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測量過程中測量設備與測量管理課程試題

測量過程中測量設備與測量管理課程試題

(1)針對計量檢定員(常用玻璃量規)的專業試題。

普通玻璃量具試題(A卷)

單位名稱,績效考核教師

壹、填空:

1.液體在靜止時沒有固定的形狀,總是趨向於()運動。

2.在容器中,液體總是完全占據下部空間,其形狀由()的形狀決定。

3.目前,我國的能力驗證有三種方法,即計量法、能力比較法和()。

4.計量器具的分類基本上是根據其制造材料,分為玻璃計量器具和測量器具。

5.容積測量是用測量裝置測量各種液體的數量。

2.多項選擇問題:

1.能力比較法驗證具有以下特點:

(1)操作簡單,驗證快速,工作效率高。

(2)由於所用設備的精密性,環境必須處於恒溫狀態,操作過程復雜。

(3)電表測得的容量值直接刻在電表壁上,明顯直觀。

(4)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常溫下室溫就夠了。

(5)檢定精度高,能滿足實際需要。

三。問題和答案

1.什麽是容量驗證和容量校準?

2.驗證周期是什麽?有什麽作用?

3.容量測量的基本單位是什麽?使用單位是什麽?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是什麽?

4.計算問題:

1.在21的恒溫下校準100容量瓶。兩次驗證的平均值為99.83(g),表值為99.695(g)。計算容量瓶指示值的誤差,是否合格。

2.1立方分米的體積單位是多少毫升?

普通玻璃量具試題(B卷)

單位名稱,績效考核教師

首先,填空:

1、玻璃計量器具基本分為標準計量器具和工作量器具兩大類,又分為普通玻璃計量器具和專用()。

2、測量裝置誤差均勻分布,其校準值取決於不同的裝置有不同的誤差,而不同的()測量裝置是由不同的誤差大小決定的。

3.工作量表中常用的玻璃表是()、()、()、()和()等實驗室常用的玻璃表。

4、對於小容量,測量值所用的()的誤差來源於殘液,即測量裝置內壁上的液體。

5、秤的計量方法,目前只有檢定和校準的()工作量大。

二、選擇題:

稱重法是通過稱量質量來測量儀表的容量,其特點有幾項()

a、工作效率高,使用測量設備的時間更少,更簡單,可以檢定大容量值的測量儀器。

b、由於使用精密設備,環境必須恒溫,操作過程復雜。

c、由於天平和砝碼的高精度,可以保證檢定結果的可靠性。

d、稱重法僅用於標準量規和工作量量規的校準,允許誤差小於0.005ml

e、測量方法采用蒸餾水,所以測量誤差小。

三、問答:

1.標準量表和工作量量表之間有什麽區別?

2.玻璃量具容量的檢定方法有幾種?原理是什麽?錯誤的可能原因是什麽?

3.如何正確讀取液位?水溶液表面的讀數位置在哪裏?

四、計算題:

1.在環境溫度不變(< 24.5℃)的情況下,單線移液器標定為1.0ml,兩次平均稱量值為0.9952(g),查表為0.99618(g)。這個移液器的示值誤差是多少?

2.1升和1立方分米水的容量單位被轉換為法定計量單位。兩者之和是多少?

⑵有沒有關於計量管理體系管理的軟件?誰能給我出個主意?

有軟件可以做到這壹點。建議妳看壹下北京國聯企業管理中心的計量管理信息系統。

該軟件類似於測量儀器的管理,但它涵蓋了測量過程管理、測量需求管理、系統分析和改進的功能。

個人認為計量管理體系是壹種科學的計量管理方法。實際上,該軟件並不是壹個管理型的計量管理系統,而是根據計量管理系統的管理思路設計的軟件的業務流程和核心功能點。核心目的是優化企業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為管理提供科學有利的數據支持。

北京國聯企業管理中心制作的計量管理信息系統是專業的。這家公司是壹家計量管理體系的咨詢公司,專業性很強,其軟件被很多大型制造企業使用。抽象軟件介紹如下:

計量管理信息系統(MMIS)以ISO10012:2003計量管理體系需求為設計指導思想,以計量設備管理為核心基礎應用,以計量需求管理為貫穿整個計量業務的主線。MMIS以標準化、科學化的測量設備管理為基礎,幫助企業提升測量過程管理。

經過多年的客戶應用,MMIS系統集成了煙草、鋼鐵、有色金屬、港口、機械制造、生物化學等行業領先企業的最佳商業實踐,是壹款在市場上廣泛應用的成熟產品。該系統涵蓋了測量設備管理、設備檢定、證書管理、測量過程管理、測量需求導出、系統檔案管理、測量管理系統分析與改進、數據智能分析等壹系列與企業測量實際業務深度結合的業務流程。

