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爾哈赤與八旗軍隊
每隔幾年,在中國北方的大草原上,就會崛起壹股力量。起初只是壹個野心勃勃的個體,但最終,它會影響中國的歷史進程。至於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數字,我還沒想通。在《中國歷史大綱》中可以找到壹些答案,但我至今不知道這種遠大誌向從何而來。這裏不細說努爾哈赤的生平事跡,先來討論壹下他創立的八旗軍。
滿族人不多,即使入關也不過幾萬人。加上聯盟裏的蒙古人和漢人,也就20萬。但就是這樣壹波人,統治了654.38+6億漢人。究其原因,滿族人的組織風格是壹個重要因素。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它的基本組織單位叫做魯牛。每個魯牛有300人,是軍民結合。就像壹個村莊,它通常耕種。外出時,年輕人上前線,老人和孩子負責補給。因為都是自家人,補給的時候會選擇最好的物資給前線。
然而,明軍卻大不相同。到了明朝末年,腐敗嚴重,前後方無法有效協調,組織也弱了很多。面對滿蒙鐵騎,壹敗塗地。五個牛錄組成壹個甲胄,五個甲胄組成壹面旗。壹旗約7500人,八旗6萬人。後來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擴大,達到180000人。654.38+6億人口打不過20萬人,可見其組織性有多差。?
清軍入關後開始統治全國,先後經歷了三藩之亂、葛爾丹之亂等。每壹次戰爭,八旗子弟都要沖到最前線,多少有些損耗。時間長了,數量越來越少。同時,入關後,很多八旗子弟開始享受生活,戰鬥力大大下降。經過200年的進化,他們祖先的鬥誌早已蕩然無存。到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八旗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於是出現了壹支新的軍事力量,即曾國藩及其湘軍。?
2曾國藩與湘軍
曾國藩這個讀書人,非常追求修身治國。在國難當頭之際,他開始在湖南老家招募項勇。曾國藩選人有壹套,只選老實的農民,把李三和吳村的農民編在壹起,這樣在戰場上就互相照顧,某種意義上也吸收了魯牛的優點。而且,他還挺會治軍的。他白天練功,晚上教這些士兵讀孔孟。軍人有了文化,腦袋就不再空了。在戰場上,壹邊是儒家,壹邊是基督教。戰爭需要軍餉,但朝廷沒錢,於是曾國藩做起了強行收錢賣文憑的生意。在非常時刻,他使用了極端手段。但洪秀全被滅,湘軍就成了威脅清廷統治的勢力。有人建議曾國藩治河,他沒有采納。他怕自己太成功,引起懷疑,所以對湘軍不屑壹顧。但太平軍殘余和魯豫皖壹帶又陷入困境,現在湘軍兵力不足。這時,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和他的淮軍走上了歷史舞臺。
3李鴻章與淮軍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門生,但性格與曾大相徑庭。與曾國藩喜歡修身養性不同,李鴻章強調工具的使用,他本人也是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的代表之壹。李鴻章是壹個很有野心的人。20歲去北京的時候寫了《壹萬年來誰寫歷史?八千裏之外,我要封侯。“這樣的說辭。
淮軍的基礎主要是湘軍的壹部分,加上安徽當地的招募。初期基本是湘軍的延續。但後來因為太平軍進攻上海,當地士紳出錢讓淮軍保護,於是淮軍通過貨船順流而下,進入上海。當初上海的士紳和洋兵看不起淮軍,李鴻章用行動打了幾個勝仗,讓人刮目相看。在與洋人並肩作戰的過程中,他發現了洋槍洋炮的威力,很快開始向他們學習,購買武器,聘請外籍教練進行訓練。不到壹年,淮軍的裝備已經大不相同。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先用火炮進攻,再用炮隊進攻。太平軍接連潰敗,連天京也終於被攻占。在組織之間的對抗中,當組織級別相當時,工具的主導作用起著關鍵作用。換句話說,在壹個組織的建設中,人和工具同等重要。
之後,曾國藩和李鴻章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李鴻章繼續加強淮軍,壹方面可以消滅太平軍和撚軍,另壹方面將來還要對付洋人。之後,“師夷長技以制夷”成為李鴻章的核心理念,可以算是晚清革新第壹人。隨著淮軍的作用越來越大,李鴻章的仕途步步高升,終於當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並創辦了北洋水師。但清朝是強弩之末,軍費不足,李鴻章在軍事管理上失利,最終導致甲午戰爭慘敗。我在看《走向* * *和》的時候,很佩服李鴻章。他在清朝只是壹個裱糊匠,壹切都不由他說了算。
甲午戰爭慘敗後,即使淮軍退出歷史舞臺,全國都在號召訓練新軍,袁世凱也玩了。?
