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溝通技巧
1六種溝通方式
通過深入工作,醫院總結出了醫患溝通制度?本質就是壹個要求,兩個技能,三個精通,四個註意,五個避免,六個方法。
壹個要求:誠實,尊重,同情,耐心。
兩個技巧:聽,請聽家人的;介紹壹下,請給家人說幾句。
兒童醫院為特殊群體服務。有壹個現象,就是孩子的家屬總想把孩子生病的所有癥狀都告訴醫生,讓他們放心,所以夾雜了很多不相幹的話。醫院要求醫護人員站在患兒家屬的角度,認真聽取他們對患兒病情的介紹,並不時點頭,插壹兩句話,以示認真傾聽;家長講完後,盡可能向患者家長介紹孩子的病因、發展和預後,讓他們了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三掌握:掌握患病兒童的病情、治療和檢查結果;掌握醫療費用;掌握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社會因素。
四註意:註意交流對象的文化程度和交流的感受;關註溝通對象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對溝通的期望;註意自己的情緒反應,學會控制自己;註意溝通對象的情緒狀態。
五忌:忌強迫溝通對象立即接受事實;避免使用容易刺激對方情緒的語氣和語言;避免使用太多對方難以理解的專業詞匯;避免刻意改變對方的觀點,壓抑對方的情緒。
六種方式:預防為主的針對性溝通、交流對象溝通、集體溝通、書面溝通、協調統壹溝通、實物對比溝通。
預防為主的針對性溝通:在醫療活動過程中,主動發現可能出現問題的苗頭,將此類家屬作為重點溝通對象,預約後根據其具體要求進行溝通。比如早班,除了交接醫療工作,還要把當天值班發現的家屬不滿意的跡象作為常規內容進行交接,以便下壹班醫護人員有針對性地做好溝通工作。
交流溝通:當醫生與患者家屬溝通有困難時,由另壹名醫生或主任與患者溝通;當醫生無法與患者家屬溝通時,換壹個知識水平更高的患者家屬,讓這個家屬說服其他家屬。
小組溝通:對於患有同壹種疾病的患者,醫院會召集家屬以培訓班的形式進行溝通,講解疾病的病因、治療和預防。這種溝通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促進患者之間的相互了解,使患者成為義務宣傳員,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感染胃腸病的孩子大多來自農村,經濟相對困難。此外,並發癥多,醫患溝通不足,醫患糾紛極為突出,甚至存在逃費等問題。自從發射以來?醫患溝通工作結束後,科室每周召集家屬召開壹次集體溝通會,對患者的診斷、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的後遺癥、療程多長、可能給家屬帶來的費用多少等進行說明,讓患者家屬心中有數,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此後幾乎沒有拖欠過。
書面溝通:為了彌補語言溝通的不足,醫院實行了書面溝通,將壹些標準問題以書面形式打印出來,方便患兒家屬。比如因為新生兒病房無人陪伴,家屬根本不知道生病孩子的治療和生活情況。除了有限的探視,醫護人員還會把嬰兒在病房壹天的餵養、洗滌、護理、治療,以及出院後的隨訪、餵養護理知識等內容編成小冊子,發給每個住院嬰兒的家屬,達到交流的目的。
協調統壹溝通:下級醫生對某個疾病的解釋不確定時,先詢問上級醫生,再根據統壹意見進行溝通;當診斷不明確或病情加重時,醫護人員應先進行內部討論再溝通,統壹認識後再由上級醫生與家屬溝通。
肢體交流:有些疾病很難口頭和書面交流,輔以肢體或視頻資料。比如對於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家屬,醫生會用心臟模型結合畫圖的方式進行講解,家屬會形象地了解疾病出現在哪裏,如何進行手術修復。再比如骨科病人。患者家屬不知道孩子的骨病在哪裏,骨科醫生就拿出人體骨骼,用通俗的語言給患者講解。
2
通過五年多的實踐,醫護人員逐漸形成了壹種* * *知識:在成功的溝通中,患者家屬不僅需要醫學知識,更需要來自醫院的人性化關懷。因此,醫院把關愛融入到每壹個醫療程序中,既治療孩子的軀體疾病,又為患者家屬驅散心病,讓很多萌芽期的糾紛得到及時化解。
壹位年輕的醫生告訴記者:?我原以為醫患溝通是件麻煩事,現在溝通多了。不僅患者家屬把妳當親人,孩子也和妳親近,天天親切地叫妳?早上好,阿姨?別提有多開心了。醫患溝通減輕了我們的工作壓力,也為自己創造了壹個愉快的工作環境。?
