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話可以說是發音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而且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論老人小孩都能喊出幾句,東北話的發音更能體現東北人直爽豪放的性格,容易被大家接受。但由於東北話分支較多,如大連話、沈陽話等,最標準的東北話仍在鐵嶺朝陽壹帶,東北話中有些詞的發音外國人仍難以聽懂,但這樣的詞在東北話中使用時間不長。
排名第十:天津話
天津話可以說從骨子裏透露出了天津人的幽默,而相聲藝術也經常在天津話中運用,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話基本沒有聽不懂的詞,但是因為天津話的發音聲調和普通話差別很大,所以說的太快還是聽不懂。
排名第九:山東方言
山東膠東半島城市的發音和東北的大連話相當接近,壹般人都能聽懂,但如果去濰坊等內陸城市,當地的方言就有些晦澀難懂了。山東話總是以其獨特的發音讓人覺得很土氣,但是聽久了就會覺得齊魯文化底蘊的深厚就是通過這種濃濃的山東味體現出來的。別忘了孔孟當年也是說山東話的!
排名第八:四川話
四川話在西南地區影響很大,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壹個分支。它的語音、詞匯、語法等。與普通話有很大的壹致性,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最大的區別在發音上。四川方言語音系統* * *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存在元音屈折現象。因為四川人口多,外出打工的人多,所以四川話很多人都很熟悉。只要語速不要太快,四川話基本都能聽懂。
排名第七:長沙話
長沙是湖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眾多,交通便利。所以長沙話自古以來就受到北方方言的影響,與普通話的距離較小。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5%,因此在漢語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湖南是個很棒的地方,《紅樓夢》揭示了壹個清晰的湖南方言脈絡。
排名第六:陜西方言
陜西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根據傳說,漢字是由“書寫之祖”倉頡創造的。倉頡,陜西寶雞人,生於五帝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所以陜西方言是獨特而深刻的。從這些方言中,我們不僅可以窺見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軌跡,還可以領略到現代人難以言表的真情實感。由於陜西的地理特點,東西窄南北長,各地的方言和方言差異很大,甚至同壹句話,因為發音和語速的不同,內容和意思也不壹樣。曾經有個同事是山西的。每次給老家的男朋友打電話,她總是說陜西話。壹開始我們不理解,所以也沒有回避我們。但是經過壹段時間的磨合,她給男朋友打電話小聲說,只好背著我們打電話。
排名第五:上海話
來上海兩年了,因為沒下過功夫學上海話,勉強能聽懂幾句上海話。我只能說說農豪和阿拉最基本的“上海話”。上海話和浙江的杭州話、寧波話有點像,但是我個人覺得上海話還是比較好聽的。最近特意找了壹個上海朋友加強上海話訓練,看看過了四級三次還要多久才能學會上海話。
排名第四:蘇州話
蘇州話體現了濃厚的古意和書卷氣。蘇州人說“不”是“福”,句末語氣詞用“在”而不是“了”,所以人聽到蘇州話會有親切感。蘇州話壹直被稱為“吳儂軟語”,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尤其是女孩子。在屬於吳語家族的其他方言中,平等沒有蘇州話那麽柔和。有句話叫蘇州人寧願聽吵架也不願意聽寧波人吵架,充分說明了蘇州話裏的“軟”字。而蘇州話雖然聲調好聽,但意思卻很難理解。我曾經有壹個朋友,在上海壹年就能說非常地道的上海話,但是學幾句蘇州話真的不知所雲。
排名第三:閩南話
閩南語的傳播不僅僅是在閩南,早已超越了省界和國界。在外省流傳最廣的閩南語是臺灣省,而在臺灣省島內,除了高山族地區,幾乎所有接近漳州、泉州方言的閩南語都在說。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算在福建呆壹輩子也未必聽得懂閩南話。閩南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中最復雜、內部差異最大的方言。
排名第二:粵語
可以說現在粵語流傳很廣,很多人都能說幾句簡單的粵語,但我之所以把粵語排在第二,是因為粵語不僅有自己獨特的發音,而且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廣州所有的公交車都是先用粵語再用普通話,有些廣東人包括香港人連普通話都不懂,這足以說明粵語和普通話的巨大區別, 而且廣東人非常保護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們都會盡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排名第壹:溫州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壹句話,說溫州人什麽都不怕,就怕溫州人胡說八道。這裏的胡說八道並不是指侮辱溫州人。據說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之間因為保密需要聯系,都是派兩個溫州人用電話或者對講機聯系。然而,日本情報部門始終無法翻譯這種發音極其復雜的溫州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對抗戰的勝利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就像美國大片中的語者壹樣。所以說瞎話不代表溫州人說的就是瞎話,而是日本鬼子聽不懂的。通過這個我們就能明白溫州話有多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