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提供的飯菜要講究色、香、味、形嗎?
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營養狀況會直接影響其成長。幼兒園食譜最大的特點是註重營養均衡;營養平衡是指食物數量的平衡和營養結構的平衡:食物數量平衡是指每天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安排8種食物;營養均衡是指日常飲食中六種營養素的比例要適當,以滿足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符合這兩個方面要求的食譜,才是保證營養均衡的食譜。第壹,制定合理的營養食譜,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均衡飲食是為了滿足孩子身體正常的生理需求,進行科學搭配,達到合理營養的目的。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註重花樣的多樣,把握好色、香、味、形的要求,在制定孩子半個月的均衡膳食時,科學安排,合理搭配。保證半個月的菜單不壹樣。食譜中的食物量以兒童每日口糧為標準,每天進行每餐的營養分析,基本達到或超過中國營養學會新推薦的兒童每日膳食營養素的供給標準。在制定均衡飲食時,要合理調整孩子的食量;根據3-6歲兒童每天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進行進食前的營養預算和進食後的營養核算。結合季節特點,選取八種食物,安排富含兒童偏食習慣容易缺乏的四種營養素(維生素A、胡蘿蔔素、鈣、核黃素)的食物,制定兒童定量食譜。蔬菜,粗細、甜度、鹹度要搭配合理,甜食、油炸食品要少吃。谷類食物與動物性食物混合時,以谷類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各種食物中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必須提供孩子壹天30%的熱量,而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相對完整。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孩子大腦和身體活動對熱能的需求和生長發育對蛋白質的需求。粗糧和細糧的合理搭配,不僅營養互補,更重要的是粗糧中含有粗纖維素,可以刺激腸道蠕動,減少慢性便秘,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二、深入調查,實地觀察,不斷改善膳食品種結構。食堂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除了要根據菜譜精心準備孩子的飯菜,還要經常深入班級,現場觀察孩子的飯菜,直接感受孩子是否喜歡自己做的飯菜。因為改變飲食模式很重要,但要看孩子能不能接受,喜不喜歡。就這樣,食堂工作人員從在廚房裏想花樣,變成了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來改變花樣。保健醫生和食堂工作人員廣泛聽取護理人員的合理建議,及時重建工作。比如有壹次教職員工提出,幼兒喜歡吃木耳炒綠豆芽,營養搭配合理,但是綠豆芽太長,幼兒吃不下去。此外,幼兒園應主動聽取家長的合理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和反饋表,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等活動,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以上各種形式,幼兒園不僅能及時解決問題,還能收到很多合理化建議,收集到幾十道小朋友喜歡吃的菜。飲食結構上應該有甜有鹹,有素有稠。單獨吃牛奶、魚、蛋營養好,但容易便秘;單獨吃蔬菜水果不僅容易餓,還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所以飲食壹定要均衡合理,不能強迫孩子吃。只要他們以科學的態度重視餵養技巧,掌握進食的質和量,就能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三、衛生清潔,科學生產,不斷提高膳食品種質量。孩子免疫力差,抵抗力弱。炒菜時,要把安全衛生工作放在第壹位。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做到生熟放,不做涼菜給孩子吃;及時對手術室、炊具、兒童餐具等用品和用具進行消毒和清潔。1,洗。蔬菜要整體洗。首先要將黃葉、爛葉丟棄,然後成片(花瓣)清洗,最後用清水清洗,這樣可以減少表面微生物,去除寄生蟲卵和殘留農藥。副食原料清洗時,不要切好再洗,更不要用水浸泡,以減少水溶性營養成分的損失。2.停。根據兒童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的特點,在制作菜肴時要將原料切塊,但這樣容易導致原料的營養成分與空氣的接觸機會和接觸面增加,從而導致營養成分的氧化損失。