淺談加強醫患溝通的意義
醫患溝通是醫生和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為了治療患者的疾病,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進行的壹種交流。沒有這種溝通,醫護人員無法全面了解病情,患者無法滿足追求健康、緩解病情的需求。醫患溝通是醫療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溝通,但目前部分醫務人員對此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因此,有必要進壹步探討加強醫患溝通的意義,以引起人們的適當重視,取得醫患雙方都比較滿意的結果。
1.醫患溝通有助於醫生對疾病的了解和診斷。對病人疾病的診斷通常是從醫生詢問病史開始的。詢問病史無疑是壹個醫患雙向溝通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醫生可以從患者那裏了解到疾病的情況,如主要癥狀、發病過程、既往史、用藥情況等。這個過程非常重要,不能省略。很多有經驗的醫生都非常重視這個環節,為疾病的診斷收集有意義、有價值的線索,為進壹步檢查和最終診斷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裏,溝通的廣度和深度會對咨詢的質量和診斷的準確性產生壹定的影響。如果溝通不暢,患者抱怨病史不全,醫生詢問不當,或者醫生在傾聽患者病史時不夠仔細認真,醫生就無法收集到完整準確的病史資料。還需要醫生和患者在做各種檢查時進行有效的溝通,讓患者很好的配合,檢查才能順利進行。比如體檢通常需要患者配合,指出疼痛部位,擺好檢查要求的位置和姿勢等。,這些都需要患者理解醫生的意圖;輔助檢查往往對患者有壹些要求,需要醫生明確表達出來,讓患者知曉並按照要求去做。比如血糖檢查,胃鏡檢查,都需要患者空腹。醫生在為患者做這些檢查之前,要和患者做好溝通,把相關問題解釋清楚,否則會影響醫療工作。
2.醫患溝通有利於維護患者權益。尊重患者權利是維護患者利益的根本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法制健全,人們越來越重視權利問題,患者的權利意識也在覺醒。知情同意權是患者的壹項重要權利,可以包括疾病識別權和自主決策權。患者可以根據自己對疾病的了解和認識來決定是否同意。知情同意的過程也是醫患溝通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醫生告知病人,了解病人還有哪些問題和困惑;患者還需要通過與醫生的對話和接觸,了解自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需要什麽檢查,需要什麽藥物,有什麽風險和意外,影響預後的因素有哪些,需要多少等等。患者綜合考慮後,做出適合自身條件的選擇。隨著我國國民素質和患者維權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主動參與到自己的疾病診療決策中來。在當今尊重和保護人權的社會,患者要求獲得知情同意權,了解自己的病情,做出恰當的決定,無疑是壹種進步。在醫患關系中,醫生擁有醫學知識和技術,在診療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壹般情況下,醫生不應該完全替患者做決定,不應該剝奪患者自主選擇的權利,讓患者處於完全被動接受的狀態。醫生要說明病人的病情和治療措施,表明自己的傾向性態度。醫生壹旦傳達了基本病情和推薦的診療建議,就要了解患者是否理解,並向患者說明建議、偏好和同意的時機和過程。醫生可以為患者提供醫療建議,但患者需要結合自己的價值觀、疾病治療、工作因素、家庭經濟、醫療保險等多方面情況,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最佳選擇。患者有權在個人行為和利益方面做出決定,在醫療方面也是如此。我們應該尊重患者的合法權利,滿足他們對知情同意的需求。患者對治療方案有什麽想法和要求,是否同意或接受某種治療措施等。,只能通過醫生和患者的交流才知道。因此,加強醫患溝通有助於更好地維護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3.醫患溝通有利於培養關愛患者的意識。關愛患者,為患者謀福利,是醫療行業由來已久的優良傳統和職業道德。在舊的生物醫學模式中,對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是有限的。疾病只被視為人體問題,人只被視為生物人,不能用完整的視角看待人和疾病。所以醫生更多的是關心患者的身體異常及其治療,而忽略了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健康,存在著愛病不愛人的情況,與患者的交流自然不放在心上。現在,生物醫學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新的模式意味著單純依靠生物醫學技術無法全面正確地診斷疾病並給予患者合理的治療。它需要全面的診斷和治療。認為要正確診斷和治療患者,需要深入了解其各種病情,采用多種治療方法。醫生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習慣、行為模式、生活工作環境、人際交往等方面,因為很多疾病都是由於社會適應不良導致持續的精神壓力、長期的心理壓抑或不良的行為模式和生活習慣。醫生要了解患者的方方面面,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還要關心患者,善於與患者溝通。加強醫患溝通是醫療工作的需要,是關愛患者的體現,是為患者提供良好醫療服務的需要。
