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安全生產的十項基本原則

安全生產的十項基本原則

安全生產的十項基本原則

安全生產是安全與生產的統壹,其目的是安全地促進生產,而生產必須是安全的。做好安全工作,改善勞動條件,才能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所以,這裏有十個安全生產的基本原則,我將與妳分享。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安全生產十大基本原則1 1墨菲定律:

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只要存在安全隱患,事故總會發生,區別只是早晚、大小、嚴重程度。所以在我們的安全工作中,壹定要千方百計,采取壹切措施,消除平時工作中的各種安全隱患,這是我們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務。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上的缺陷和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生產工作要強化憂患意識,多考慮壞處,居安思危,才能更好地防患於未然。

2、海因裏希定律:

(1)事故規律:L: 29: 300: 1000。每壹次重大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小事故,300次未遂事故,1000個隱患。處理事故要舉壹反三,不能就事論事。任何事故都不是偶然的,事故背後壹定有大量的隱患和不安全因素。所以我們的安全管理就是消除周圍人的不安全行為,事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其他隱患,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隱患排查要預測,隱患整改要預控,消除壹切不安全因素,確保不發生事故。

(2)多米諾骨牌理論:在多米諾骨牌系列中,如果推倒壹張多米諾骨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其他所有的多米諾骨牌都會相繼被推倒。如果中間的壹個多米諾骨牌被移走,鏈條被破壞,多米諾骨牌依次擊倒的過程暫停。事故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機械、材料等各種不安全條件、管理上的缺陷、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如果消除或避免其中任何壹個因素的存在,中斷事故鏈的進程,事故就可以避免。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要采取壹切措施,想方設法消除壹個又壹個隱患。在消除每壹個隱患的過程中,消除了事故鏈中的某壹個因素,就可能避免壹次重大事故的發生。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發現隱患,消除隱患,避免事故,保證員工的安全。

3、不平等定律:

10000-1≠9999,安全是1,座位,車,房子,門票等。都是0,帶安全,就是10000;沒有安全,就沒有零。要教育員工,生命第壹,安全第壹,沒有生命就沒有壹切。所以,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業余時間,都要時刻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安全狀態,每分每秒都要讓自己處於安全的環境中。這是要求每壹位員工在工作中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嚴格的安全工作標準,這是保護自我生命的基礎,這是幸福生活和有尊嚴生活的前提。

壹個單位也是如此,既然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績,壹旦出事,壹切都是零。

4、眼睛的法則:

有壹次,福特汽車公司的壹個大電機壞了,很多技術人員都無法排除。最後,邀請了德國著名科學家斯蒂曼斯來檢驗。他仔細聽了電機的轉動聲後,在壹個地方畫了壹條線,讓人把16線圈拆下來。馬達運轉正常。然後他向福特索要1萬美元作為報酬。有人認為畫壹條線值1美元,而不是1,000美元。斯特恩斯在清單上寫道:畫壹條線值1美元,知道在哪裏畫壹條線值9999美元。我們真的需要9999美元的洞察力在檢查和調查潛在的安全隱患。

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要了解本單位的生產實際和安全生產管理狀況,熟悉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安全操作規程和事故案例,培養壹雙“慧眼”,結合本單位實際,熟練準確地發現安全問題和隱患,采取措施,及時整改問題和隱患,不斷改進和加強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5、羅氏定律:

1:5:∞.即1元錢的安全投資,可以創造5元錢的經濟效益和無限的人生效益。

任何有效的安全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精力等。)會產生巨大的有形和無形的利益。安全投資是第壹投資,安全管理是第壹管理。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是讓人們的生活更安全、更舒適、更幸福。安全生產的目的是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如果生產任務壹時沒有完成,可以補上。壹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尤其是員工的生命和健康。所以,在安全生產上,各級、各部門、各崗位都要多重視,多投入,投入壹分,回報無限。

6、90法則:

