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是四大名醫之壹。
王(公元1884-1949)擅長治療時令疾病和胃腸疾病,對濕溫病的論述,對後世的研究具有啟發意義。他的得意門生馮陽增博士在《中醫雜誌》1958第8期介紹了他的幾則醫案,可見其學識之淵博。摘要如下:
濕溫嚴重,氣滯不暢,使胃腸秘結不通。用麻辣熏香的方法散熱,輔之以清腑劑。壹劑後頭痛停止但仍昏厥,體熱因寒不清,多斑疹,白痰,然後退熱,開胃。第三次診斷顯示,體熱消退,斑疹逐漸消退,舌苔逐漸消退,胸悶減輕,小痰逐漸淡去,說明濕已回暖但不幹凈,再排出余熱治療胃腸道。
他善用豆卷、青蒿,使之潤澤渾濁,山桅、牡丹皮清熱,杏仁、薏苡仁、肉豆蔻香滑,葉子、厚樸、半夏、連翹批。蘆根,瓜簍皮和胃化痰,散結消痞,疏通腸胃,益元安神,清心利尿,寧心安神。這樣就能化解濕熱,其余邪氣也就迎刃而解了。善治濕溫者,可學法也。
他喜歡用壹份沈香粉,兩份酒軍,壹份鹽。三味壹起研究,裝膠囊,兩次藥汁送。這種少量吞服的方法,既節省了藥材,又發揮了療效。這裏壹部分相當於0.3g,另壹部分只有0.6g,三種成分加起來才1.2g,只裝了兩三粒膠囊,咽下去後可以直接在胃腸道使用。與煎劑相比,用量小,效果大。此法足以取法。
溫病初起,患者感受時令之邪,肺胃熱盛(肺經鼻,病邪經口鼻入,胃先入肺,胃為中焦,受水谷,略深於肺)。王老師采用表裏兼治的方法,用紫雪丹打了七分。犀牛角粉壹份,兩味共研,裝入膠囊,用藥汁分兩次均勻送服。
咳喘是壹種慢性支氣管炎,天冷時發病。主要方法是溫散飲,附砂仁二份,琥珀粉三份。兩味壹起研究,裝膠囊,藥汁送兩次。壹旦戒酒,病後氣血兩虛。“金匱要略”法中,用了五味苓甘、江新、半夏湯(茯苓、甘草、五味子、生姜、細辛、半夏等。其中茯苓、甘草、和胃湯、五味子、生姜、細辛、半夏配伍,起到了消苦平喘的作用。
痢疾是濕熱郁滯,積於胃腸,急需用芳香通竅法才能見效。
在刺激傷暑的情況下,用甜味來分利,打嗝引起很大的變化。壹旦停止,它就會通過升降來運輸,調節胃腸道,最後通過升陽來益胃。其間還伴隨著膠囊。當初五分半夏是葛準備的,壹分是局裏準備的。兩味混合均勻兩遍,開水。之後用葛配半夏五份,幹姜兩份,鹽壹份,三種成分壹起研究,裝膠囊,分兩次送藥汁,重點清理胃腸道。
以上病例均為善治之病,且得心應手,藥到病除,常為群眾所樂見。
他熱心公益事業,尤其註重培養人才,倡導在職教育。1942創辦國藥堂工作坊,為中醫藥領域培養人才。雖然是短期培訓,但聚集的同事大多是有真才實學的前輩,比如霍文樓。楊樹成是講師,近代名醫郭士魁當時是學生。他熱心於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王傳
王(1884 ~ 1949),江蘇蘇州人,京師四大名醫之壹。壹生熱心於中醫藥教育事業,努力推動後學。1938年任中國醫藥專業協會會長,籌辦《北京醫藥月刊》。1942年在北京創辦了國醫堂工場,為中醫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學術上擅長時令病、胃腸病,對濕熱病也有多種解釋。主要著作有《中醫病理學》和《路博醫案》。
