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旅遊景點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中南部,現轄臨夏市、臨夏縣、和政縣、康樂縣、廣河縣、永靖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黃河,中華兒女的母親河,縱貫南北。在8169平方公裏的秀美山川中,居住著回、漢、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22個民族190多萬各族人民。其中,東鄉族和保安族是中國特有的以臨夏為主要聚居地的少數民族。
走進臨夏,親近臨夏,掀開她朦朧而神秘的面紗,感受她悠久而豐富的歷史,領略她博大精深而燦爛的文化,見證她獨特而瑰麗的風土人情,欣賞她美麗的風景。妳會驚喜地發現,這是壹個神奇而迷人的地方。
——這就是“大禹治水之源”
地圖古時候,在中國,黃河暴漲,洪水肆虐,剖腹產的於霞肩負重任,帶領百姓,鑿通龍門,開夷闕,疏通“九河”。十三年後,他三遍家而不入,終於止住了洪水,造福了百姓。《尚書·龔宇》記載大禹治水,“導河積石,達龍門,入海。”這個“積石”就是今天臨夏州的積石關。歷經歲月滄桑變遷,留存至今的“禹”依然見證著大禹當年治水的豐功偉績,默默贊美著大禹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不朽精神。
——這是中國西部的幹船塢。
臨夏,古稱河州,是黃河流域唯壹以黃河命名的地區——大河之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與西域經濟、政治、文化的紐帶。善於經商的臨夏人激活了繁榮的市場。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此交匯,相得益彰。素有“河湟雄鎮”之稱,居“隴上八州”之首。明代四大茶馬司之壹——河州茶馬司就坐落於此。多年來,茶馬互市,商賈雲集,從南到北,東進西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稱贊:“溫州在東,賀州在西。”
——這就是“民族建築藝術博覽園”
彩陶博物館臨夏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代表性場所之壹,建築特色鮮明。走進臨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排排風格各異的民族建築。綠色的清真寺,高聳的覺醒亭,獨特的阿拉伯建築風格,讓妳仿佛壹下子進入了《天方夜譚》中的神話世界。紅園、東府、蝴蝶屋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具有獨特的江南水鄉風格。回族磚雕、漢族木刻、藏族繪畫藝術的完美結合,以及阿拉伯建築與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巧妙運用,使臨夏景區領略了民族建築藝術,了解了中國的伊斯蘭文化。
——這是古代動物的伊甸園。
臨夏是古代生物繁衍生息的天堂,自然遺跡十分豐富。黃河太極湖畔出土的654.38+0.70億年前形成的永靖恐龍足跡化石群享譽海內外,其規模、種類、完整程度、清晰度均居世界前列。在雄偉的王子山腳下發現的政治哺乳動物化石群,距今654.38+00萬至200萬年,生活在歐洲和亞洲,世界罕見。具有極高的科研、收藏和展覽價值。占據世界第六位的政治和古代動物化石博物館,現在收藏了6000多件化石。
——這就是“中國彩陶之鄉”。
臨夏是古代黃河文化的發祥地,是古代人類生活繁衍的地方之壹。這片沃土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以馬家窯文化為代表的各種文化遺址星羅棋布。中層文化和齊家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此而得名。這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壹。被郭沫若先生命名為“彩陶大王”的國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出土於臨夏。
——這就是“中國花卉之鄉”。
景區臨夏是中國兩大花系——賀州花和陶敏花的發源地,“花”文化經久不衰。“花兒”是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廣大地區的壹種民歌,是當地各民族間流行的口頭文學形式。賀州的“花兒”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民歌。在臨夏,妳能聽到最正宗的“花兒”。無論是在田野裏,還是在山間小道,到處都飄著“花兒”的優美旋律。每年的松鳴巖“花會”和蓮花山“花會”,都是歌手和人群的“花海”。200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臨夏為“中國花卉之鄉”,康樂縣和和政縣分別為“中國花卉保護基地”和“中國花卉傳承基地”。不久前,中國民間作家協會花兒文化專業委員會在臨夏成立並舉行授牌儀式。
旅遊資源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遺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發掘出的古生物化石無論是數量、種類、規模還是完整程度,都占據世界前六位。中國有許多文化遺址,如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和齊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壹。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彩陶之王”,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泉州共有旅遊景點107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3個。著名的有炳靈寺石窟,“黃河三峽”,松鳴巖和蓮花山。這裏是民歌《花》的發源地,被中國民間美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花鄉”。臨夏是古羌族文化、伊斯蘭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交匯融合之地,尤其是伊斯蘭文化,歷史悠久,在中國穆斯林中影響巨大。
國民經濟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8年,全州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59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868億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23.67億元,增長13.5%;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36.24億元,增長17.0%。產業結構進壹步優化。壹、二、三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6:28.6:44.8調整為23.8:30.1:46.1。泉州人均生產總值3971元,增長14.2%。第二、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推力,第壹、二、三產業貢獻率分別為12.7%、30.2%和57.1%,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7、4.1和7.8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增加值占全州國內生產總值的43.55%。
