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山東電網在哪些學校招生?

山東電網在哪些學校招生?

大學專業: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2002年2月29日,65438+2002。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重點國有企業。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作為公司直接管理的唯壹壹所普通高職院校,已成為公司發展鏈和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企業大學。家家泉水,家家掛在樹上。濟南,世界泉城,歷史文化名城。學校像壹只翺翔天空的雄鷹,屹立在城市的最高端——興隆山腳下。公司自1958成立以來,壹直是電力行業的龍頭企業。學校始終堅持“紮根行業、深度融合企業、協同發展服務、協同育人”的辦學理念,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校訓,遵循“師資雄厚、設備壹流、管理精益、特色鮮明”的發展定位。在輝煌的60年辦學歷程中,數十萬學子從這裏走向電力行業的各個崗位,成為光明使者;無數有誌青年在這裏放飛夢想,為中國電力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關心和支持。公司、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等各級領導多次來校指導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學校辦學實力的顯著提升,推動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目前學校占地1.860畝,建築面積44.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20.29億元,圖書80.6萬冊。學校榮獲“中國最佳企業大學排行榜”和“中國最具價值企業大學”稱號,連續9年榮獲“中國先進企業教育百強”稱號。並先後獲得“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富民強省勞動獎”、“山東省優秀校園文明單位”、“全國壹流電力企業”、“全國五壹勞動獎”等榮譽稱號。整合資源構建“企業辦學”新格局,是公司堅持“科教興企”戰略,創新發展的生動體現。學校的前身是青島電力學院,創建於6月1958。幾經輾轉才改名。1997年7月,學校與山東電力職工大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黨校整合重組,遷至現址濟南,實現了山東電力教育培訓資源的整合。1999年4月,學校與原山東省電力科學研究院合並重組,建立了校院結合、產學研結合的新型辦學體制,實現了山東電力科技和教育資源的整合。5438年6月+2008年2月,公司依托學校成立國家電網技術學院。2009年6月165438+10月學校直屬國家電網公司管理,承擔著培養公司技術技能人才的神聖使命。2012至2017,學校設立了成都、長春、Xi、蘇州、鄭州五個區域分校,山西、湖北、天津、江西、豐滿五個合作基地,實現了公司教育培訓資源的整合。學校與國家電網技術學院以世界壹流企業大學為發展目標,以現代職業教育為發展方向,經過多次戰略整合,成功建立了“行業-企業-學校”壹體化平臺和體系,實現了學歷教育、職工培訓和技術服務“三駕馬車”,將其建設成為國家電力行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學校作為公司發展鏈、人力資源鏈、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公司重點企業大學,與電網行業、省電力企業建立了“* * *體”,實行校企壹體辦學。國家電網公司、省電力公司、直屬工業公司等行業和企業為學校提供財力、物力和人力支持;* * *隨著專業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 *隨著課程體系和標準、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立,* *隨著“兩棲”教學團隊的組合,* *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新員工入職培訓、高端技術技能培訓的承擔,為電力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大力推進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了教學部門與專業培訓部門、教務管理組織體系與學生管理組織體系的壹體化,統籌了教師的培養使用和設施的建設使用。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產業鏈培訓服務平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技能水平評價中心、知識整合中心;東北李典大學、河海大學、三峽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電氣專業實力較強的高校教師實訓基地,大學生分段聯合實訓基地,公司“現代學徒制”高職人才實訓基地。學校服務規模大,範圍廣,效果好。2008年以來,共培訓學員2萬余人,培養技術人才30萬人,考核110000多人,極大地提高了企業職工的技術技能,支撐了作為國民經濟命脈的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壹流的專業和設備支撐著特色學校,壹流的企業大學必須有壹流的專業和設備。學校按照“產業關聯、結構合理、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原則,立足於發電、輸電、變電、配電、供用、調節、通信、建設等電力生產全過程,以學歷教育、培訓、技術服務為重點,優化構建了熱能與發電、輸配電線路、電氣運行、電氣維護、電力營銷、信息通信緊密銜接的電能產業。依托電力行業企業,組織專業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基於現場工作過程,開發了各專業的課程體系,形成了符合能力發展和職業成長規律的階梯式課程體系。