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經濟學院新校區教學樓
學校位於聞名中外的“春城”山東省省會濟南,有兩個校區。老校區位於濟南市史靜東路西端,占地580畝。新校區位於史靜東路的東端。壹期工程占地65,438+0,000畝,已於2006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新校區另規劃建設用地2422畝。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超過1.7萬人。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322人,其中專任教師955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8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39人,占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的78.53%。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16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13人,山東省名師2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11人,校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4人,入選學校“人才工程”的112人。聘任國內外兼職教授、名譽教授60名。學校以人才工程建設為重點,著力建設壹支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的教師隊伍,註重優秀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努力為他們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的教學、科研和學術交流環境和氛圍。
學校弘揚“體悟道德,從物致知”的校訓精神,總結“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山經傳統,形成“以人為本,崇尚學術”的山經文化,樹立“學校與教師、學生與教職工共同發展”的山經信念,形成教職工創業、努力工作、學生勤奮學習、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
學校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擁有計算中心、會計模擬實驗室、金融實驗室、國際商務基礎實驗室、企業管理綜合實驗室等壹批校內實踐教學場所,建立了8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146間,教學用計算機3554臺,教研儀器設備總值7716萬元。建成了覆蓋全校的千兆以太網計算機網絡。擁有設備先進、功能齊全、藏書豐富的現代化圖書館,印刷圖書1萬余冊,電子圖書50萬冊。中外文期刊2600余種,專業數據庫12個,自建數據庫1個。有6個書庫,5個閱覽室,1400多個閱讀座位。設有大學術報告廳、小報告廳、小會議室、復印室、自習室等場所。學校運動場占地10.3萬平方米,擁有體育館、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塑膠田徑運動場等體育設施,食堂、超市等生活服務設施齊全,滿足了人才培養的需要。
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主導,突出優勢學科,強化特色學科,不斷優化學科結構,提高學科建設水平。教學學院16,本科專業44個;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壹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2個學科的2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還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授予權和同等學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特聘教授,企業管理學科泰山學者。會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金融學、數量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6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會計、國際經濟與貿易為省級教改試點專業;《管理原理》和《會計基礎》是省級教學改革試點課程;貨幣銀行學、西方經濟學、企業財務管理等10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統計學等8門課程為省級重點建設基礎課。經過5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經濟管理為主,文、法、理、工、教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學校堅持以科研為先導,積極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以科研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出臺了壹系列支持科研的政策,對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大,科研取得突破性進展。五年來,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31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學基金、軟科學研究計劃、教育部等國家級項目29項,獲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53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506篇,科研經費達4980萬元。
學校有山東省區域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數理經濟研究所、概率統計與保險精算研究所、和諧發展研究中心等20個研究機構。學校的科研成果在政府決策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術影響力日益擴大。2003年,山東省委宣傳部將我校確定為“山東省金融研究基地”和“山東省工商管理研究基地”;2004年,山東省科技廳在我校成立了“山東省企業電子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6年,省社科規劃辦批準成立“山東省人才發展研究中心”,隸屬於我校。《山東經濟》雜誌是由我校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經濟理論期刊,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交流與合作
學校開放教育的發展策略。壹方面,我們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中外合作辦學取得重大進展,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加拿大、新西蘭、韓國、瑞典、菲律賓等國家的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廣泛而穩定的合作關系。1998學校在山東省率先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山東省教育廳評為“中外合作辦學先進單位”。1999與美國阿姆斯特朗大學建立中美合作山莊學院,聯合培養MBA畢業生;同年,我們與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啟動了2+2中澳合作教育項目,聯合培養本科和專科生。2006年,與UNITEC技術學院和帕德博恩應用經濟學院的合作項目也開始招生。與美國聖何塞州立大學簽訂教師和管理幹部短期培訓協議。2006年上半年,我校首批18教學管理骨幹在該校接受了為期兩個月的培訓。2007年,我校與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學生交流項目開始運作。雙方互派學生,我們的老師也可以到學校參觀深造。與美國佛羅裏達國際大學合作,* * *培養雙碩士項目,* * *建立“國際企業管理研究中心”;與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簽署友好合作協議,開展本科生獎學金項目。目前已接收德國InWent/CDC獎學金18批次***172名外國留學生來我校就讀。自2005年以來,學校先後派出20多名專業教師和學術骨幹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瑞典等國家做訪問學者;同時,還與港澳臺多所學校建立了實質性聯系,常年開展學術交流和學者、留學生交流。
人才培養與就業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構建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壹是明確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健全人格、健康體魄、強烈事業心、高度責任感、豐厚知識基礎、執著創新意識、較強實踐能力和競爭力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第二,素質教育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強調誠信教育和開放教育,實施“313成功工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數學、英語、計算機“三基”教學,增加全校通識課程數量,實現人文素質與職業素質相結合;第四,加強實踐教學,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第五,深化學分制教學改革,擴大選修課比重,積極推進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六是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培養了52798名畢業生,為山東乃至全國輸送了大批優秀的經濟管理人才。多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呈現出兩個特點:壹是就業率高,二是就業前景好。每年都有優秀畢業生被財政部、海關總署等單位錄用為國家公務員,有部分優秀畢業生被錄用為山東省各級政府公務員和入選選調生,還有大量優秀畢業生被稅務、金融、電力、電信、郵政等系統錄用;全國各地的大中型企業和知名企業也主動與學校建立聯系,要求錄用我們的畢業生。我校畢業生以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專業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廣大考生積極報考我校。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高,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
發展目標
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基礎,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科學研究為先導,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教學條件和環境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基礎, 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學管理為保證。 通過實施“教學強校、學科強校、科研強校、人才強校”的戰略,通過八到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不懈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經管學科、文、法、理、工、教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高水平財經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