王生於1884年5月29日(清光緒十年五月初五),故生於1949年8月14日。
日(農歷七月二十,醜年)。壹生熱心公益,尤其註重培養人才,提倡在職教育。1938年,中醫專業學會成立,王當選為會長。同時籌備《北京醫學月刊》,創刊於1939年1月。王先生親自主持撰寫,並為雜誌撰寫文章呼籲倡導。1942年,他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內院創辦了國醫堂車間,為中醫藥領域培養人才。雖然是短期培訓,但聚集的同事大多是有真才實學的前輩,如屈文樓、楊樹成、趙樹平等都是講師,近代名醫郭士魁、王宏時都是當時的學生。
王潛心學醫,博覽群書,深入淺出,治病註重整體觀念,強調辨證論治。在北京,所有的婦女和兒童都知道他。《路博醫案》壹書的序言中說:“王先生診病議疾,循規蹈矩,取法於前,惟依氣候、因地制宜、體質而定,誠言學古,不固步自封。”每次有奇奇怪怪、五花八門的病,他都是治療那些束手無策的人,大師泰然自若,揮揮手,井然有序,對癥下藥,就會有奇效。他壹生忙於臨床服務,沒有時間動筆,只看到:《中醫病理學》(1942,北京醫坊印)、《路博病案》(1941年,謝子恒等同學主編,華北民族醫學院印)《我對今冬風濕病的看法,願與同仁商榷》,《北京醫學月刊》第2期(1939.2)《猩紅熱與疹的鑒別》,《北京醫學月刊》
《博錄醫案》是其弟子所撰,能代表先生的學術思想和醫療經驗。他去世後,馮楊增醫生在1958年8月的《中醫雜誌》上介紹了幾篇醫案。北京中醫學院溫病學教授博士曾在《溫病學》壹書中介紹其老師王治療麻疹的經驗。“麻疹初起,風熱內蘊,肺首受累,咳嗽重,鼻塞流涕,夜眠不安,痰黃少,舌紅苔厚,脈滑。用涼風熱疹治。宜避風,註意防止發胖。若疹未發,加防風三分。”“麻疹並發肺炎,風濕蘊熱,阻礙肺胃,必然咯痰,引起暈厥。治療宜宣化肅降,清熱化痰。治療猩紅熱經驗:“溫毒化熱為斑,胃腸郁積仍重,深恐昏厥昏厥。我吃冷暖需要小心,防止長胖,禁用風藥。文字雖不多,但字斟句酌,方藥齊備,無愧於後人。
學術觀點和臨床經驗
王教授擅長治療季節性疾病和胃腸疾病。正如他的門徒所說:“蓋武是雜病之師,經驗豐富,奇謀多。他認為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五臟之精有賴於脾胃的運化,脾胃化生後需要天水谷的潛移默化的補充。如果脾胃之源枯竭,那將是壹場災難。俗話說“有胃則生,無胃則死”,“粥入胃則虛則生”,強調了脾胃的重要性。特別是壹些季節性疾病或胃腸疾病,多是由於過度勞累、經常饑餓、嗜寒飲寒、食肥甘、過辣、飲食不潔等引起的。雖然病急,但如果治療得當,邪氣很快就消了。如果耽誤了,會涉及五臟,災難不會馬上接踵而至。王老師治療時令疾病和胃腸疾病,以虛、實、寒、熱為主,辨證精細,立法嚴謹,組方靈活,用藥清淡。常用淡附子片、淡吳茱萸、淡幹姜、鮮煨姜、紫油肉桂溫服,黨參、薏苡仁、炙甘草、茯苓連皮、大棗、糯米、蓮藕肉健脾,蒼術、厚樸燥濕健脾,木香、枳殼、新會皮、香米健脾。單味藥的劑量在壹元到三錢之間,藥的味道只有十味左右。成品藥煎服大概也就三到六元。處方不奇怪,醫生用的。而且有少量淡味,但療效突出。所謂“光可除”,甚至是用得好的人。