90%×90%×90%×90%×90%=?(59.049%)工作安全不能打折扣,工作安全90分不合格。主要負責人安排工作,分管領導、主管部門負責人、隊長、班組長、壹線人員。如果大家都打90分,安全生產的執行力就會層層衰減,最後的結果就是失敗(59.049),導致事故和大問題。

這個規律告訴我們,安全生產的責任、工作和管理決不能壹步壹步地降低。如果按90%的比例減,減到五樓就是59.049%。如果完全失敗,就會出現問題。

7.南風法(溫暖法):

北風和南風更厲害,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外衣吹掉。北風呼嘯刺骨,讓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緊;南風徐徐吹來,讓人感覺到春天,慢慢解開扣子,然後脫下外套。這個故事給管理者的啟示是,在安全工作中,有時候以人為本的溫暖管理會比嚴厲無情的批評教育帶來更好的效果。

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安全培訓和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註重實效,講究方法,因人施教,因人管理。絕不能冷硬,要用懲罰和批次來管,不能放任不管。在安全培訓和管理上,就是把工作放在員工心裏,創新方式,熱愛工作。我要安全,保證有效。

8、金字塔法則(成本法則):

系統設計1安全=10倍制造安全=1000倍應用安全。意味著企業只需要1元錢,就能在生產前發現缺陷並彌補;如果在生產線上發現,需要花費10元來彌補;如果在市場上被消費者發現,需要1000元來彌補。

安全要做在前面,安全要控制在前面,就是抓住安全這個根本,預防為主,行動在前面。安全生產工作要以預防為主,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9.市場規則:

8點25分.如果1人對安全生產的工作滿意,他可能會把這種好感告訴8個人;如果他不滿意,他可能會把他的不滿告訴25個人。

安全管理就是要不斷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創新安全環境和安全氛圍,提高員工的安全責任、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提高員工對安全的滿意度。法律也說明,生產安全事故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安全事故影響大、影響壞、影響長遠。

10,碼頭規則:

橋梁壹個橋墩損壞,報損往往只是壹個橋墩的價值,但實際上真正的損失是全橋報廢。

安全事故往往只分析直接損失、表面損失和單項損失,而忽略間接損失、潛在損失和總損失。其實很多時候事故的損失和損害是巨大的,長期的,潛在的。

所以任何安全事故的損失,我們只是看到了冰山壹角,更大的損失我們可能無法計算。我們唯壹能做的就是不出意外,不虧損,這才是我們追求的,而我們所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從不懈怠,從自己壹點壹滴做起。

安全生產十大基本原則2所謂“安全生產”,是指為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使生產過程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以保證員工人身安全和健康、設備設施不受損害、環境不受破壞,保障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有關活動。

“安全生產”在《辭海》中解釋為在生產過程中防止人身和設備事故,形成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秩序的壹系列措施和活動。

《中國大百科全書》將“安全生產”解釋為旨在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的方針,也是企業管理必須遵循的原則,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勞動者的工傷和職業病,確保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後者把安全生產解釋為企業生產的方針、原則和要求,前者把它解釋為企業生產的壹系列措施和活動。按照現代系統安全工程的觀點,以上解釋只表達了壹個方面,不夠全面。概括地說,安全生產是指采取壹系列措施,保證生產過程在規定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不發生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從而保證人員、設備、設施的安全健康不受損害,環境不受破壞,使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壹種狀態。

總的來說,“安全生產”的概念是指社會生產活動中人、機、物、環境、方法的和諧運行,使生產過程中各種潛在的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於有效控制之下,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得到有效保護。也就是說,為了使勞動過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證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設備、設施不受損害,環境不受破壞。安全生產是安全與生產的統壹,其目的是安全地促進生產,而生產必須是安全的。做好安全工作,改善勞動條件,可以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減少工人的傷亡,可以減少勞動力的流失;減少財產損失可以增加企業的效益,無疑會促進生產的發展;而生產必須是安全的,因為安全是生產的前提,沒有安全,生產就無法進行。

