠色建築的發展和評估中發揮主導作用,並在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基礎上,從法律法規、政策環境和稅收制度等方面鼓勵不同的行為主體。通過補貼、低息貸款、稅收和其他財政激勵措施,促進環保技術的發展,實施環保政策,提高經濟可行性。不同的建築在其生命周期內對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影響和貢獻是不同的,開發商要為所有後果承擔全部成本,因此政府應該采取偏向性的稅收政策,以體現社會公平。減稅等財政激勵措施可以使房地產開發商降低運營成本,為綠色建築的發展提供經濟保障。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