MMIS不僅是壹個軟件系統,更是壹個管理輔助工具,使我們的計量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化、流程化、精細化,全面提高企業計量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最大限度提高產品質量。當然,MMIS體系本身也包含了許多代表行業最佳實踐的管理理念、運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可以讓企業更快地在更高的層面上進行計量管理,為企業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提供完善的數據支持。

設備管理

設備到期自動提醒——避免設備漏檢;

清晰的設備狀態管理-所有狀態管理,如使用中、停止使用、限制使用、重新使用、維護、報廢、轉移、驗證、待確認和密封;

設備歷史信息追溯——追溯檢定、計量確認、維護、重新調試、轉移、報廢、停用的歷史信息;

批量生成驗證計劃——可以根據部門的批量生成驗證計劃;

檢定計劃自動分發-各部門可自行查詢需要送檢的設備;

對於已經驗證的設備,批量上繳賬目——對於驗證通過的設備,可以批量填寫驗證信息;

自動調整生效日期——系統會自動計算設備的生效日期,自動調整驗證提醒時間;

數據綜合統計分析——周檢率、合格率、受控率、ABC分類統計等。

檢定費用的統計和預測——統計分析設備歷史上發生的檢定費用,根據未來的設備檢定計劃預測未來的費用;

。。。。。。

測量要求輸出和測量過程管理

測量需求導出——以生產經營的關鍵控制點為主線,設置工藝需求和設備需求的相關參數,自動生成《測量需求導出表》

高度控制臺帳——建立高度控制臺帳,包括參數量值範圍、允許誤差、過程規範、測量目的、不確定度、監控規範、檢定溯源性等信息,可自由添加、修改、刪除、查詢和打印。

測量過程的有效性確認——設置檢定有效期報警,自動統計有效期並提醒用戶確認有效期,自動生成明細表,可分類、查詢、導出、打印。

驗證(監控)歷史-自動生產驗證(監控)歷史和可分類查詢歷史。

。。。。。。

系統文件管理

提供標準模板——為體系文件提供標準模板,幫助企業將體系需求轉化為自己的管理體系;

自頂向下的文件結構——系統的系統文件的建立采用自頂向下的垂直結構,符合系統要求;

發布流程很明確——文檔的發布必須經過審核;

享受企業內部-遠程上傳、快速檢索、在線瀏覽和支持下載;

知識管理平臺——形成企業計量管理的知識庫,鼓勵員工享受和學習知識。

外部供應商管理

對外部供應商進行嚴格把關,通過評審後才能成為企業合格的外部供應商;

形成企業外部供應商賬戶,便於日常工作管理;

系統分析和改進等功能。。。。。。

⑶如何在質量體系中定義和區分檢測設備與生產設備和測量儀器?

從ISO9001:2000: 2000質量管理體系開始,對生產設備、檢測設備和計量器具進行了重新定位。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麽是生產設備,即修改後的基礎設施運行所必需的壹套設施、設備和服務:基礎設施:組織>組織(3.3.1)。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中,6.1基礎設施規定組織應確定、提供和保持滿足產品要求所需的基礎設施。在適用的情況下,基礎設施包括:a)建築物、工作場所和相關設施;b)過程設備(硬件和軟件);

c)支持* * *(如交通或通訊)。

從上面可以看出,基礎設施包括了生產和服務所需的壹切設施,取消了以前單獨提出生產設備的說法。目的是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在不斷發展,很多生產設備都配備了檢測系統,包括檢測設備。

二、基礎設施的管理方法

主要涉及三個方面:1,定期保養;2.損壞修復;3.定期確定是否能夠滿足過程能力。

三、關於檢測設備和計量器具

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中,7.6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機構應確定要實施的監視和測量裝置以及所需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為產品滿足所確定的要求提供證據。

本標準將原始計量器具歸類為“監視和測量裝置”。那麽,什麽是監控裝置呢?什麽是測量設備?

用最通俗的話來說,直接檢測產品的檢測設備、量具、儀器都是監測裝置,大家都可以理解。是不與產品接觸而間接控制過程的測量裝置,換句話說,就是連續監測生產過程設備的儀表,如壓力表、溫度計、流量計等。,安裝在設備上,其中壹些在購買設備時可用。

四、監視和測量裝置的管理方法

為了確保結果的有效性,必要時,測量設備應:a)按照可溯源到國際或國家標準的測量標準,在規定的時間間隔或使用前,進行校準或驗證。當上述標準不存在時,應記錄校準或驗證的依據;b)必要時調整或再次調整;c)被識別以確定其校準狀態;d)防止可能使測量結果無效的調整;e)防止搬運、維護和儲存過程中的損壞或故障;此外,當發現設備不符合要求時,組織應評價並記錄以往測量結果的有效性。組織應對設備和任何受影響的產品采取適當的措施。校準和驗證結果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4.2.4)。當計算機軟件用於監視和測量規定的要求時,應確認其滿足預期目的的能力。初次使用前應進行確認,必要時再進行確認。可見他們的定位不壹樣,管理方式也不壹樣。

(4)誰能告訴我如何建立計量管理體系,應該建立哪些計量管理程序文件?