例如,王佐在路博的腹瀉病例。患者67歲,腹瀉,惡心,胸悶和盆腔雜音。根據辨證,中年氣衰,脾胃虛寒。本意是辛辣溫和,甘甜潤澤,所謂中年氣不足就會改變。處方為:淡吳茱萸4.5克,淡幹姜2.1克,熱薏苡仁9克,蓮皮靈1.2克,香櫞皮4.5克,生熟谷芽9克,樊9克,香砂六君子丸(炒)1.2克,淡附子片3克,玫瑰花2.2克。
第二次確診時,計劃溫和服用,輔以補中之味;第三次診斷時再加減前壹種方法,病就好了。
再如顧佐腹瀉案:腹瀉頗重,脘腹脹痛,舌苔白膩,脈細潤,飲食失調,診斷為寒傷胃腸,勢必轉為痢疾,急以香分利。宜避免受涼。處方:鮮佩蘭6克,制厚樸4.5克,檳榔9克,木香3克,燉葛根3克,焦蒼術9克,保和丸12克,枳殼4.5克,鮮藿香4.5克,鮮燉生姜2.1克,焦麥芽12克,赤茯苓皮。兩味共研細末,藥湯二送。
第二次診斷時,腹瀉和停滯合二為壹,頻率降低。腹痛後舌苔白膩厚,兩脈細潤。區分為:飲滯不潔,擬舉陽平中,推汙,慎食。前面加減壹點,吃了之後就好了。
即使治療其他雜病,也往往首選加入各種音樂,如範屈直、夏天曲、沈香等,以健胃、增進食欲,使氣血充盈之源,增強體質。
王老師還擅長治療濕熱疾病。濕熱疾病的治療相當復雜。吳鞠通醫案有祛邪之法,用淡豆豉、荊芥、青蒿、桔梗、杏仁、郁金、連翹、金銀花治療身紅面赤、四肢微寒、舌苔飽滿、口中不渴,在芳香清化中重用。薛《濕熱證》也指出:“濕熱證惡寒發熱,體重關節痛,濕不出汗,故適用滑石、黃豆卷、茯苓皮、白術皮、藿香、荷葉、通草、桔梗。”再說壹遍;“濕熱證初起,發熱汗出,胸悶,舌質幹渴,濕中度灼熱,適用於藿香、白蔻仁、杏仁、枳殼、桔梗、郁金、蒼術、厚樸、草果、半夏、石菖蒲、佩蘭、六壹散”。王先生在治療濕溫性疾病時,並沒有壹味地拉提琴,而是效法古人。從他的醫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兼顧濕熱,考慮是偏濕還是偏熱;同時結合宣傳、舒緩抑郁、輕滲、緩瀉等方法分解病情。遊山用辛香香的方法來得到效果,但最怕見熱清熱。所以不僅熱不能清,而且濕更加停滯,造成纏綿悱惻的局面。所選方劑為藿樸夏玲湯、甘露消毒丹。他善用黃豆黃卷、青蒿、藿香、佩蘭、荷葉、薄荷、桔梗等。厚樸、半夏、白術、豆蔻、菖蒲、甘苦、梔子、黃芩、丹皮、連翹、金銀花、茵陳、木通、滑石、竹葉、通草,瀉下、轉化、宣化、益中、瀉下並舉,能清利濕熱,百病除之。
即使是較重的濕熱病,也主張輕治,高熱患者也不宜過重用苦寒結晶,而應選擇芳香的宣化之品,如黃豆黃卷、梔子、廣藿香、飛機草、金銀花、連翹等。特別是不提倡使用生石膏,比如邪在防,惡寒不止,但早期使用石膏可能有“凍涼”之弊。至於“三寶”,認為可根據病情適當選用,可早用。認為“三寶”有醒腦開竅的作用,對於情況嚴重時神誌不清的人,可以用來更快地清醒過來。
摘要:濕熱病的治療雖難如剝繭熏蕉,但王先生積累了多年的臨床經驗,卻得心應手,其治療濕熱病的經驗可資借鑒。就舉兩個案例來看這個。
例1:邢佐濕溫病例,21歲,初診於9月4日。