加強醫患溝通,醫生要以同情、寬容、平和的心態去解釋、診斷和治療疾病,在人格和身心治療上給予患者尊重。通過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多關心患者,介紹治療的進展,讓患者打消治療活動中存在的壹些疑慮和困惑,讓患者感到安全可信,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充分調動其抗病潛力,使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醫患之間相關信息和情感的溝通,對患者的精神安慰、情緒穩定、希望增強、人格尊重都有重要作用,這無疑體現了壹種人性化的關懷,有利於為患者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
4.醫患溝通有利於密切醫患關系。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醫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之壹。構建和諧醫院、和諧醫患關系是全社會的共同願望。但近年來,醫患矛盾突出,並有進壹步加劇的趨勢。除了少數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技術水平不高之外,醫療市場的特殊性和醫患溝通不暢也是重要原因。醫學是所有科學中最復雜、最精密、最未知的科學。醫療行為是在人體上進行的,具有危險性和危害性。由於人體結構和病變的復雜性,任何醫生在判斷病因和估計醫療效果時都有壹定的不確定性。雖然隨著醫學的進步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醫生對某種疾病的治療方法總體上是有效的,但仍然不能保證某種治療方法對存在個體差異的患者和具有個體特殊性的疾病百分之百適用。所以醫療服務行業是有壹定風險的。在這種情況下,醫患之間的及時溝通使得醫生的解釋和告知變得極為重要。如果醫患之間信息交流不暢,往往會導致誤解、猜疑或不滿,為以後的不和諧、摩擦、糾紛帶來隱患。在醫療過程中,由於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又有盡快恢復健康的迫切願望,患者不能很好地理解醫療行業的特點,往往對其期望過高。壹旦醫療效果和費用與患者預期不符,就容易產生糾紛。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占有技術信息,應積極真誠地與患者溝通,讓患者理性認識醫療活動,加深醫患之間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消除不必要的誤解,更好地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5.醫患溝通有利於提高醫務人員的素質。重視溝通,增強溝通意識和技巧,提高溝通能力,做好與患者的溝通,是醫生良好職業素質的體現。在美國,醫患溝通是醫生必備的臨床技能之壹,也是醫學生的必修課。在診斷和治療中,醫生通常決定做什麽。這就要求醫生在復雜疾病的治療中,要分清輕重緩急、輕重緩急、輕重緩急,抓住重點,具有較強的優中選優、分析判斷問題、果斷處理的能力。很多情況下,醫生不僅要決定怎麽做,還要說服患者,向患者解釋原因,取得患者的認知和認同,讓患者理解、接受和配合。當然,患者也有自己的決定權。患者只有真正被說服,認識到決策的合理性、正確性和可行性,才能積極地、全心全意地支持、調動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積極性,高效地實現醫療目標。醫生要能通過語言的感染力來疏通和協調醫患關系。如果醫患關系協調不好,調動不了對方的積極性,增加不了患者的信心,醫生就會變得無能?好人?。所以醫生要有良好的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如果這種能力提高了,醫生的專業素質也會提高。
6.醫患溝通有利於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患者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改革的深入,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患者不僅可以選擇醫生提供的治療方案,還可以更自由地選擇醫院,有的還可以選擇醫護人員。在這種情況下,醫院要發展,就要努力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擴大知名度,在社會人群中樹立完善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口碑。只有贏得廣大人民群眾信任和愛戴的醫院,患者才會多。在醫療活動中,加強醫患溝通,可以加深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通過與醫生的深入交流,患者會學到很多新的東西,佩服醫生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更加尊重和信任醫生。這樣可以讓患者在增強治病信心的同時積極配合醫生,敢於承擔壹定的風險,使自己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有了患者的理解、支持和信任,醫生會更加細心地對待患者,使醫院的儀器設備更好地發揮作用,並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水平,努力解決診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治療效果,進而在患者和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口碑,有利於吸引更多的醫療患者。此外,醫務人員可以通過自身良好的醫療技術和服務態度有效地為患者治療,同時也可以在相互信任和真誠治療的基礎上與患者建立友誼,使患者與醫院保持長期聯系,壹旦患者或家屬有醫療需求,就會願意來這裏,成為醫院發展的潛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