安全生產的本質

壹、保護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是安全生產最根本、最深刻的內涵,是安全生產本質的核心。

它充分揭示了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的導向和宗旨,是我們黨和政府執政本質、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本質、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本質在安全生產領域的鮮明體現。

第二,它強調最大限度的保護。所謂最大限度保護,是指在實體經濟和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基礎上,盡最大努力采取壹切措施加強生產安全,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根據我國安全生產的現狀,需要從三個層面最大限度地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壹是在政府層面,把加強安全生產、實現安全發展、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納入經濟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最大限度地給予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第二,在企業層面,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我們把安全生產和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盡最大努力確保責任、培訓、管理、技術和投入到位。第三,在勞動者自身層面,把安全生產和保護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作為自我發展和價值實現的根本基礎,最大限度地實現自主保護。

第三,突出了生產過程中的保護。生產過程是勞動者進行勞動生產的主要時間和空間,因此也是保護其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的主要時間和空間。安全生產的以人為本體現在生產過程的以人為本。同時也從深層次揭示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面對勞動者的生命和職業健康,生產過程應該是安全的生產過程,安全是生產的前提,安全貫穿生產過程的始終。兩者的矛盾,當然是生產從屬於安全,當然安全是第壹位的。這種服從是鐵律,是對勞動者生命健康的尊重,是對生產力中最重要、最活躍因素的尊重。不服從不尊重,生產也會中斷,這是人們不願意看到的事故強制力。

第四,突出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保護。這個壹定的歷史條件主要是指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強調某些歷史條件的現實意義在於:壹是有助於強化安全生產的現實緊迫性。中國是壹個正在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與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形成了突出矛盾,正處於“事故多發期”。如果做得不好,就會發生事故,甚至是嚴重的事故,對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做好這壹歷史階段的安全生產工作,任務艱巨,時不我待,責任重大。二是有助於明確安全生產重點行業的定位。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科學技術應用的不平衡以及行業自身特點的特殊性,在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必然會形成安全生產重點行業、產業和企業,如煤礦、非交通運輸和建築行業和企業。這是現階段的高危行業,應保護在這些行業工作的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加強這些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第三,有助於處理特定歷史條件下保護與最大保護的關系。最大保護應該是壹定歷史條件下的最大,受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文化、制度、法制、政策、科技、經濟實力和勞動者素質的制約,搞好安全生產離不開這些條件。因此,立足於現實條件,充分利用和發揮現實條件,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是引力、需求和目的,能夠促進現實條件向更高層次、更先進的歷史條件轉化,從而為不斷滿足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的根本需求提供新條件、新手段和新動力。

安全生產體系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確定了“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並在這壹方針的規範下形成了壹定的管理制度和基本原則。

管理系統

目前,我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是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相結合、國家監管與地方監管相結合、政府監管與其他監管相結合。

監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權威性、強制性和普遍約束力。

監督管理的基本原則: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預防為主的原則,行為監督與技術監督相結合的原則,監管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安全生產十大基本原則3 1。“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生產和安全的關系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安全必須排在第壹位。要提前分析危險源,預測和評價危險有害因素,掌握險情的規律和變化,采取相應的防範措施,把險情和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要求主管人員也必須是責任人,安全生產責任要全面履行。

3.“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是指項目各級領導和全體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在抓生產的同時重視安全。他實現了安全與生產的統壹。生產和安全是壹個有機整體,不能割裂,更不能對立。安全應該放在生產中。

4.“安全有壹票否決權”原則是指安全生產工作是衡量工程項目管理的壹項基本內容,這就需要對各項指標進行考核,評優必須首先考慮安全指標的完成情況。安全指標沒有達到,即使順利完成其他指標,也無法實現項目的優化,安全具有壹票否決的功能。

