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國土資源知識培訓取得豐碩成果”

“國土資源知識培訓取得豐碩成果”

——農村幹部走出國土資源教育大課堂追蹤報道

新年伊始,大雪紛飛。從全國鄉(鎮)村幹部國土資源知識培訓試點省縣河南省寧陵縣傳來好消息:農村基層幹部依法管理和利用國土資源的意識明顯增強,依法管理國土資源的能力明顯提高,國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減少,轄區國土資源信訪率明顯降低。調查數字顯示,通過科學規劃,全縣1052個居民點騰出集體建設用地65438+萬畝,清理耕地雜樹2000萬株。從2007年的11到今年1月,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案件零起,國土資源信訪案件3起,同比下降60%。沒有越級上訪,全部就地解決。

日前,記者壹行冒著隆冬的嚴寒,踏上這片春意盎然的沃土,跟蹤采訪。縣長李東生忍不住說:“國土資源知識培訓卓有成效。”

“最成功的培訓之壹”

寧陵縣是位於河南省東部平原的國家級貧困縣,轄14個鄉(鎮)、366個行政村,人均耕地1.13畝,低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物以稀為貴,我們珍惜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國土資源部、省委、省政府把國土資源知識培訓試點放在這裏,是對全縣人民的關懷和愛護。”雖然培訓已經結束三個月了,但李縣長的感激之情依然溢於言表。

據悉,寧陵縣有394名領導幹部。他們集中舉辦專題培訓班,從5438年6月到去年10月,分三批開始進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為了保證培訓質量,我們縣委書記賈宏宇擔任培訓領導小組組長,親自在培訓班上講課。為了保證培訓,縣政府從土地出讓收入中撥出30萬元作為培訓經費。”健談的李東生縣長介紹不休。在培訓過程中,該縣以國土資源部編寫的《村幹部國土資源讀本》為藍本,結合土地國情、土地政策、土地形勢和典型案例,精心編寫了講義。他們結合農村實際,就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及法律責任、征地補償安置、土地利用規劃和年度計劃、耕地保護、宅基地管理和使用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講解和討論。最後實行筆試和寫論文相結合的辦法,對參加人員進行考核,作為選拔使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廣大幹部壹致反映,這是該縣“培訓史上最規範、最成功的壹次培訓”。

“春風融化雨水,滋潤心田”

本次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班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科學用地理念,認真開展國土資源國情、國策、國法教育。用同誌們的話說,“像春雨壹樣,滋潤著每壹個參與者的心田”,讓他們的思想認識有了壹個“質”的飛躍。

闡明了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的意義。參加培訓的農村基層幹部壹致認為,國土資源部舉辦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舉措和實際行動,是及時的、必要的、正當的。孔伋鄉黨委書記喬傳強道出了農村幹部的心聲:“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嚴格保護耕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我們平時學習少,也沒辦法。這次培訓解決了壹個大問題。”

了解國土資源。縣人大代表、城關鎮黨委書記馬長禮走出國土資源知識教育大教室,到處宣傳:“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整天講祖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這種思維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直到現在,節約用地的意識都很差,有時候甚至有違法用地的沖動。我覺得只要出發點是好的,犯點小錯誤也情有可原。現在我知道中國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5%,利用率低,浪費嚴重。妳看多危險!”他流露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張弓鎮鎮長馮鑫說得更直白,“我國現有耕地已下降到1.8438+0億畝,更不要說建設占用,每年僅燒磚毀田就達70萬畝。有資料顯示,我國土地資源的最大承載力為6543.8+0.5億至6543.8+0.6億人口。我們能不守耕地紅線嗎?”!

國土資源法律意識明顯提高。培訓結束後,不少農村幹部坦言,並不是因為不想管過去破壞耕地的現象。其實他們覺得很難受,就是不能說實話,甚至觸犯了法律。現在很棒。宅基地審批程序、使用標準、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基本農田“五個嚴禁”都很明確,不能不去想。

管理國土資源的責任感大大增強。城郊鄉鄉長傅高度概括了參加國土資源知識培訓前後的變化。他說:“這個訓練課程完全不同。”的確,在參加培訓之前,很多人都把國土資源管理當成職能部門的事,不積極配合。他們往往視而不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通過學習和培訓,他們認識到保護土地和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加以管理。對本行政區域內耕地數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負總責,是我們莊嚴的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喬樓鄉長李衛林強調了這壹點,並許下了誓言。

“我們應該就地解決問題”

寧陵縣石橋鄉葉老漢有個養女。他想找個老公養老,打算在村子附近的荒地上再蓋壹棟新房。鄰家侄子家窄,說他分了壹份地,兩家爭著要。結果葉兩根肋骨斷了,住院壹個多月,花了幾千塊錢。以前基層幹部對土地法律法規了解不多,說話沒有足夠的底氣。他們想解決問題,但不能打斷。他們只能在這裏勸說他們,在那裏安慰他們,做“和事佬”。現在不同了。前不久,鄉黨委書記蔡尚斌到村黨支部書記那裏說:“要定期檢查,嚴格把關,發現壹起,處理壹起,就地解決問題,決不能讓群眾上訪、跑歪路。現在就從妳開始吧!”他們先是向葉解釋“壹戶壹宅”的法律規定和宅基地使用標準,並當面指責葉的侄子打人並造成傷害。最後教育雙方講關系,講和睦,讓葉把閑置的宅基地劃出壹部分給侄子,讓他享受同等的使用標準,然後勸侄子支付5000元作為葉的醫藥費和誤工費。這種合理合法的處理讓雙方都信服了,後來演繹了壹個“叔侄共送錦旗”的感人故事