臨夏回族自治州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快速發展。2008年,泉州農作物播種面積236.32萬畝,糧食總產量52.54萬噸,創歷史新高。種植結構不斷優化。玉米、馬鈴薯、雙低油菜、中藥材等特色優勢農產品種植面積14835438+0000畝,占農作物總種植面積的62.8%。支持設施農業發展,加快蔬菜基地建設,新增日光溫室2200萬畝,塑料大棚1.500畝。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全州綠化163500畝,義務植樹545.3萬株,新建綠色通道380.8公裏;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新增花椒種植面積2.55萬畝,皮特果3.07萬畝,種苗1.1.000畝。大力發展畜牧業,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72個,規模養殖場184個。全州大牲畜存欄量、畜牧業產值和肉類總產量分別增長5.04%、8%和8.85%。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發展良好。全村實施73個扶貧開發項目,解決了1.26萬絕對貧困人口和4.5萬低收入人口的溫飽問題。加強新農村建設,全面完成永靖省級試點縣和9個省級試點村新農村建設任務。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產、生活條件,農田水利、農村公路、人畜飲水工程、沼氣建設、危房改造取得較大進展。新修梯田5萬畝,完成東鄉南陽渠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節水灌溉面積3萬畝,農村道路硬化556公裏,解決+05388+0問題。加大勞務培訓和輸出力度,全年培訓勞動力18520萬人,轉移勞動力45320萬人。勞務收入達到6543.8+0.994億元,增長27.9%。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運行質量提高。2008年,泉州市工業增加值1771億元,增長1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14億元,增長11.1%。按隸屬關系分,中央企業增加值5.75億元,下降3.1%;省屬企業實現增加值2.47億元,增長11.4%;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4.92億元,增長33.6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達到1.6.3億元,增長51.4%;重工業增加值11.51億元,增長7.0%。支柱產業中,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5.69億元,同比下降0.03%;化學原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654.38+0.58億元,同比增長654.38+04.69%;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業實現增加值7300萬元,同比增長1.45倍;飲料及酒制造業增加值15萬元,同比增長10.22%;食品制造業增加值達到3400萬元,同比增長18.16%。主營業務收入35.73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07.88%;工業產銷率97.73%,比上年下降65438±0.66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從業人員勞動生產率為99242元/人,比上年增加65438元+04489元/人。
臨夏回族自治州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5.96億元,同比增長16.8%。
固定資產投資增加,成效顯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67億元,比上年增長64.95%。按主要投資主體分,中央投資1.1億元,下降2517%;省內投資654.38+0.748億元,增長654.38+0.57倍;州縣投資34.09億元,增長44.08%。分城鄉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7.05億元,比上年增長70.84%;農村固定資產投資5.62億元,增長27.63%。在城市投資中,第壹產業投資5800萬元,增長5.45%;第二產業投資2219萬元,增長59.28%;第三產業投資24.28億元,增長1.29倍。重大項目投資進展順利。全年在建重大項目20個,本年完成投資22.43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2.59%。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發展迅速。2008年,泉州市公路裏程達到4341.49公裏,其中二級以上公路裏程212.27公裏。貨運周轉量3.42億噸公裏,增長2.71%;客運周轉量3.58億人公裏,增長9.78%。郵電業務總量3.53億元,增長12.2%;年末本地電話用戶159900戶,增長3.76%;移動電話用戶數291,000戶,增長5.5%。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17.66部。
商貿越來越活躍,旅遊業發展良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2億元,同比增長19.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8.4%,出口創匯20654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3%。接待國內外遊客144.8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2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和27.4%。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金融保險平穩運行。國家大口徑財政收入7.23億元,增長20.6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49億元,增長27.97%,全年財政支出51.03億元,增長38.84%。年末各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11435億元,比年初增長26.59%;貸款余額5412萬元,比年初增長29.57%。財產險保費收入5460萬元,增長22.34%;壽險保費收入54,565,438+0萬元,增長465,438+0.0%。
