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兩個劇種混進了正月茶燈的隊伍,演變成了燈戲。表演的形式是四人各持壹盞茶燈,站在四角,組成壹個場地。有壹次壹個醜八怪在會場中央唱采茶調或者演戲曲。至今武寧仍有花燈表演,俗稱茶鼓花燈,表演多為現代題材。後來他加入了蕭聲,稱為三足班或三足戲,表演形式和內容逐漸豐富。武寧采茶戲形成後,在草臺演出,多為民間藝人從生活中提煉創作小劇,不可避免地衍生出男女調情、戀愛的故事。藝人多是長期被奴役的窮人,他們的本性並不使他們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從而觸怒了那些“貌似仁義道德,滿嘴賊妓”的官紳。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江西巡撫余以《情欲》為主角,武寧采茶戲被禁。在封建統治階級的高壓政策下,茶戲壹蹶不振,陷入困境,解放前夕,處於半條命不死的狀態。
1952年冬,江西省文化局局長、文藝界元老石淩河在全省第壹次文化館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大力發掘民間藝術,石老強調,武寧采茶戲是江西四大地方戲之壹,歷史悠久,必須繼承和發揚。並反復強調,壹定要千方百計把散落在民間的老藝術家組織起來,下大力氣搶救。石老語重心長地說,歷經坎坷曲折、註入了民間世界團隊心血的傳統藝術,如果失傳在這壹代人手中,那將是不可挽回的損失。
按照石老的指示,武寧縣領導幾經周折,動員茶戲藝人中頗有影響的人物劉串聯。經過短暫的籌備,武寧采茶劇團在縣城成立後的1953春節正式演出,並在妝容、服裝、表演技法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改革,保留了仍以鑼鼓伴奏的傳統習俗。演出有傳統話劇《七姐妹下凡》和現代話劇《童婚》的改編。上河
與夏河兩校消除隔閡,同臺演出,陣容強大,連續演出兩個月,場場爆滿,盛況空前。應群眾要求,劇團下鄉巡回演出,群眾扶老攜幼,翻山越嶺觀看,武寧采茶戲脫胎換骨。
1953年6月,鳩江區接收此劇團,更名為鳩江區采茶劇團,並遷至九江。特區文化部門打算在武寧茶戲的基礎上發展成壹個新的劇種,於是從外地請來了壹批演員,動員入團的老藝術家對傳統劇目和音樂唱腔進行挖掘和整理。改革的步伐既大又快。當這個劇團如日中天的時候,壹場風波平息了。在唱樣板戲的那幾年,采茶戲團受到了沖擊,解散了。演員被批評後被下放,農村業余茶劇團被宣傳隊取代。武寧采茶戲跌至低谷。1984年,為了讓武寧采茶戲生存下去,江西省文藝學校武寧采茶班應運而生,並於9月正式成立。兩次招收62名學生。經過四年的艱苦訓練,1987 65438+2月參加九江戲劇節。同學們表演了《不正確的事》,獲得表演壹等獎、編劇壹等獎、導演壹等獎、美術設計壹等獎、作曲二等獎,9名同學獲得優秀新苗獎。1988 11正式成立武寧采茶劇團,堅持下鄉為農民演出。劇目有《翠花貧困》、《武進集》、《於成龍的私人訪問》等。豐富了山鄉的文化生活,武寧采茶戲再次進入復興和發展時期。
受中戲普遍蕭條的影響,1993采茶戲團被裁撤,員工被分配到各個單位,武寧茶戲再次陷入低谷。
武寧采茶戲的跌宕起伏,深刻地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需求的變化。雖然有成就的老茶戲藝人相繼去世,但在廣大農村,會唱會演茶戲的人很多,業余劇團還在草臺上演出。
2004年9月,武寧縣老年體育協會成立了壹個采茶劇團巡回演出,以促進當地人民的業余茶戲活動。在夕陽紅老年項目的活動中心,設計了壹個可容納300至500人的小劇場,供采茶劇團演出。縣文化宣傳部門也把發展古茶戲提上了日程。這朵百花園中的奇葩,歷經風霜冰雪,但它根深蒂固,有沃土的滋養,有陽光雨露的滋養,有群眾的呵護,它會在幕府山腳下開得越來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