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Xi安股票培訓

Xi安股票培訓

上周參加公司培訓,有幸聽了改革開放百名先鋒、深交所創始人俞國剛先生的講座。我深有感觸,與妳分享。

余老的經歷具有傳奇色彩,也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艱辛歷程。最傳奇的自然是他參與創建深交所的歷史。故事從壹個日本老人開始,岡崎嘉平太。

日本駐華外交官岡崎嘉平太原因反對日本侵華而遭到迫害。戰後他投身商界,始終致力於中日友好,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壹生訪問中國65438000多次,周總理親自接待了39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76周總理去世時,岡崎先生非常悲痛,決心為中國做點實事,作為對周總理的紀念。

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岡崎嘉平太聯系了時任中國人大副委員長的廖承誌,表示自己出資。中國派了兩個人去日本學習證券知識。應該說岡崎先生是很有眼光的。他清楚地看到,中國必須在改革開放中發展資本市場。但是在當時的中國,十年浩劫剛剛結束,人們的思想還很保守,資本市場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的東西。誰敢計劃這個?所以廖承誌幾次婉拒了岡崎先生的好意。

但是岡崎嘉平太很固執,對廖承誌說:能不能拿到資本市場是妳的事,教不教是我的事。找兩個人學怎麽了?看到老人著急了,* * *團中央從全國各地挑選了兩個年輕人去日本學習證券知識,是1982。

第壹輪選拔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標準是精通日語和金融證券知識。沒想到,三個直轄市,壹個都沒考上。於是共青團中央在廣東進行了第二輪選拔。余國剛當時在深圳愛華電子公司上班。因為他懂日語,所以被選中參加考試。結果他接連通過了日語筆試、口試和金融證券知識測試,成為兩年來中國選拔的兩個人才之壹。

從這次的赴日留學生選拔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才匱乏。十年浩劫,讓中國整整壹代專業人士。要說這兩個條件:精通日語和金融證券知識,在今天的中國可能不多,但人數絕對在數萬。但在80年代初,諾大的中國很難找到兩個人。

中國的年輕人去日本學習證券,當時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關註。《朝日新聞》想采訪余國剛,余國剛去大使館請示:如果記者問薛城回國後會怎麽用,怎麽回答?答案是,我們不能說回去沒用,人家要批評我們浪費公款;妳不能說回去有用。畢竟是資本主義。最後,余國剛是這樣回答記者的:中國有句古話,學不會白學。《朝日新聞》刊登的標題是“在資本主義中心學習證券知識的中國人理論出眾,但回國後能派上用場嗎?”

40年後的今天,中國a股市值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回顧改革開放之初,是否發行股票還是禁區,讓人感慨萬千。

言歸正傳,余國剛學成回國,但在當時的政策環境下確實派不上用場,還是回到了愛華電子公司工作。然而,改革開放進展迅速。1988,深圳發行中國大陸第壹股——深發展。那時候還沒有證券交易所,不過是在櫃臺上交易。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李浩決定成立深圳第壹家證券交易所,余國剛自然成為籌備組的專家組長。他帶領團隊翻譯了200多萬字的英文資料,起草了30多萬字的《深圳證券交易所籌備資料匯編》,為交易所開業做了準備。後來上交所也是在這個編制的基礎上準備的。

1990,壹切準備就緒,余國剛去人民銀行金融監管司申請開通業務,得到的答復是不行——開通壹個資本市場在那之前還是太敏感了。最終,市委書記李浩做了最後的決定。深交所1990 12 1正式開市,上交所18天後開市。事實上,兩家證券交易所都是沒有出生證的,中國人民銀行在1991正式批準,但上層仍有爭議。

余國剛的思想很前衛。深交所剛成立不久,他就用當時全球證券業最先進的思想進行規劃,短短三年就實現了四化:交易電腦化、交割無紙化、衛星通訊、無大堂操作。深交所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實現“四化”的證券交易所,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預留了充足的空間。

以上是余國剛先生參與成立深交所的故事。老人的生活很精彩。現在的年輕人要復制他的成功並不容易。畢竟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但在講座中,我深刻體會到了老人的幾個特點,這是他成功的真正基礎,也是大家可以學習的東西。

壹個是勤奮好學。怎麽能從全國各地選兩個人呢?日語很好理解,因為余國剛畢業於Xi安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但是他從哪裏學來的金融證券知識呢?當時招聘人員也問過他這個問題。余國剛說,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學習,什麽都學,什麽書都讀。他下班後從圖書館借了金融證券方面的教材,認真自學。沒想到這次能派上用場。這位老先生在講座中告訴我們,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人。大家都知道這壹點,但他很少錯過。聽老人用自己的經歷說話,真的很有說服力。這位老人仍然保持著學習的熱情。他說,他在66歲時學會了遊泳,最近還學會了拉俄羅斯手風琴。

二是開拓創新。在三年內將壹家新生的交易所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交易所,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然而,講座中的另壹件事更令人感動。雖然俞老先生是日語專業畢業的,但實際上他在1964上大學的時候,Xi外國語大學並沒有日語專業。當時全國都在學俄語。但中蘇關系迅速惡化,大家開始轉用其他語言。余國剛眼光獨到,決心學日語(他沒說原因,但我相信肯定有考慮)。

但當時沒有日語專業,校長也很開明,說只要能找到老師,動員幾個學生壹起學,就給壹個專業。余國剛跑遍了Xi安的大學,最後在Xi安公路學院找到了壹個日語老師,並說服了幾個同學。就這樣,他幫助學校自己開設了壹個專業。在大學裏轉專業是很有勇氣的。他甚至提議設立壹個新的專業。這種敢想敢幹的精神不就是“拓荒牛”嗎?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正是因為有成千上萬像余國剛這樣敢想敢做的人來到深圳謀生,才成就了經濟特區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

第三是要勇敢。老先生教給年輕人八個字:愛國、勤奮、博學、創新。第壹個是愛國主義。他有壹句名言: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從全國的角度去做事,比如深交所成立的時候,社會和資本的姓資爭議很大,涉及到路線問題。也許我們應該把余生都投入進去。如果從個人風險和收益的角度來看,不做是最安全的,但從國家角度來看,必須做。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歷史關頭,余老先生挺身而出。

基辛格曾經說過:中國總是被他們當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余國剛就是其中之壹。他的經驗不可復制,但他的精神可以也應該為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