4袁世凱與北洋軍閥
袁世凱在朝鮮發跡,曾經幫助朝鮮王室訓練親軍,頗有成效。甲午戰爭後,袁世凱直接逃往清朝。甲午戰爭期間,滿清政府開始主持新軍訓練,由淮軍將領胡專負責,聘請德國教練,采用西式裝備。稍加改進後,交給袁世凱。袁世凱雇傭了更多的德國教練,擴大了招募規模。這就是著名的小站訓練。
小站訓練在訓練方法上與淮軍有較大區別,而武器裝備與淮軍相似,有壹定程度的升級。在招人方面,不抽鴉片,不軟弱,雙手舉起100公斤重物是基本要求。同時工資也比較豐厚。為了解決將官扣工資的問題,直接發放給前線士兵,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借用了德國威廉皇帝的訓練歌,填詞後就成了大統領的訓練歌。這首歌被反復作詞,成了後來的三大紀律八項註意。?
小站集訓短短壹兩年,卻聚集和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如段、馮、曹錕、王士禎、張勛、徐世昌等等。這支部隊成了最好打的軍隊,清朝靠他鎮壓革命黨。袁世凱地位越來越高,最後逼清廷退位,做了大總統。袁世凱整個前半生都很輝煌,但是當了皇帝,沒幾天就被迫退位,是人生的壹大敗筆。他死後,部下迅速分裂,組成北洋軍閥。而北洋軍閥被壹群學生收拾了,就是黃埔軍校。需要說明的是,小站訓練營是辛醜之後遷到保定的,也就是後來的保定軍校。保定軍校的蔣介石、鄧、陳誠、李成為黃埔軍校的教員。?
5孫江與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創辦的,但蔣介石是最大的受益者。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是因為他經歷了歷次革命,合作的軍閥總是反水,所以想有自己的革命軍骨幹。黃埔軍校的經費和最早的規劃指導都是以蘇聯紅軍大學為藍本。
就學生而言,由於孫中山的號召和* * *產黨的宣傳,全國各地的優秀學生前來報考。當時,毛澤東是壹名駐上海的采訪記者。選拔學生可以用黃埔軍校門口的對聯來表達:“升官發財請到別處去,怕死不要進門”,橫向批判“革命者來了”。
在教育方式上,軍事和政治並重。過去軍校往往單純強調軍事訓練,缺乏政治教育,忽視對學生的信仰教育,學生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所謂政治教育,就是強調思想引導,和學生討論為什麽要打。同時,在學校裏將開設三民主義和* * *生產主義的課程。所以抗戰時期黃埔鮮曾投降賣國。相反,舊軍閥的問題更多。?
蔣介石作為黃埔軍校校長,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有空的時候會和學生聊聊天,拉近距離。經歷了十字軍東征、北伐戰爭、第壹次內戰、抗日戰爭、第二次內戰,黃埔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黃埔是蔣介石的嫡系就不用說了,* * *產黨十大元帥有壹半出自黃埔。我曾經寫過壹篇文章《黃埔軍校為什麽出了那麽多優秀的人》。有興趣可以進壹步閱讀。可以說,國內兩黨之爭,往往是黃埔師生同學之爭,最終以新中國的成立而告終。據說他們都是黃埔學生。為什麽會有不同的結局?有必要談談朱茂的影響。?
6朱茂與工農紅軍
無論是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還是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其骨幹主要來自國民革命軍,軍事將領主要來自黃埔軍校。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朱德在贛南進行了著名的三次整風。核心是改造舊軍隊的問題。
首先,從黨的領導來說,國軍的兵種是以團為單位建立的,對前線士兵沒有控制權,部隊服從軍官。而毛澤東提出“支部建在連上”,有黨支部,有黨組,直接抓壹線,深入毛細血管。這是工農紅軍的壹個特點。壹個公司180人,類似於壹個牛記錄。這對基層組織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其次是舊式軍隊中官兵的不平等關系,軍官經常打罵士兵。毛澤東在軍隊中設立士兵委員會,對軍官進行逆向監督,強調民主。這樣可以提高士兵在軍隊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之後又經過古田會議,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理念。我在毛澤東寫了壹系列早期創業。有興趣的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繼續閱讀。秋收起義遺留下來的幾百人,南昌起義遺留下來的幾百人,22年後,已經成為百萬過江勇士。多麽宏偉啊。
以上簡單介紹了這六大軍事力量的崛起。這期間,其他軍事力量也有所崛起,但都被歷史淘汰了。雖然壹開始沒有引起重視,但是在大的問題面前,他們都通過適當的組織,迅速轉變為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而演變為國家政治力量。在這個組織的力量中,時代的機遇,兵源,訓練的方式都是特別關鍵的因素。可以考慮如何將其理念引入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