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華陰老腔的主唱有哪些?

華陰老腔的主唱有哪些?

華陰老腔是明末清初陜西省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戶人的家庭戲(只傳本姓,不傳外人)。其聲腔挺拔、鏗鏘、雄壯、豪邁,聽起來頗有Xi·達汗唱《東去大江》的慷慨之氣。最後引入了渭水船夫號子的曲調,采用了拖腔(民間俗稱拉波)。下面文章將詳細介紹華陰老腔的藝術特色。我們來看看吧!老調是中國傳統戲曲的壹種,是皮影戲的壹種。歌手是後臺的皮影戲,歌手在前臺喊,是老調。主要流行於陜西省華陰市雙泉村。據《滑縣誌》記載,清代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滑州(今滑縣)流行老式皮影戲,又稱梆子。華陰市東臨潼關,西接華縣,南接洛南縣,北接大荔縣,造就了老腔獨特的唱腔特色。

壹、歷史淵源

陜西省華陰市雙泉村是壹個位於西嶽華山腳下的小村莊。黃河、渭河、洛河在村子附近交匯,壹個老式的皮影戲班在村子裏代代相傳。皮影戲在陜西並不少見,但雙泉村的這個戲班有壹種獨特的唱腔,叫老調。據說早在西漢時期,這裏就是軍事糧倉的所在地,運糧直達當時的首都長安。為了統壹大家的動作,領頭的船夫喊著船夫的號角,用木塊敲打船屋——這就是老調的由來。

關於老調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壹,與其他流行的地方戲相比,它更早,特別是因為音樂古樸莊重,莊重蒼勁,粗獷豪放,是古代遺風,所以稱之為老調;二是因為它是從湖北老河口的說唱演變到華陰的,所以老河口的第壹個詞就叫老腔。

2.華陰老腔的分類

華陰老腔可分為阿公腔和弦板腔兩大類。

1.壹個鞏強

又名北路秦腔。因為唱腔的藝術特點,又叫克制宮腔。流行於禮泉、富平、興平、鹹陽、涇陽、三原、乾縣、高陵、耀縣、銅川、臨潼。

阿公戲最初是以皮影戲的形式演出,1960才搬上大舞臺。在常規戲曲、表演、音樂伴奏、舞臺藝術等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藝術特色。據老藝人段介紹,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曾有壹支從禮泉流傳到渭北地區,演出的劇目有《秦湘》、《玉瓶當禮》、《祥林鏡》、《四聖書》等。與秦腔原調相比,有“三放不如壹抑”的藝術效果,故命名為“抑功小調”,藝人稱之為“抑功”。清代同治、光緒年間,許多皮影戲社和名家相繼出現,演出的劇目主要有《滾龍床》、《紅拆書》、《鐵冠圖》、《船孤》、《清河橋》等。

鞏強的特點是優雅而圓滑,強勁而富有激情,帶著拖長的“吞”音,假聲演唱。1940年前後,由於國民黨政府的黑暗腐敗和接連不斷的災難,阿貢戲班相繼解散,只有段奮力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富平縣人民政府組織以段為首的老藝術家成立了民間音樂皮影戲俱樂部,並積極開展演出活動,以挽救阿貢戲。1958年,富平縣第三團改為富平縣阿公劇團,創作、改編、演出了喬氏太守啞炮、玉瓶當禮物、女子巡按、金香閣、王魁有罪、四聖書、白蛇傳、元、金墨。1961年赴北京進行報告演出,受到戲劇專家和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壹個鞏強的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經余本挖掘整理的傳統劇目有600個。該劇歌詞樸實無華,生活氣息濃厚。以歷史為題材的劇,多是揭露封建統治者昏庸、腐敗、放蕩、無恥、殘忍的劇,也有批判賣國追求榮譽、褒揚民族氣節的劇,如《七箭》、《重耳報國》等。以民間故事為題材的劇,多為反映倫理道德、男女情愛、抨擊忘恩負義、歌頌清正廉明的官劇,如《西廂記》、《金鱗故事》、《王魁不忠》、《女巡按》等。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劇,多為攻擊惡勢力、邪惡女青年的諷刺喜劇,如《三妻頂嘴》、《打鍋》、《擦邊球》。