按照“設備先進、技術壹流、場地壹致、適度超前”的原則,建設覆蓋發、輸、變、配、供、用、調、通、建全生產過程的279個培訓基地、8340個工位,適用於中國UHV、智能電網、全球能源互聯網和超超臨界機組建設,其中220kV為中國首個培訓。擁有全球能源互聯網展示中心和國家電網公司應急培訓基地。還擁有山東省電焊工考核中心、山東省熱力供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山東省電力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所。隨著公司網絡大學及其運管中心的建立,公司系統60多個單位全面上線,為公司員工終身學習、泛在學習、彈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校建成了主幹100M、桌面100M的高速、智能光纖校園網,並以1000M的帶寬接入互聯網和Cernet教育科研網。學校擁有現代化、智能化的圖書館,是中國知識基礎設施(CNKI)工程數據庫壹級中心,山東省高校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先進單位。專兼職“兩棲”教師相結合,為辦學增添活力,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關鍵在於擁有壹支治學嚴謹、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努力打造集“德育導師、實踐領袖、業務導師、野外工作者”為壹體的“兩棲”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338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占43.8%,次高學歷及以上教師占65.1%,技師及以上教師占47.3%。每年從各電力企業中至少選拔320名技術能手、技術能手、能工巧匠、專業領軍人才進校園擔任兼職教師,建立以1228為骨幹的兼職教師數據庫。結合專職和兼職與老師互動,老師之間可以互相配合,既可以進行學歷教育又可以做技術技能培訓。既能在學校或企業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完成教學科研,指導學生和員工參加各種技能競賽,又能與企業技術對接,勝任企業壹線工作。形成了“周期性”掛職鍛煉、“遷移性”掛教授課機制。“商、企、校”* * *同,建立現代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緊緊圍繞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教學模式,集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工作體驗、素質培養於壹體。建立了“雙主體、四聯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即按照“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原則,實施校企雙主體教育,專業改革與產業結構調整聯動,課程改革與產業技術進步聯動,教學改革與生產實際應用聯動,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企業就業評價聯動。推廣了“四真壹實”行動課的教學模式。即以學生和學生為主體,以做為重點,集“做、教、學”於壹體,在“真實環境”中做“真實任務(項目)”,按“真實技術”做“練、做”,讓學生和學生主動做出“真實產品”,直接獲得現場工作經驗和培養。從2009年開始,公司的新員工采用了新的學徒制培訓模式。2015年以來,學校根據需求,每年為新疆及蒙東電力公司“定向”培養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自動化及供電技術專業學生110人,助力精準扶貧和壹帶壹路建設。近年來,先後與北京、浙江、國網南瑞合作培養電力人才。* * *隨著雙主體人才培養方案的開展,開展校企聯合招生培養,過程管控質量,將企業文化和職業精神貫穿教育全過程,從而實現企業與學校招聘招聘培養體系的融合,學校教育機制與企業教育機制的有機結合,形成雙主體培養責任、雙計劃培養、雙導師培養、培養定位。高技能高素質人才受到市場青睞,建立了“雙主體、四聯動”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四實壹實”行動課程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高舉文化育人大旗,重視學生個人特長發展、社團建設和專業技能活動。積極參加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火電機組集控運行、變電站運行、電能計量等技能競賽和技術比武,提升學生技能。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和公司新進員工工程實踐素質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他們具有現場“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做得好”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連續多年保持95%以上的高就業率,主要分布在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中廣核公司、大唐電力公司、華能電力公司、山東鋼鐵公司、魏橋創業集團等大中型工業企業。,實施科研興教戰略,提升辦學核心競爭力,大力開展技術咨詢、技術監督、新技術推廣、技能鑒定等技術服務。目前,公司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學校拓展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將廣泛借鑒國內外高等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大力推進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堅定不移地深化“企業辦學”之路,為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