體熱,頭痛,落枕,抽筋,嘔吐,便秘七天,舌苔厚,脈滑數,反復按壓後無力。辨別壹下:這種病很嚴重,疼痛會劇烈到導致暈厥。我用金匱要略的方法加減等待。處方:燉葛根3克,姜、竹茹各9克,九孔石決明(先炒)30克,蓮皮靈12克,鮮佩蘭(下背),鮮廣藿香(下背)和苦子芹4.5克,紫扇貝牙30克,建協片9克,龍膽草2.1克。
9月7日第四次就診,頭痛減輕,大便通暢,嘔吐持續。體熱猶存,舌苔黃厚,小痰難,兩脈滑數。計劃用麻辣熏香,清腑的方法治療。處方:香豆豉15g,熟厚樸4.5g,佛手片9g,保和丸(布)15g,赤茯苓皮12g,嫩前胡4.5g,全瓜蔞15g,新會皮4.5g,檳榔。羚羊角0.3克,太乙玉竹丹0.6克,鹽0.3克,三味藥65438+鮮煨姜0.5克,佛手9克,分兩次煎勻,先服藥。
在第七次診斷時,發燒也消退了,頭痛也停止了。根據證據鑒定為濕熱蘊結、中阻,然後用芳香舒緩、余熱。在第十五次診斷時,他康復了。它也為凈化余熱、滋潤和調和中法兩國居功至偉。處方:金釵石斛、火麻仁、甜杏仁、雞內金各9克,牡丹皮4.5克,香砂枳殼丸(布)15克,茯苓12克,冬瓜子30克,青蒿4.5克,南花粉9克,瓜蔞30克,生熟均可。
例2:李景熙濕溫案。四十壹。
發燒六天,眼睛懶,咳嗽輕微,惡心,舌苔白膩浮黃絳,全身疼痛。睡著的時候手抽搐,大便自排。兩天後口紅五天,左脈小滑,右弦滑。素食者喜茶愛酒,對外來致病因素敏感。治以淡香、宣化、苦瀉。病情危重,首診壹天。
藥方:白蒺藜9克,紫蘇子和制厚樸4.5克,苦杏仁和健瀉片9克,金錢草4.5克,萊菔子6克,姜珠茹9克,焦薏苡仁和鮮佛手9克,嫩前胡3克,貝母9克,香豆豉9克,辣椒皮650克。
二診時,證出輕香導瀉法,上加減,三診,再分濕法,加豬苓、木通、茵陳。
到第六次確診的時候,病已經治好了。
發燒39.5攝氏度以上,白細胞15,OOO ~ 20,OOO。王先生不提倡使用抗生素,仍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蘆根、白茅根等。,容易起效,使體溫和白細胞趨於正常。
溫病後期滋陰也很重要,尤其是口幹等津液損傷者,常選用鮮石斛、鮮蘆根、連翹、脂知母、牡丹皮、生地等。服用激素兩個多月,王先生認為對陰穴損傷大,增液湯效果好;增液湯是壹種很好的滋陰生津劑,由玄參、麥冬、生地黃組成。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若因發熱而四肢厥脫,王可用壹些扶正藥物代替四代歸陽。這些藥物比較清淡,如南北沙參、川貝母(尤其是呼吸困難)等。例如,如果他治療壹個來自其他地方的病人,並使用蘇葉吳倩,他會大量出汗。用生脈散加少量浮小麥、麻黃根(以太子參為主)後,可復厥。爭辯善無敵的時候,連解藥都不用清。這種治療也用於心動過緩(每分鐘少於50次)的患者。
王常說,查看病人的舊病歷,了解過去的癥狀很重要,尤其是住院病人,特別方便中醫介入。註意季節和發病的關系。比如北京每年的6月到8月初,流行性乙型腦炎不論嚴重程度,死亡率都很低,但8月中旬以後死亡率就很高。壹般兩周就能退燒,兩個月內治愈無後遺癥,半年內意識完全正常就能恢復。其中,兩到四個月內清熱養陰為宜,有助於改善。