壹個鞏強的角色充滿了生命、危險、純潔和醜陋;表演基本沿用了秦腔節目,並采用了皮影戲的壹些獨特表演動作,別具壹格,別具壹格。同時還有崩城、拔劍、踢人等武術絕技。

《宮腔》屬於板式變奏曲。聲腔可分為歡樂聲和苦澀聲。喜表達的是清亮、清淡的情感,苦表達的是悲傷、難過、留戀、憤慨。他的演唱保持了鞏強的風格,但幹凈的角度融入了胡美的壹些曲調。擔角還吸收了宛宛腔的唱法,突出了阿公細膩、靈活的特點。有【26】、【柔板】、【2板】、【箭板】、【壹疊腔】、【三不規則】和單句交付。常用的曲牌有【齊清雪】、【動仙客】、【春宴】、【點將唇】等。伴奏樂器用板胡代替了原來的二弦鉛,增加了音響效果;在武術場景中,拍板用來打繩結,伴有鼓、牙、鑼、卷鈸和大號。

壹個培養出了黨、全利民、傅新考、、、、周、、雷、、宋蔡平、包建玲、李玉玲、劉麗萍、王慧麗、康曉麗、楊曉麗、郭敏容、馮碧如、傅全棟等優秀青年演員。

2.弦板空腔

“弦板腔”主要流行於陜西鹹陽、贛縣、禮縣、禮泉、興平、寶雞、鳳翔等地及甘肅東部地區。據說是清朝嘉慶十八年(公元1831)在民間流傳的。唱腔有慢板、緊板、滾板、刺激板、撇板、二溜板。劇目500多部,其中已整理出350部。武俠劇比文藝劇多。除了《三國誌》《國民性》之外,還有《玉簪記》等才子佳人劇。

作為皮影戲的壹種形式,弦板腔以少而精的樂隊表演,文武場面兼顧,音樂形式單調,唱腔壹般兩句重復。“二板”和緊板更像rap“板殼”。同壹個板式“板頭”和“方板”後的長門多是同壹主旋律的變奏,句中的小門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復變化和延伸。弦腔板10多種,正板(即柔板)為核心板路。此外,“緊板”、“滾白”、“撇板”等也有廣泛應用。“怒人”(即“陰剛”、“擡不起頭”等。)其實就是正板改地方唱法;“傷音”是壹種在緊板的第壹句加上拖腔的唱法,基本屬於用詞挑戰。其余的“夏普板”、“26”、“3合1”、“7合1”都是短期插板,很少單獨使用。弦樂板的歌詞以7句和10句為主,也有6句、8句和9句。它的音樂伴奏,除了部分模擬唱腔或襯托節奏外,壹般只在句中或句末伴奏門,就像曲子戲的唱腔形式壹樣。“綁板”在唱腔上起主要作用,所以唱腔清新、明朗、飄逸、通俗易懂。

三、華陰老調的特點

老調真的是小劇種,以皮影戲的形式演出。只需要五個人就能撐起壹出戲:簽唱(指揮皮影戲)、助簽、前歌(主唱)、後臺、板胡。不過這類劇裏,也不乏“生命盡頭的醜陋”。不過這五個角色都是由主唱來演的。所以,主唱的聲樂天賦尤為重要。我們自己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千百年的口唱,這種獨特震撼的老調,帶著這樣的原生態,原封不動地被請到了大都會大劇院的豪華舞臺,也被請到了央視演播廳。以這種最原始的風格出現的老調,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華陰老腔出身於張家。長期以來是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戶人的家庭戲(音樂只傳給本家,不傳給外人)。張希敏、張新民、張俊民、張士民是華陰老調正宗傳人張全勝的兒子。他們保存了100多種乾隆老調流傳下來的劇本。這些劇幾乎都是北宋、金元時期民間流傳的關於西周、各國、三界、唐宋的故事。翻開書,可以看到用毛筆豎著記錄的歌詞。大部分劇本都是從清朝流傳下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紙張已經開始變黃變脆。好在藝人們已經把歌詞刻在心裏了。平時劇本幾乎不用,只有重要的時刻才會拿出來展示。

