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口房山墻胡同簡介
43號據說是柳永的住處,現在已經成了建築群。胡同70號標註為柳永故居。據巷子裏的老人說,這是柳永父親劉統勛的住處。
柳永(1720 ~ 1805 65438+10月24日),山東諸城人,清代政治家、書法家,兵部尚書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考中進士,歷任安徽鄭雪、江蘇鄭雪、太原知府、濟寧道臺、江寧知府、江西鹽郵道、陜西按察使、內閣學士、湖南巡撫。乾隆四十七年(1782)初調任京師後,歷任左都禦史顧問、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大學士、吏部侍郎。尚書坊主廚兼國子監事務大臣。官對官臣,太保太子體仁閣大學士。柳永認為這位官員以清廉著稱,深得百姓信任。他早在做江寧知府的時候就受到了表揚。“我小的時候就知道江寧府,為人老實恭敬也是蠻有名氣的。女人和女人都拒絕接受他們的友誼,甚至把它與鮑相提並論,受到朝鮮使節的稱贊。它以遵紀守法、廉潔奉公而聞名。
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 65438+十月),柳永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被追授太保太子,謚號文清。柳永,書法造詣深厚,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有“濃墨宰相”之稱。
燈市口小學小學部
這是現在燈市口小學的小學部。請往前看,有很多老房子,很有氣勢。我當時信的是大學生宿舍,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做過蒙藏所。顯然,那個時代是公共場所,蒙藏所相當於今天的國家民委。後來它變成了壹所學校。
京信(1832-1907),柯文,愛新覺羅氏,清朝正白旗滿族宗室,謚號少保親王。早期在宗仁府是七針筆糊式,後來逐漸進入高層。光緒三十年因病離職,三十三年病逝。
川西所舊址
位於燈市口小學小學部西側,應該是清末教八旗婦女學習謀生技能的地方。類似於今天勞動就業局組織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班。晚清政府入不敷出,無法為所有旗人提供所謂的“硬核作物”(所有人員每月領俸祿和白銀)。直到清朝,效果都不好。
燈市口小學小學部門
車間舊址東邊不遠處,就是燈市口小學小學部。校門墻上是冰心先生為全校師生題詞“獻給燈市口小學全體師生,努力奮鬥,自強不息,冰心1990年9月2日題”
1913年,冰心,13歲,跟隨父親謝從福州老家來到民國海軍部工作,家住胡同中建子巷(今張自忠路)。冰心剛到北京的時候,在家呆了半年多。1914年,家裏送她去燈市口北滿中學讀書。北滿中寨是壹所教會女校,相當於初中。除了女子學校,還有壹所男子學校,於穎學校。兩所學校都在壹個大院子裏。於穎和北滿采用西式教育,教育質量在北京是數壹數二的。有句話叫“男育英,女為北滿”。晚年,冰心在《我進了北滿中寨》、《我的中學》等文章中回憶了自己在北滿的經歷。冰心是家裏的長女,家裏還有三個弟弟。在她進入北滿學習後,她的弟弟們自然也進入了於穎學習。幾年後,冰心把兒子送到了於穎,把女兒送到了北滿,可見冰心對這兩所學校有著深厚的感情。景山學校,166中學,25中,燈市口小學都是當年分的。從1864到現在已經147年了,燈市口小學從日偽時期就已經獨立辦學80多年了,是北京的百年名校!
清末武昌知府賓君的住宅
此屋原為清末武昌知府賓君的住所。後來,他的兒子西朗在日偽時期把它賣給了炒米商人李延青,後來它歸律師王贏所有。很快它就被天津壹個鹽商的兒子李接手,並被改造成今天的規模。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印尼駐華大使館,後作為《中國青年報》的會址。現在是辦公室用的。5月24日1984,這家醫院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遊覽北京胡同,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中國和北京的歷史,豐富妳的生活。
報告/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