因此,我們應該盡量將它們切開並煮熟,以減少營養物質的損失。3.匹配。要註意搭配質量、配色、香、味、形;還要註意營養,葷素,厚度。如果是烤肉,可以加入土豆、胡蘿蔔、豆腐、蔬菜、青菜芯、大白菜芽;煮熟的魚可以加入豆腐、粉條、粉條;栗子豆芽燒雞等。,都是利用了蛋白質的互補功能。4、熱。為了滿足菜肴的屬性,壹些原料往往需要經過焯水處理。蔬菜可以在開水中翻面撈起,既能保持色澤鮮艷,又不影響口感的清脆。有些人認為菠菜不應該被水燙傷。不過,菠菜經過開水燙後雖然損失了壹些維生素,但也能排出更多的草酸,有利於體內鈣的吸收。5、做飯。減少營養成分流失的烹飪原理就是快炒,也就是常說的火大油濃。據壹些實驗報道,葉類蔬菜中維生素C的平均保存率為60-70%,而胡蘿蔔采用爆炒的方法,保存率可達76-96%。例如,蔬菜中的西紅柿,去皮切塊,在油中炸3-4分鐘,維生素B1和B2的損失程度分別為13%和21%,而切塊用火燉的分別為65%和41%。油炸時加熱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水溶性蛋白逐漸凝固。加熱時間越長,凝固越硬,會影響口感和營養成分的利用。6.調整。烹飪時要註意過早加鹽,會增加滲透壓,使水溶性營養物質遭受氧化或損失。煮豆、燒肉時過早加鹽,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質過早凝固,不易吸水脹破;如果用來做湯的原料過早加鹽,會因為蛋白質過早凝固而不能溶解在湯裏,影響湯的濃度。味精的調味也很考究。味精在常溫下很難溶解,溶解度最高在70-90%,最好在菜快熟的時候放入。四、密切配合,規範管理,不斷提高兒童膳食效益。在飲食工作中,教職員工努力為孩子營造用餐環境,明確孩子用餐的常規,嚴格按照要求:不破壞,不說,不著急。掌握每個孩子的量、速度和身體狀況,根據實際情況對個別特殊孩子進行個別教育和幫助。首先,營造壹個輕松的用餐環境,有助於增進食欲。在用餐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座位,和他們的好朋友壹起吃午餐;老師只是在孩子求助的時候才采取必要的措施。老師多給孩子吃飯的時間,不要處理用餐活動中的紀律問題,比如“吃飯要快”、“保持桌面幹凈”等。幼兒園是家庭和社會的紐帶,不能和家庭完全不壹樣。讓孩子保持輕松愉快的用餐心情,可以促進消化腺的分泌,增加食欲。同時,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有利於孩子主動適應社會。在觀察過程中,有壹次看到壹個孩子生病了,吃不下飯。吃飯時間他壹個人看書,但是老師勸他不要吃。班主任走過去,溫柔地安慰他,勸了他幾次,讓他坐在桌邊,自己拿了個小椅子坐在他旁邊,和他說話。半個小時後,孩子吃完飯,和其他小朋友壹起開心地玩耍。不應該強迫孩子吃飯,沒有嚴格的管教,而是通過調節情緒狀態來促進孩子的食欲。其次,可以給孩子創造壹個自我服務的機會。幼師工作很辛苦。他們要去食堂拿飯,收拾桌子,給孩子分發飯菜和菜,時刻關註孩子吃了多少,是否需要添加,給吃飯慢或者吃飯能力差的孩子餵飯。吃完收拾幹凈,組織孩子睡覺。事實上,孩子在3歲左右就開始尋求壹種全面獨立的方式來擺脫大人的監護。他們願意做自己的事,經常聽到孩子說:“我自己來。”如果孩子有自助的欲望,就要在大人的幫助下學會自己動手,比如收拾餐具,自己拿食物,互相鼓勵,不浪費食物,不挑食。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不依賴大人的好習慣,把事情做好。老師往往重視“安全感”,對孩子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而忽略了“教育”——教育孩子獨立自信。過多的保護剝奪了孩子主動探索的權利,導致孩子在獨立能力發展上的失敗。另外,給孩子創造壹個與同伴和諧交流的場所,積極與老師和孩子互動。讓孩子在民主、寬松、開放的教養中,自由選擇夥伴,暢所欲言,不時與老師交流思想,有利於和諧班級的形成。這可以在很多方面讓孩子受益。同時營造良好的環境,喚起孩子的各種感官,激發孩子對各種食物的興趣,給孩子提供“我是蔬菜的朋友”的墻飾和各種圖片,以擬人的形式和自報活動激發孩子對各種食物的興趣。此外,我們還在幼兒園開辟了壹個自然角,種植了壹些相應的蔬菜,並提供了相應的材料,內容為“吃這些蔬菜吃什麽”,供孩子們觀察、玩耍和交流,豐富了他們的知識,提高了他們對各種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兒童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促進觀察和思維的發展,特別是對各種事物的更好理解。幼兒園膳食的科學管理,看似並不復雜高深,但要做到卻不是那麽容易。這不僅需要營養知識豐富、策劃能力和管理能力強的管理團隊,還需要廚藝精湛、熱愛學前教育的烹飪團隊。因此,加強幼兒園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是提高幼兒飲食科學管理水平的關鍵,也是目前大多數幼兒園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