5.基本建設項目中的勞動安全、衛生技術、環境保護等“三同時”原則措施和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6.“四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沒有查清,對當事人和群眾沒有進行教育,對事故責任人沒有進行處理,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四不放過”原則的支撐依據是《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6。“三同步”原則是安全生產與經濟建設、深化改革和技術改造同步規劃、同步發展、同步實施。

7.“五同時”原則企業的生產組織和領導對生產工作進行計劃、安排、檢查、總結和評價,同時對安全工作進行計劃、安排、檢查、總結和評價。

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

65438+265438+2005年2月0日,溫家寶主持召開了116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12安全生產永久性措施:

(壹)制定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指標和控制體系。

(2)加強行業管理,修訂行業安全標準和程序。

(3)加大安全投入,支持重點煤礦瓦斯治理等重大隱患治理。

(四)推進安全科技進步,落實項目和資金。

(5)研究和出臺經濟政策,建立和完善經濟調控手段。

(六)加強教育培訓,規範煤礦招聘和勞動管理。

(七)加快立法工作(八)建立安全生產激勵約束機制。

(九)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嚴格企業安全績效考核。

(十)嚴肅查處事故,預防和懲治瀆職等腐敗行為。

(十壹)倡導安全文化,加強社會監督。

(十二)完善監管體系,加快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安全生產相關因素

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壹個中心”(強調“以人為本”為中心)和“兩個基本點”(安全理念的滲透和安全行為的養成),內化思想、外化行為,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把安全第壹變成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因為安全觀念決定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決定安全行為。因此,必須努力滲透員工的安全觀念,培養安全行為。既要讓員工熟悉、記憶安全理念,又要讓安全理念內化於內心深處,轉化為安全行為,升華為員工的自覺行動。企業可以在站內做好安全班組文化建設,如懸掛安全橫幅、張貼標語、海報、制作海報、發布簡訊、發放宣傳資料、廣播安全知識、在班組園地和各部門張貼安全職責和操作規程,在安全班組學習會上不斷向員工灌輸安全知識,使安全文化轉化為自覺行動。還可以把安全知識做成視頻、電子雜誌、幻燈片、動畫發給員工,讓他們自覺學習。

安全法律體系

應加強國家立法標準和政策,並使其成為強制性法規;加強認證標準與國際接軌,規範行業標準。[2]建立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必須堅持“依法維護公共秩序”的原則,用法律法規規範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安全行為,使安全生產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產的法律秩序。堅持“法紀”,就要“立法”、“懂法”、“守法”、“執法”。“立法”,壹方面是組織員工學習國家關於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另壹方面,要建立、修訂和完善與企業安全管理相關的法規、辦法和細則,為加強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實現安全生產法制化,“立法”是前提,“知法”是基礎。只有讓全體幹部職工學法、懂法、知法,才能打好“治安”基礎。要“守法”,要在安全管理的全過程中落實法律和秩序,就必須在生產管理的全過程中落實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所有幹部和員工都必須自覺遵守法律,以消除人們的不安全行為為目標,以避免和減少事故。“執法”,要堅持“法紀”,離不開監督檢查和嚴格執法。因此,要依法開展安全檢查和安全監管,維護安全法律法規的權威性。

安全責任

安全責任必須層層落實。企業應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責任書要有具體的責任、措施和獎懲辦法。對完成責任書考核指標和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對未完成考核指標或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對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單位,應給予單位領導和安全員壹定的獎勵。

安全投資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它包括兩個方面:壹是人才投入,二是資金投入。安全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宣傳等投入必須充足。同時,企業要為安全員創造參加專業培訓的機會,組織安全員到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參觀、學習和借鑒;另壹方面,通過招聘安全管理專業人員,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隊伍的素質,為公司的安全和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安全技術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安全生產進行全過程監控。如安裝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消防噴淋系統、x光安檢機、GPS、行車記錄儀等。安全生產管理實現現代化、自動化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