還有日本腦炎,成人的療效比兒童差。智力、記憶力未恢復者,炒黑芝麻、四維葡萄糖壹起服用,黑芝麻、何首烏、黑桑椹長期服用,有助於恢復。
臨床用藥,獨壹無二。
註意炮制和處方用藥,註意藥物之間的相互需要、相互使用、相互殘殺、相互恐懼等關系。煎服時,常表示壹藥煎壹藥,或壹藥搗碎壹藥,合藥即“藥對”。有的取古方,經典方劑配伍的初衷,有的根據我的臨床經驗配伍,有的以去性去味為目的,有的以去味去味為目的,相當巧妙。如焦山支子炒香豆豉,取支子豆豉湯之意,清胸膈之熱;厚樸與川炒在壹起,黃連寒督厚樸溫,意在寬中行氣,燥濕。枳殼與苦桔梗共煎,壹升壹滴,用於肺衰咳喘之證。秦艽炒豆卷有散表、清虛熱之功,而炒茵陳、焦山梔子有茵陳蒿湯之意,有清濕熱之功;絲瓜絡炒桑枝,通痹通絡,赤茯苓皮炒澤瀉,兩者同用,健脾利水;松子和火麻仁壹起炒,兩者合力潤中,潤腸通便;整個瓜蔞和薤白壹起搗碎,模仿瓜蔞薤白白酒湯的意思,有寬胸除痹的作用。王、先生的上述用藥經驗,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善用藥粉組裝膠囊,煎服。有些藥物煎煮後,有效成分被破壞,影響藥效的發揮;有的藥物價格昂貴,煎藥需求量大,有浪費之嫌,或者患者也負擔過重;有些藥不宜煎服,應裝入膠囊,隨湯吞服。這種少量吞服的方法既能節省藥材,又能充分發揮藥效,簡便廉價,利民治病,開辟了新的給藥途徑。據不完全統計,《路博醫案》中用膠囊沖服的病例多達75例。王先生常根據病情選用多種配方隨機應用。如治療濕熱疾病替代方劑;羚羊角尖0.3克,太乙玉舒丹0.6克,砂仁0.6克;砂仁、太乙玉舒丹、九君各0.6g,砂仁各0.6g,生熟大黃各1.2g;香犀角豆蔻仁0.6克,香犀角豆蔻仁0.6克,酒軍豆蔻仁0.6克。將所有配方研成細粉,裝入膠囊,分兩次煎服。為息風,琥珀保龍丸、太乙玉舒丹各0.6 g、薤白1.5 g常研成細粉,裝小膠囊,分兩次送服。妊娠不良,飲水後嘔吐者,取明礬0.3g,鹽0.3g裝膠囊;吐酸水苦水者,取豆蔻仁0.6g,枯礬0.3g,鹽0.3g於小軟管中;吃後溢出者,取沈香0.3g,豆蔻仁0.6g,鹽0.3g,研末。其中以粗鹽磨鹽為好,精鹽和再生鹽不用。因為這兩種鹽有澀澀的感覺,舌根有不適感,所以不要炒鹽。如果炒成胡鹽,就倒了。腹瀉患者,常用沈香粉(即質量好的沈香)兩份,砂仁兩份,壹起磨成細粉,裝入膠囊,同湯服用。對於口中粘稠、苦澀者,可用蓮子心、沈香、鹽裝小膠囊吞服。因此,它的公式
非常靈活,視病情而定,可謂靈活機動。
喜歡用音樂。如陳香曲、範曲和曲,不言而喻,曲應被用於治療胃腸疾病。對於恢復期的壹些雜病,為了健胃,刺激食欲,增強體質,在方中應加入祛曲藥。
善用新鮮藥物。常用的有鮮廣藿香、鮮佩蘭、鮮枇杷葉、鮮菖蒲、鮮荷葉、鮮佛手、鮮西瓜崔屹、鮮蘆根、鮮檸檬皮、鮮竹葉、鮮燉生姜等。鮮品有幹品不可比擬的優勢。有些藥物宣傳消化性較輕,鮮制品香味較濃,所以祛濁能力較強。鮮品還富含植物精華汁,王老師認為暑證溫病養陰效果尤佳。
中藥放入湯劑中。適量的中成藥可以用湯劑煎服,既能起到協同或輔助作用,又能彌補單純湯劑的壹些不足。湯劑用來解決主要矛盾,藥丸可以解決次要矛盾,兩者是壹致的。常用的中成藥有:越鞠保和丸、香砂六君子丸、支竹丸等。