建立計量管理體系是許多企業繼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之後的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這壹體系在提高產品質量、節約資源、減少排放和安全生產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本測量管理體系是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於2003年6月5日+2004年2月6日+3日發布的《測量管理體系對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GB/T 9022-2003/ISO 10012:2003)建立的。2005年初,國內各行各業的企業開始按照這壹標準開展相應的審計工作。審核機構為中企計量體系認證中心,中心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負責現場審核工作,中心負責審核資料並頒發計量管理體系證書。證書分為AAA、AA、a三個等級,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標準建立制度,取得相應證書。標準《測量管理體系對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包括:總體要求、管理職責、資源管理、測量過程的測量確認和實施、測量管理體系的分析和改進。測量管理體系的定義是完成測量確認和持續控制測量過程所必需的壹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要素。該體系由設計的測量過程控制、測量設備的測量確認和必要的支持過程組成。應對系統中的測量過程進行控制,並確認測量設備。企業剛建立計量管理體系時,由於缺乏相關經驗,在實際工作中很難下手和有所作為。主要介紹了建立計量管理體系要做的重點工作,包括組織管理框架、體系文件、人員培訓、測量設備分類管理、關鍵測量過程識別、體系審核和監視,以幫助機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醫藥等各類企業建立計量管理體系。壹、組織管理的結構測量管理體系的組織管理結構是建立和實施測量管理體系的基礎,是最重要的工作。企業應建立內部計量管理網絡,計量管理自上而下層次清晰,職責明確。體系推進者應包括最高領導、管理者代表、部門負責人、特殊計量管理人員、關鍵測量過程操作人員、產品檢驗員等。對於計量管理薄弱的企業尤為重要,需要各級人員從思想上重視,明確要求,各司其職,在體系運行中發揮積極作用。二、體系文件的編制是計量管理體系文件化的體現,是實施計量管理體系的基礎。根據企業的管理狀況,依據標準和相關法規、規範,編制測量管理體系手冊、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關鍵測量過程的控制規範、大型或精密測量設備的操作規範和測量設備的校準方法。在各級文件的編制過程中,應註意與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其他體系的整合和兼容,如文件控制、記錄控制、人力資源管理和培訓控制、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糾正和預防措施、檢驗規範等。,可按質量管理體系規定的要求實施。三。人員培訓納入計量管理體系的人員包括計量管理人員和計量操作人員(包括計量設備檢定/校準/驗證人員、原材料檢驗人員、半成品檢驗人員、成品出廠檢驗人員、生產過程監控人員、其他分析測試人員等。).培訓內容應包括《測量管理體系對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企業正式頒布的《測量管理體系手冊》、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以及與測量過程有關的各種標準、法規和規章。培訓形式可分為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培訓方式可以是課堂理論講座、現場實踐演示等。要註重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結合,做到“實戰”。要明確培訓考核要求,抓好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做到“知會合壹”,提高各級人員的計量意識和計量能力。四。測量設備的分類管理壹個企業中有很多種測量設備。如果按照統壹的模式進行管理,必然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效果也未必好,難以有效發揮計量設備管理的相應作用。由於各種測量設備的應用場合和測量參數不同,可以對測量設備實施分類管理。測量設備的分類管理是各企業系統實施過程中工作量最大、管理難度最大的薄弱環節。在實際工作中,可根據測量設備的使用場所、測量參數的技術要求以及與產品質量的關系,進行A類、B類、C類的分類管理。分類原則是:1。a測量設備,包括國家強制檢定的測量設備,主要用於貿易。

5]測量設備的檢定步驟有哪些?

計量能力的驗證是通過實驗室間的比對來確定其檢測能力。所謂實驗室間比對,就是組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室,按照預先規定的條件,對相同或相似的樣品進行檢測或測定,並對結果進行評價。

能力驗證計劃包括六種類型:測量比對計劃、實驗室間測試計劃、分裂樣本測試計劃、定性計劃、已知值計劃和部分過程計劃。當認證機構、法定機構和其他組織在檢測領域應用能力驗證時,它們通常采用實驗室間檢測計劃。這些步驟是:

1

能力驗證方案設計

2

樣品制備

能力驗證操作

能力驗證數據的統計處理

能力驗證結果報告

[6]測量管理系統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