基礎設施臨夏回族自治州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泉州新開工項目290個,投資22.5億元;續建項目794個,投資23.8億元。蘭臨夏甘南鐵路已列入國家鐵路建設計劃,總投資654.38+0.57億元,大哲二級公路開工建設,林康高速公路、劉家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壹期工程進展順利,東鄉縣達索路改造、和政縣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竣工。狠抓生產用金融項目建設,實施劉樺集團年產20萬噸低壓合成氨、和政縣龍電公司壹期鋼鐵生產項目、永靖縣年產2萬噸離子膜燒堿生產線、廣河縣宏亮皮革公司二期工程、東鄉縣大板1萬噸彩色鋁型材生產線等項目。加強電力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鹽鍋峽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永靖縣、臨夏330千伏輸電工程建設進入前期工作。加強社會事業建設,臨夏回民中學教學樓、5所明德小學、州婦女醫院門診樓和傳染病區、和政縣醫院整體搬遷等項目進展順利。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簽約招商項目91個,到位資金60.7億元,到位資金1.7.33億元,項目履約率84.5%。近期,根據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大戰略部署,積極開展項目申報和爭取,已實施項目60個,資金65438+7900萬元。加大城鎮開發建設力度,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永靖縣老城新區開放、廣河縣河北新區等項目順利開工,和政縣開發、積石山縣市政建設、臨夏市大峽河南岸綜合治理及工業園區建設、康樂縣濱河新區開發、老城區改造等項目進展順利。狠抓小城鎮建設,確定39個集鎮進行規劃設計和改造。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加強工業汙染源治理,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4.7%和5%。劉樺公司和臨夏市兩座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飲用水源保護得到加強。
社會事業臨夏回族自治州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認真落實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免除24.6萬名小學生和7.3萬名初中生雜費,免費發放教科書;向5711職業學校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428萬元;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1.08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2038人。狠抓“兩基”,廣河縣、和政縣“兩基”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泉州高考本科1452人,增長54.3%。加快發展衛生事業,努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48個鄉鎮衛生院和52個村衛生室(室)建設進展順利,為128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5318套(件)醫療設備;狠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94.67%;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完善應急預案,充實應急隊伍,加強防控和醫療救治,及時應對各類疫情和突發事件。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5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300個“農家書屋”;東鄉族搟面杖、米拉嘎黑、永靖七月舞會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年,* * *組織實施科技項目60項,* * *取得科技成果22項,其中20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任命了246名科技特派員,在基層提供科技服務。人口和計劃生育控制目標實現,“少生快富”工程全面實施,群眾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全州運動會成功舉辦。
民生臨夏回族自治州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8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1847元,同比增長15.8%。城鄉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城鎮恩格爾系數為37.5%,農村為47%。積極擴大就業,全州新增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1%;登記核實城鎮零就業家庭126戶,實現了每戶至少壹人就業的目標。進壹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8萬人、8.4萬人、4.9萬人和9000人。泉州23.71000人享受城市低保。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0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8.4平方米。
臨夏是壹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1.0976萬人,占全州總人口的56.2%。伊斯蘭教在臨夏有著悠久的傳播歷史和深遠的影響。早在唐代,伊斯蘭教就隨著絲綢之路上長長的駝鈴開始在這裏紮根。經過宋元明清時期的廣泛傳播,逐漸成為中國伊斯蘭教的繁盛之地。回族是臨夏穆斯林中人口最多的群體,有62.7萬人。東鄉族和保安族是以臨夏為主要居住地的兩個少數民族。臨夏穆斯林各民族在服飾、飲食、婚喪嫁娶、節日禮儀等物質、文化生活和喜好、風尚和禁忌等方面都保持了較為完整的伊斯蘭風格,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俗。每年有近千名穆斯林來臨夏朝覲麥加,壹年壹度隆重熱烈的開齋節、宰牲節、聖日是臨夏穆斯林的傳統節日。
遍布景區的伊斯蘭特色建築是臨夏穆斯林風情的重要體現。這裏的清真寺和拱北(神仙墓)建築風格獨特,主要包括中國古典建築、阿拉伯風格建築和中阿混合建築三種類型,並不斷融入現代建築技術。拱北有清真寺2614座,清真寺143座。
獨特的清真食品是臨夏穆斯林習俗的又壹體現。無論是壹碗茶壹碗面壹碗香腸的三泡桌,還是餡皮、甜麥、油炸食品,還是牛肉、東鄉手抓羊肉、糊羊肉、鴿蛋配粉條、羊肉茄子等傳統菜肴,都做工精致,色、香、味俱佳。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臨夏人的腳步,臨夏清真食品在祖國各地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