四。華陰老腔的音腔

就老派唱腔音樂而言,可分為兩種:壹種是唱腔;二是念經。人們稱之為“慷慨悲歌”。有氣魄,有氣勢,有氣魄,聽起來和Xi達汗唱《要去大江東》的慷慨很有關系。降調還引入了渭水船夫號子的曲調,采用了“壹人唱,眾人幫”的拖腔(民間俗稱拉波),被譽為“黃土地上的巖石”。

華音可分為兩類:老調和時調(宛宛腔)。老調出現在漢代。它起源於軍隊,張亮大聲唱歌來鼓舞士氣。因為當時華陰是京城糧倉,所以通過漕運源源不斷地把糧食送到鹹陽。作為守衛糧倉的軍隊,他們鼓舞士氣的唱腔成為最古老的戲曲之壹,最終在民間流行開來。再加上船夫的號子,就形成了真正的老調。

曲子和老調最不壹樣。這是壹部小型宮廷劇。在朝廷裏,歌手年紀大了,就送去華山寺。當時記載是壹次送90人,所以沒有役和祭之分,因為祭時唱的時候,曲調比較委婉細膩,也叫神劇。當時老調主要用於戰役,時間調主要是講小故事,所以時間調的很多曲子無法融入老調。常言道,“壹聲吼,萬眾壹心,萬眾壹心。”當雄渾的老調響起,古戰場上的矛與戟,刀光劍影,頓時人吶喊,吞山河,驀然鳴金收兵,環顧四周,陜西人剛強的性格,剛強的心態躍然而出。

《老調》的主要價值體現在戲劇歷史的淵源性、傳承的封閉性、戲劇體裁的獨特性、材料風格的公共性、音樂體系的自律性、審美對象的普遍性和語言風格的原聲性。其主旋律是船夫號聲的音樂化,是藝術源於生活的見證,以歷史戰爭為背景,充滿陽剛之美,因而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民族精神價值。

動詞 (verb的縮寫)華陰老調的傳承

從2006年6月1日起,華陰老調的演出被編入林兆華導演的《白鹿原》。壹場演出就是30,震動京城。同年6月5日,華陰老腔進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3月1進入國家大劇院舞臺,吸引了幾個美國和意大利的觀眾。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推薦下,外國友人準備5月9日去陜西華陰老腔看看,然後為這個團體安排壹次美國和意大利的演出之旅。據悉,這個松散的農民表演團體暫名為“華陰市老腔藝術團”。黨安華作為文化館分管群眾文學工作的幹部和該團團長,先後帶領他們參加演出106場,其中69場是商演。

這些成員年齡在49至72歲之間。最大的王振忠,人稱“白毛”,也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中的老牌後備歌手。如果農忙和演出發生沖突,這些農民演員就會猶豫到底是下地還是上臺。雖然當地文化局已經開始考慮舉辦培訓班,但這種再現說唱藝術向戲劇過渡階段的表演形式已經面臨嚴峻的傳承問題。

最近華陰老腔每晚20: 30在華山客棧專場演出,票價100,廣受遊客好評!為華山旅遊增添更多特色。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華陰老腔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陜西省華陰市雙泉村13農民,昨晚登上上海音樂廳舞臺。在“世界音樂周”的最後壹場演出中,他們演奏了自己的六角秦越和編鐘,吼出了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調。這真的是壹個很小眾的劇種,濃縮了黃河文明的原生態,讓觀眾感到震撼——沒有普通專業演員那麽旺盛的生命力。

老式皮影戲作為壹種謀生手段,壹直是家族傳承的壹種方式。很多條條框框把它限制在華陰的張家。除非是近親,壹般人是不允許進班的。既然妳已經進入班級,就不允許妳加入其他班級俱樂部。劇本永遠不會泄露出去。這無疑大大限制了它的傳播。所以今天,它仍然只保存在華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