註意醫德,千萬不要張揚自己。
王先生註重醫德醫風,不貶低和攻擊同行。當患者對預治療沒有反應時,他積極地試圖逆轉病情。壹旦沒有希望,他不抱怨,也不找借口推卸責任。他試圖說,抱怨和吹噓無異於自我報復,結果將是徹底的失敗。
他從不宣傳自己,即使《路博醫案》的出版是“為了實用,而不是為了炫耀”。普通門診記錄的有效方案分為內科、婦科、兒科三個科目,簡單分類,以供模仿。”“目的是保存真相,而不是發表聲明。他從不打廣告。我記得有個學生曾經登廣告說王老師要去壹個地方家訪。他得知後非常生氣,並嚴厲斥責了該學生,並告訴他以後絕不會這樣。他說,我個人不提倡自我推銷。至於技術水平,群眾會給出正確的評價。
王老師嚴格要求學生,雖然考取了執照,但仍然不允許掛牌營業。他們需要接受壹段時間的檢查,並被告知要小心。遇到困難,他們應該向別人請教,千萬不能粗心大意。
定期指導學生,討論案例,不分中西。在西河巖行醫時,每月初壹、十五都會停診討論病例。遇有重大問題,有時會請西醫名醫劉、方世山、汪國真壹起討論研究,學生們聽記錄。王先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通常,林和田被邀請到婦科會診,被邀請到皮膚科。他常說,不能執著於殘,不能無知。
在春樹三島荀慧生的住宅裏,定期收藏少量的同壹種硯。講座在周壹、周三和周五舉行,有20多人參加。談金匱要略、溫病辨證與醫案分析。他最佩服淩,認為他文筆犀利,脈案爽快,可以博采眾長。
指導學生去熙和年堂看標本,練習制藥工藝;去窯臺看鋸鹿茸,去天壇福泰沈蓉村看鹿茸加工。他常說,自古以來,無論醫學,醫生都要懂得如何制藥,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酒炒當歸,吳茱萸做黃連是什麽意思,為什麽要用麻黃水炒前胡等等。,在門診的時候也能得心應手。
王先生壹生信佛,喜歡讀書。這兩者經常被結合在壹起。自從來北京住在江蘇會館,他就把自己的書房叫做“五門”。每天早上五點起床,也就是看佛經,打坐(氣功),看醫書。每天定時吃喝,按時作息,雖然忙碌有序。我在臨終前冥想,笑著死去,沒有痛苦。我壹生藏書豐富,喜歡古玩字畫,所以後來的書歸中華館,字畫歸故宮博物院。
生前與龐敦敏(細菌學家)、韓世昌(昆曲)等組織有詩歌招待會,每逢生日、忌日舉行。壹方面,
消遣,壹方面是討論時事,交流看法,是人民內部的壹種愛國行為。當時政府在公共場所懸掛“不談國事”的紙條,壹些愛國憂民的仁人誌士利用各種機會聚在壹起交換意見。比如1929年王江政府反對廢除中醫的鬥爭,也是以這種形式展開的。
他有壹個兒子叫夢寒。雖然他沒有取醫學名字,但他是文史領域的知名人士。生前在中華書局任編輯。
他的弟子很多還健在,包括吳子珍(同仁醫院中醫科原主任)、劉(北京四院中醫科主任)、(北京中醫醫院老婦科)、李(宣武醫院中醫科原主任)、(東四醫院中醫科原主任)、、王華昌(廣渠門醫院中醫科原主任)、謝子恒(原)。
(謝海舟胡蔭奇輔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