經過國土資源知識培訓,寧陵縣委、縣政府為加強耕地保護,研究建立了縣村設防矛盾糾紛和土地違法整治機制。他們劃分區域,明確責任,規定時限,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形成* * *管理的工作格局,把矛盾和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把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制止在初始階段,實現了政治和諧,確保了社會長治久安。石橋鄉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調解宅基地糾紛15起,制止土地違法行為8起,走在了全縣前列。

“以租代征”是土地違法的新動向,不僅規避了農用地轉用審批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繳納,而且違反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極大損害了農民的根本利益。壹些企業和個人為了追求利潤,打著發展經濟、惠及當地農民的旗號,私下與村組、農戶簽訂土地租賃協議,不惜占用大量耕地進行非農開發建設,嚴重威脅耕地安全。據不完全統計,該縣已先後簽訂“以租代征”協議6份,涉及農戶230戶,土地面積1.200畝,且多為基本農田。目前,這些問題已得到妥善處理。去年6月中旬165438+10月,當地壹個養殖戶看到糧食等生活資料價格上漲,尤其是豬肉價格飆升,決定擴大養殖規模。他通過個人關系,與相關農戶簽訂了土地租賃協議,在六合鎮“310”國道以南的陳良河邊建設大型養豬場,租期90畝,50年。得知這壹消息後,該村黨支部書記嚴認為這是典型的土地違法行為,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並配合國土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做工作,宣傳政策法規,解釋利益關系。最後廢除了合同,歸還了資金,保住了農田。

“我不想請任何人去過節。”

“‘空心村’改造主要有兩個目的。壹是發展生產,改善村民生活環境,為建設新農村打下堅實基礎;二是節約集約用地,有效保護耕地。”在寧陵縣楊怡鄉玉皇廟村委會的辦公室裏,黨委書記潘功華正嚴肅地批評壹名雙手抱頭的中年男子。原來,村支部書記張新泉在培訓學習的時候,就在琢磨村裏的規劃,哪裏開街,哪裏建排屋,心裏有了譜。這個“空心村”治理之初,他是第壹個要求試點的。村裏的路打通後,放在王的時候,正好在他的老宅基地上。通過仔細測量,控制標準為65438+多0.5平方米。他以為是自己的老本行,和鄉主要領導有關系。況且他多了點,也不想交。為此,潘書記親自上門做工作。“宅基地所有權屬於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享受同等標準。妳多占壹點,他多占壹點。等村裏閑下來了,再延長。將來農民要生活,土地是我們國家的命根子。我不想叫任何人來參加節日。況且面積和別人不壹樣,影響整體形象。村委會怎麽能計劃……”他的態度越來越嚴肅了。“表哥,別說了。如果我的房子多幾平米,我就讓出幾平米。我不會再‘特別’了,會讓妳的臉無光的!”王竟然落下了眼淚。

上述情況只是這個縣“空心村”治理的壹個縮影。從2007年6月5438+2月,寧陵縣借十七大召開的強勁東風,借助國土資源知識培訓,采取規劃先行、前赴後繼、以點帶面的方法,以舊模式為樣板,在全縣每個鄉(鎮)設立30個試點村。為加強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縣委常委、副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組建了強有力的工作班子。通過規劃設計,不僅遏制了村莊擴展的勢頭,還節約了65438+萬畝建設用地。

“保護耕地是我們的職責”

寧陵縣有14個鄉(鎮)。每個鄉(鎮)有壹個廣播站,366個行政村,每個村有壹個擴音器。這些宣傳工具真的成了農村領導幹部的喉舌。尤其是早上,晚上,中午,宣傳聲此起彼伏。他們不僅把培訓班上學到的國土資源知識傳授給農民,還帶領群眾行動起來,奏響了保護耕地的大合唱。

眾所周知,在耕地上種樹是壹種普遍現象,有人稱之為“綠化”。尤其是素有“酥梨之鄉”之稱的寧陵縣,幾年前在現有梨園外盲目開發酥梨30萬畝,在耕地上稀疏種植果樹,嚴重違反了基本農田“五個嚴禁”,除了影響耕作,根本沒有任何效益。基層幹部對此壹直有抵觸情緒。他們喊著保護耕地的口號,帶領覺醒的群眾,迅速清除,拔掉了幾千萬棵雜樹。

寧陵縣羅崗鎮幅員遼闊,占全縣國土面積的1/7,被譽為全縣的“西伯利亞”。過去,這裏曾經是沙質荒地和鹽堿巢穴。經過多年的鞏固改造,現在多為中低產田。該鎮黨委書記馬超近日在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幹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言說:“通過參加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培訓,我們基層幹部眼睛更亮了,頭腦更靈了。保護耕地是我們的責任,不僅要保護面積,還要提高質量。”他帶領全鎮群眾按照“基本農田標準化、基礎工作標準化、保護責任社會化、監督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時,他們積極爭取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支持,向上級申請土地整理資金,把土地整理與三個“空心村”改造緊密結合起來,進行“田、路、電、水、林、村”綜合治理,增強了綜合生產能力,改變了農村面貌,讓農民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

(原載於《資源指南》2008年第1期,作者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